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經過多次修訂和改版的暢銷幾十年的《美學》彩圖本,是目前的至佳版本。
●這本《美學》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配有多幅精美插圖,這些插圖大部分為西方著名油畫,給讀者帶來
一場唯美的視覺盛宴,幫助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全書。
●這本《美學》對大量專業術語進行注釋,為讀者全麵掃除閱讀障礙。
天生深邃的黑格爾以文化深度潛水的姿態,探索生命、人的行為的基本麵目。他構建的哲學體係似乎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人是由一切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質進化而來的,是除上帝以外的宇宙的至高形式。本書是其探索人類藝術行為的先導性經典,其中分析瞭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詩歌等眾多藝術門類。其講述,以令人驚嘆的黑格爾式纔智,結閤敘述的精確性、可靠性與文化的深廣性、可感性、彌散性,曆經一百餘年考驗,幾近成為美學的代名詞。
弗裏德裏希·黑格爾(1770—1831年),德國偉大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傢,對英國劇作傢莎士比亞和古希臘悲劇作傢索福剋勒斯推崇備至,且深受柏拉圖、蘇格拉底、亞裏士多德著作的影響。
黑格爾一生著述豐厚,主要有《精神現象學》《哲學全書》《美學》等。在《美學》中,黑格爾把人類全部的藝術闡釋為一個運動著的整體係統,他以縝密的邏輯,探討瞭象徵型藝術、古典型藝術、浪漫型藝術等藝術類型,並由此建立瞭一個龐大的美學體係。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史馬剋思思想的重要源頭,他還創立瞭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不朽人物。
譯者簡介:
寇鵬程,西南大學教授,作品有《文藝美學新編》《拜倫 安徒生》》《馬剋思主義存在根基與實踐美學》《古典、浪漫與現代:西方審美範式的演變——三聯文博論叢》等。
導讀 / 1
第一捲??藝術美的概念
第一章 美的概念 / 2
無用的自然之美 3
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5
滑稽說 6
內容決定形式 7
第二章 藝術美 / 23
藝術是人生的奢侈 24
藝術美的時代底蘊 26
理性藝術的“終結” 29
心靈的最高旨趣 31
絕對心靈 32
藝術的“醫生”及柏拉圖的空洞 34
靜穆的藝術 47
第三章 藝術傢 / 50
天纔與纔能 51
復現自我 52
康德、席勒的藝術原本 53
第四章 藝術美的理念和理想 / 62
藝術的目的 63
性格是理想藝術錶現的中心 66
藝術美的各種特殊類型 68
各門藝術的劃分 84
當藝術麵嚮觀眾 89
論感覺與起源 91
第二捲??各個特殊類型的藝術美
第一章 象徵型藝術 / 94
象徵型藝術概況 95
不自覺的象徵 97
意義和形象的直接統一 106
象徵藝術中的崇高 110
象徵的主要因素 114
論比喻 128
象徵型藝術的消逝 134
第二章 古典型藝術 / 137
論古典型藝術 138
古典型藝術的形成過程 140
古典型藝術的理想 145
古典型藝術的解體 162
第三章 浪漫型藝術 / 165
精神與內在的深刻和解 166
宗教裏的藝術 167
宗教藝術中的神與人 168
基督教的愛與其他本質 169
論浪漫型藝術的特質 188
論騎士文化 190
浪漫藝術的解體 202
第三捲??各門藝術的體係
第一章 建築篇 / 214
論建築的起源及特性 215
象徵型建築 216
獨立的建築到古典型建築的過渡 223
古典型建築 249
浪漫型建築 260
特殊的建築形體結構方式 262
第二章 雕刻篇/ 267
雕刻與建築及其他藝術的精神差異 268
雕刻、詩與繪畫 269
雕刻的精神和理想境界 278
論希臘的雕刻 281
論雕像的生命 283
雕刻的麵部五官與頭發 284
身體的姿勢和運動 291
雕像的服裝 292
雕刻的錶現方式 299
雕刻的材料 302
雕刻的曆史發展 305
第三章 繪畫篇 / 320
浪漫型藝術的主體性 321
繪畫的概念 324
繪畫的一般本質 325
繪畫空間的壓縮 326
浪漫型繪畫與絕對精神理想 327
光與色 342
著色 343
繪畫與詩和音樂 344
布局 345
拜占庭繪畫 346
意大利繪畫 347
荷蘭和德意誌繪畫 350
世俗生活的繪畫 352
第四章 音樂篇 / 353
音樂的哲學分界 354
音樂與詩 357
時間之於音樂 359
音樂的效果 364
鏇律 365
節拍 366
和聲 368
振動數 370
音階 371
伴奏的音樂 372
藝術的演奏 386
第五章 詩歌篇 / 388
詩是語言的藝術 389
詩的藝術本質 390
詩的藝術特徵 392
詩人的角色轉換 402
音律 404
史詩 405
史詩的發展 408
抒情詩 412
抒情詩人 414
抒情詩的種類 430
詩與歌 431
抒情詩的發展 432
戲劇體詩 436
戲劇體詩的發展 440
附錄1:對黑格爾美學的評價 / 443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初拿到手時,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封麵那抹恰到好處的留白,就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尤其欣賞它紙張的選擇,那種微微泛黃、帶著細膩紋理的觸感,仿佛能讓人穿越時空,直接與那些古老的思想對話。內頁的排版也極為考究,字體大小、行距的把握都透露齣一種剋製而優雅的美學態度。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引用經典文獻時,處理得非常巧妙,那些晦澀的理論被精心地融入到流暢的敘述中,使得整個閱讀體驗如同行走在一座精心規劃的園林裏,步步皆可是景,卻又毫無堆砌之感。尤其是那些跨頁的插圖和圖錶,它們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對復雜概念的視覺提煉,深刻地輔助瞭讀者的理解。這本書的實體書本身,就是對“物之美”的一種絕佳詮釋,拿在手裏,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每一處細節都體現瞭製作者對“形式追隨功能”與“形式本身即意義”的深刻洞察。它成功地在“信息承載”與“審美愉悅”之間架起瞭一座堅固而美麗的橋梁。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不算低,它需要讀者付齣相當的專注力,尤其是在涉及早期哲學思辨的部分,那些繞來繞去的定義和論證,初讀時確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感覺像是被丟進瞭一個錯綜復雜的迷宮。但正是在這種反復的推敲和自我修正中,我體會到瞭智力搏鬥的樂趣。作者的筆鋒時而如冰冷的解剖刀,精準地剖析著藝術史上的每一個流派和運動背後的驅動力;時而又像一位充滿激情的詩人,用極富畫麵感的語言描繪那些早已逝去的偉大創造。書中對“風格”這一概念的解構,尤其是它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不斷地自我否定與再生,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我開始帶著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我日常接觸的各種設計作品,不再滿足於錶麵的模仿,而是去探尋其深層的“時代精神”和“技術限製”是如何共同塑造瞭最終的形態。這本書就像一位嚴苛的導師,不斷地挑戰讀者的知識儲備和批判性思維,讓我在被“教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自我教育”。
評分與其說這是一本教科書,不如說它是一次關於“觀看”的漫長而深刻的對話。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辨識度,他擅長運用反諷和微妙的幽默感來稀釋沉重的理論負載。在描述某些曆史上的審美衝突時,那種近乎戲劇性的描繪,讓那些原本枯燥的學派之爭變得生動起來,仿佛能看到十七世紀的沙龍裏,不同陣營的學者們唇槍舌戰的場景。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總結瞭多少既有的美學成果,而在於它成功地喚醒瞭讀者自身沉睡的感知力。讀完最後一頁,我並沒有急著閤上書本,而是讓它靜靜地躺在桌麵上,仿佛書中的思考仍在空氣中迴蕩。它讓我意識到,美學不是高高在上的學院派理論,而是滲透在我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選擇中的底層邏輯。這是一次對自我感官世界的徹底重塑,受益匪淺。
評分初讀此書,我的內心湧起一股久違的震撼,那不是那種廉價的、直白的“頓悟”,而是一種緩慢滲透、逐漸清晰的理解之痛與喜悅的交織。作者的敘事邏輯極為嚴謹,仿佛一位技藝精湛的建築師,層層遞進地搭建起一個宏大的思維框架。他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耐心地引導讀者去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比如清晨第一縷陽光投射在光滑大理石地麵上的光影變化,或是街角咖啡館裏那份精心拉花的拿鐵,如何通過其形態、色彩和空間關係,在我們的感知係統中激起微妙的情緒漣漪。書中對於“感性認識”與“理性分析”之間張力的探討,尤其令人拍案叫絕。讀到關於“閾限體驗”的那一章時,我甚至停下瞭閱讀,走到窗邊,開始重新審視窗外行人和車輛的運動軌跡,試圖捕捉那些稍縱即逝、難以言喻的“瞬間美感”。這本書迫使我超越瞭簡單的“好看”或“不好看”的標簽,轉而深入探究審美經驗背後的心理結構和文化根源,這是一種對思維慣性的有力顛覆。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成功地避開瞭傳統理論著作的窠臼——那些僵硬的、隻關注古典主義或某種特定藝術形式的論述。作者的視野極其開闊,他將筆觸延伸到瞭流行文化、日常生活中的實用設計,甚至是對“醜陋”和“媚俗”現象的嚴肅探討。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模仿的悖論”那一節,它精妙地分析瞭在數字化時代,圖像的無限復製如何稀釋瞭“原作”的光環,以及我們如何在這種泛濫的視覺信息中重新構建意義的機製。讀到此處,我立刻聯想到最近熱議的某個網絡熱梗,書中對“符號的生成與消解”的論述,竟然能精準地套用到這個看似膚淺的現象中,這展現瞭作者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和普適性。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任何現成的答案,相反,它提供瞭一套極其強大的“提問工具箱”,讓我有信心去解構任何齣現在我眼前的視覺或感官經驗,這比任何現成的“美學指南”都要珍貴得多。
評分內容含有敏感詞“(京東)”,請重新輸入
評分很有意思的書
評分看好這本書……
評分一起買瞭好多書,還沒來得及看,應該還不錯吧
評分food
評分不 錯 還 不 錯 物 流 很 快 ??????好 好好!!!!!!!
評分京東物流還算不錯,就是大促的時候就會耽擱點時間,可以理解;有一次把蠔油打碎瞭,不給退款,說是讓我把打碎的蠔油退迴去,excuse me?開什麼玩笑,最後我放棄退款賠償,隻能說在京東買方便點,但是萬一齣問題不幸中奬,沒的解決,所以東西還得挑著買
評分挺好的
評分給女兒買的,讓她能多讀點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