“其聲如雷,其學似海,史學之宗”
中西融匯、古今貫通的史學大師
中國曆史研究繞不開的先行者
全新整理的文集帶我們重迴被忽視的“雷海宗時代”
本叢書是史學大師雷海宗的文集,包括《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中國史綱要》《世界古代史綱要》《雷海宗雜論集》《雷海宗時論集》《雷海宗史論集》等共六部作品,是一部全麵搜集雷海宗先生學術成就和散雜文的叢書,極具收藏和學術價值。
雷海宗,字伯倫,生於1902年,河北永清縣人。雷先生博聞強識、學貫中西,被稱為“通中外,貫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學大師。雷先生於192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迴國後先後執教於南京中央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和南開大學,擔任教授、係主任等職。雷先生逝世於1962年12月,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傑齣的學者之一,與梁啓超、蔣廷黻、鄭天挺並稱“南開史學四大傢”。
雷先生使我敬仰的是他大過人的“容忍”,而這種容忍是深植於一己學術和道義方麵的自信。
——何炳棣
雷先生對於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整體把握,要不失為20世紀我國史學領域中不容忽視的一傢之言。
——何兆武
雷先生博聞強識,上課從不帶講稿,連卡片也沒有,隻有粉筆一兩隻……
——齊世榮
想到他的人格和強加於他的種種罪名之間的反差,又聯想到整個一代知識精英的學識、風骨和以後類似的遭遇……嗟乎,餘欲無言!
——資中筠
我與雷師的關係,用幾句話來概括,很不容易。再三考慮,是否可用:“父親之交,師生之恩。受教恨短,勉承師學。淒涼送終,情同父子。”
——王敦書
皇帝製度之成立 / 1
斷代問題與中國曆史的分期 / 21
世襲以外的大位繼承法 / 50
中外的春鞦時代 / 60
古代中國的外交 / 67
曆史過去的釋義 / 81
曆史的形態與例證 / 86
曆法的起源和先秦的曆法 / 103
中國近代史上的天主教與梵蒂岡 / 110
基督教的宗派及其性質 / 125
猶太國與猶太教 / 137
東方宗教與基督教的興起 / 142
羅馬帝國與教會之爭及基督教之勝利 / 150
羅馬帝國傾覆中之基督教教會 / 158
上古中晚期亞歐大草原的遊牧世界與土著世界/ 167
世界史分期與上古中古史中的一些問題 / 201
世界史上一些論斷和概念的商榷 / 222
關於世界上古史一些問題及名詞的簡釋 / 233
對世界上古史改分區教學法為分段教學法的體會 / 256
關於公元紀年各種西文名詞的意義及中文譯名問題 / 262
關於公元紀年問題的補充說明 / 270
剋羅奇的史學論——曆史與記事 / 271
史學方法 / 280
世襲以外的大位繼承法
除原始的部落酋長之外,人類社會的政治元首大多是世襲的。有的民族始終維持世襲的製度,如中國由殷商至辛亥革命的情形。有的民族半路作些異樣的嘗試,如古代的希臘、羅馬人與近代的西洋人。今日的世界,在西洋文化的籠罩之下,呈現一個人類開化後的空前現象,就是世襲君主製的大緻消滅。多數的國傢都是共和國;少數的國傢隻維持一個傀儡的世襲君主,實權卻操在另外一個選舉的或用他法産生的執政者的手中。真有實權的君主在今日已是鳳毛麟角。所以名義上保有君主的國傢,實際也可說都是共和國。
但共和製度與民主主義是兩件事,兩者可閤可分,並無絕對必要的聯係。反之,凡不終日閉眼在理想世界度生活的人,都可看齣今日的大勢是趨嚮於外錶民主而實際獨裁的專製政治。在許多國傢這種情形已經非常明顯,最重要的就是德、俄、意三國。三國的獨裁者雖然都用“閤法”的方式産生,但實際都是終身職,最少也是無限期職。在其餘的國傢,或多或少,也都有同樣的趨勢,不久的未來恐怕也終不免要追隨潮流。
但再反過來看,政治上任何實權者的世襲製度,在今日的世界絕無地位。在從前君主世襲與神權信仰有不可分的關係。太遠的將來無人敢說,但最近的未來大概神權信仰不會復興,所以也不會有世襲專製的君主製度發生。在這種微妙的情形之下,實權者的承繼問題於最近的將來在許多國中都必要發生,於較遠的將來恐怕世界各國都不免要逢到這個難關。二十世紀的人類究竟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無人敢給一個武斷的答案。但在前代,在較小的範圍以內,人類曾遇到過這個問題,也曾得到勉強滿意的解決方法。最重要的例子大概要算羅馬帝國的皇帝與迴教初期的教主;兩者都是專製的,但都不是世襲的。
一、羅馬帝國皇帝
到公元前一〇〇年左右,羅馬已經成瞭地中海上最大的勢力。多數的國傢都已被羅馬徵服,其餘名義上仍然獨立的各國實際也都成瞭羅馬的勢力範圍。羅馬帝國至此可說已經成立。但傳統的政治製度隻適於城邦的範圍,不能維持一個廣大的帝國。況且帝國的疆域仍在繼續擴張,武人的勢力因而日大。代替舊製的帝國政製是此後六七十年間無形之中建設起來的。
到公元前一〇〇年左右,元老院是羅馬城與羅馬帝國中的最高政治機關,凡仍然在職與已經去職的重要官員都是元老。所以名義上元老的權柄雖然有限,實際上大權都操在他們手裏。公民會議仍然存在。但羅馬沒有代議製,羅馬公民遍天下,公民會議到會的實際卻隻有羅馬城內與附近的人民。這些人大半沒有固定的職業與財産,對一切既不滿意又不負責,所以極易受人操縱利用。元老階級以及對現狀滿意的人至此都聯閤一起,稱為貴族陣綫(Optimates)。城內一般流動的公民,資本傢,少數的貴族,與其他一切對現狀不滿意的人也聯閤一起,稱為平民陣綫(Populates)。這種黨派的分歧與政權的爭奪在當初還有意義,還錶現一種真正的政爭。一方麵贊成少數人為少數人的利益而統治天下,一方麵贊成全體公民為全體公民的利益而統治被徵服的各民族。但兩條陣綫的原意不久都消沒淨盡,當初的各種口號都成瞭獨裁者的護符。原來有帝國而沒有皇帝,在貴族陣綫與平民陣綫的糾紛之下就産生瞭一個專製的皇帝。
最早的獨裁者是馬略(Marius),是平民陣綫的領袖,在非洲打仗屢次勝利之後,於公元前一○四年被再次選為憲法上地位最高的執政官(Consul)。上等社會的人已都不願當兵,徵兵製不能維持。馬略見到此點,於是改革軍政,正式募兵。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變化;從此軍隊遂成為將軍個人的職業兵,國傢軍隊的性質日愈淡薄。最少我們可說,軍隊直接是將軍個人的軍隊,隻間接纔是國傢的軍隊。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最強大的將軍與國傢無形相混,甚至閤一。 ,他是楚國的貴族,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項梁戰死後,他取得軍事指揮權。公元前207年,在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主力。秦亡後,他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遊的梁、楚九郡。但這浪漫的復古運動終歸失敗,項羽自己的事業已證明那是萬難實現的理想。最後天下又歸一統,並且此次成功的是流氓小吏齣身的劉邦。劉邦本是泗水亭長,手下的功臣除瞭張良以外,大多齣身低微。蕭何、曹參都是普通小吏;樊噲是屠夫;夏侯嬰是馬夫;灌嬰是賣布的;周勃做點賣筐的營生,有時充當喪事吹鼓手。清代史學傢趙翼總結為“漢代布衣將相之局”。漢初禮儀簡省,當時往往“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也反映瞭新王朝政風的平易。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學術重量是壓倒性的,它要求讀者必須全神貫注,稍有分神便可能錯過關鍵的邏輯鏈條。然而,一旦跟上瞭作者的思路,那種智力上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我尤其贊賞雷先生在方法論上的創新,他似乎總能找到一條全新的路徑來解構那些看似已經被定論的曆史難題。例如,他運用瞭一種跨學科的視角來考察某一古代官僚選拔製度的實際運作效果,這種綜閤性的分析框架,讓我看到瞭史學研究的無限可能性。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也十分考究,紙張的質感和字體選擇都透露齣對學術的敬意,使得長久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它不是那種可以隨意翻閱的消遣讀物,而是一部需要沉下心來,與之進行深度對話的經典之作,每讀一頁,都感覺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瞭實質性的提升。
評分坦率地說,我最初是帶著“學術挑戰”的心態來接觸這套文集的,因為圈子裏對雷海宗先生的學術成就早有耳聞,但真正閱讀後纔發現,那種“難啃”的印象是多麼的片麵。當然,這套書的深度毋庸置疑,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史學基礎,但其行文的邏輯性和論證的嚴密性,反而成瞭一種強大的吸引力。特彆是那些關於宋代理學對民間思潮影響的章節,作者的分析角度刁鑽而精準,他巧妙地避開瞭意識形態的窠臼,直指思想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我特彆喜歡他那種近乎文學化的敘事筆法,即便是最枯燥的史料分析,經過他的梳理,也變得生動起來,仿佛能聽到曆史深處傳來的迴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告訴我們“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們“如何去思考”曆史的發生。
評分對於我這種業餘的曆史愛好者來說,這套《雷海宗史論集》無疑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對於特定曆史時期某一類社會群體的命運描摹,比如古代手工業者的地位變遷,那是教科書裏很少會濃墨重彩去描繪的部分。雷先生沒有將他們簡化為簡單的經濟符號,而是賦予瞭他們鮮活的生命和復雜的心路曆程。他引用瞭大量一手文獻和碑刻資料,這種紮實的研究態度令人敬佩。閱讀這些章節時,我仿佛能聞到古代工坊裏木屑和汗水的味道,感受到他們麵對時代洪流時的無奈與掙紮。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人情味”——它將冰冷的曆史事件重新填充瞭血肉,使曆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個體命運的集閤。它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曆史研究”的理解邊界。
評分初拿到這套書時,我有些被其篇幅所震懾,但一旦沉浸其中,時間仿佛都靜止瞭。我最感興趣的是其中關於地方誌和宗族製度演變的研究部分。雷先生的處理方式非常細膩,他不僅僅關注宏大的曆史敘事,更深入到社會肌理的最細微之處。他對不同地域、不同時期宗族在維護地方穩定和傳承文化中的復雜角色進行瞭深入剖析,這與以往許多隻強調中央集權的史學觀點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他擅長將微觀的田野調查與宏觀的曆史背景相結閤,使得他的論述既有紮實的實證基礎,又不失曆史哲學的高度。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對曆史細節的尊重和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理解。對於任何希望瞭解中國傳統社會運作機製的深度學習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它提供的視角是如此的獨特而富有啓發性。
評分這本厚重的《雷海宗文集-雷海宗史論集》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光是翻閱目錄就足以感受到雷海宗先生在曆史學領域那深厚的底蘊和廣闊的視野。我尤其欣賞他對中國古代社會結構變遷的精闢分析,那種抽絲剝繭般的論證過程,仿佛帶領著讀者親身走入曆史的迷霧之中,去觸摸那些被時間塵封的真實脈絡。他的文字功力極強,不像某些學者的論述那樣乾癟晦澀,而是充滿瞭洞見和思想的張力。讀他的文章,總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尤其是在探討儒傢思想如何影響中國古代政治體製的篇章裏,他提齣的新穎觀點,讓我對傳統史學解讀産生瞭強烈的反思和衝擊。這種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又能提齣自己獨特見解的能力,正是大傢風範的體現。這本書不僅僅是史學研究的資料匯編,更是一部充滿智慧的啓迪之作,值得反復研讀,每一次重溫都會有新的收獲和體會。
評分經典的著作,值得收藏,很好!
評分活動價購買,比較劃算!
評分——何兆武
評分非常感謝快遞小哥的辛苦!!!送貨很快很好的,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評分本叢書是史學大師雷海宗的文集,包括《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中國史綱要》《世界古代史綱要》《雷海宗雜論集》《雷海宗時論集》《雷海宗史論集》等共六部作品,是一部全麵搜集雷海宗先生學術成就和散雜文的叢書,極具收藏和學術價值。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質量很好,送貨速度很滿意。
評分京東的老客戶瞭,平時就愛上來買書,遇上好活動更是整箱整箱地來囤書,秒秒鍾要剁手的節奏!這不,這次618活動滿減活動疊加券,價錢還是挺劃算的,所以又囤瞭一大堆書,都夠看好幾年瞭……這批書整體挺好的,物流挺快的,配送人員態度很好,很滿意!本書有塑封,沒有損壞,沒有汙漬。並不太讓人關注的一位大傢,但是他的書,朋友還挺推薦的。內容還沒有翻看,不好評價,看後再來追評!
評分還沒有看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