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坤主编的《产检(协和专家+协和妈妈圈干货分享)》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在怀孕生娃过程中的9次正式产检为主线,进行详尽剖析,脉络清楚,一看就知道该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检查;详细介绍了检查项目和结果分析,帮助孕妈妈*大限度节省时间和精力,顺利完成各项检查。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和“协和”妈妈精彩亮相
绪 产检做得好,生娃没烦恼
做个孕前检查*安心
备孕1年未果,需做不孕检查
专题 马大夫问诊室
别慌,这样迎接二孩驾到
怀孕到底要做多少次检查
Part 1 孕1~2月 孕1~8周 建档前要做的检查
试纸、尿检或抽血验孕,*早在孕5周就能测出来
验尿简便易操作
去医院做B超
验血*准确
基础体温监测
身体发出什么信号表示“中标”了
“中标”后孕妈妈的身体变化
算一算,我在哪天“卸货”
末次月经计算法
受精日计算法
**孕吐计算法
按初觉胎动的日期来算
根据B超检测推算预产期
子宫底高度估计法
推算嫌麻烦?一眼看出预产期
产检前看一下,省时省力一次过
做B超看妊娠囊,要多喝水使膀胱充盈
做B超宝宝位置不对,可以出去走走再照
准爸爸帮忙排队,节约时间
一定要重点看
B超(孕5~8周)确定妊娠囊位置,并排除宫外孕
从B超结果看妊娠囊
“迁移”过程中的意外:宫外孕
宫外孕后3个月,可考虑再次妊娠
孕早期要贴心呵护,预防流产
高龄或有过流产史的孕妈妈需要做B超(孕6~8周)看胎心胎芽
超声结果看胎心胎芽
胎宝宝的心跳感觉好快啊
Part 2 孕3~4月 孕8~16周 **次正式产检 医院建档要趁早
Part 3 孕5月 孕15~20周 第二次正式产检 唐筛,如没过需要做羊水穿刺或无创DNA
Part 4 孕6月 孕21~24周 第三次正式产检 B超大排畸,筛查脑部、四肢、心脏等畸形
Part 5 孕7月 孕24~28周 第四次正式产检 妊娠糖尿病筛查,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就能轻松过
Part 6 孕8月 孕29~32周 第五次正式产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筛查,避免先兆子痫
Part 7 孕9月(一) 孕33~34周 第六次正式产检 B超评估胎儿体重,胎心监护看胎儿状况
Part 8 孕9月(二) 孕35~36周 第七次正式产检 阴道拭子、B超、心电图和内检,提早考虑顺OR剖
Part 9 孕10月(一) 孕37周 第八次正式产检 监测胎动、胎心率,测量骨盆,放松放松再放松
Part 10 孕10月(二) 孕38~42周 第九次正式产检 临产检查,宝宝随时跟你见面
Part 11 产后42天检查 看妈妈是否恢复,宝宝长得是否达标
我一直对那些“过来人”的分享特别感兴趣,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标准化的,但每个人的孕期体验都是独特的。这本书的副标题里提到了“协和妈妈圈干货分享”,这一点对我来说吸引力非常大。我设想的是,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式的指南,更像是一个高质量的孕期社群的精华提炼。我希望看到真实的、未经修饰的经验谈,比如哪些检查项目是“鸡肋”,做了也白费劲;哪些“小毛病”其实很常见,不用过度焦虑;还有哪些医院的特定服务特别值得推荐或者需要避开的“坑”。如果能有不同体质的妈妈分享她们的应对策略,比如高龄孕妇的侧重点,或者容易孕吐的妈妈如何坚持营养摄入,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会大大提升。我期待的不是那种空泛的鼓励,而是能立刻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起来的具体操作建议,比如如何挑选合适的孕妇装,或者产后恢复的“秘密武器”。
评分我对书籍中关于“心理建设”和“知识焦虑”的应对有很高的期待。随着孕周增加,各种信息爆炸和网络上的负面案例,很容易让人陷入恐慌,即使产检结果一切正常,也难以放下心来。这本书如果能将“专业知识”和“心理支持”有效结合起来,那就更好了。我期待专家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孕期焦虑,告诉我们如何分辨“合理的担忧”和“过度的恐慌”。同时,来自其他妈妈的分享,如果能侧重于如何接纳孕期的不完美,如何与伴侣和家人有效沟通这些复杂的产检信息,那无疑会为我带来巨大的精神慰藉。这本书如果能成为一个让人在焦虑时,能找到稳定感和确定性的港湾,那它就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孕期指南的价值。
评分关于产检的选择和流程,这是我目前感到最困惑的地方。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给出的建议常常有细微的差别,这让我很难做出决策。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标准。比如,它能否清晰地对比不同产检项目(如NIPT、羊穿、大排畸)的必要性、准确率、费用以及潜在的风险,让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经济能力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如果能有专家对一些争议性话题给出明确的立场和解释,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非常想知道,在协和体系内,专家们通常推荐的“黄金检查清单”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如何看待现在市面上一些新兴的、非标配的产检服务。清晰的流程图示,标注出每个阶段的“必做”和“可选”项目,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评分这本关于孕期保健的书籍,包装上透露出一种权威与实用的气息。我之前看了一些零散的孕期知识,总觉得不成体系,尤其是在选择医院和面对复杂检查项目时,心里特别没底。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简洁,但“协和专家”这几个字立马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毕竟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协和医院的医疗资源和经验是毋庸置疑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告诉我从怀孕开始到分娩的每一个阶段,我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产检项目,以及如何解读那些密密麻麻的化验单和超声报告。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那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医学术语,让我这个新手妈妈能够真正理解每一个检查背后的意义,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做。如果它能穿插一些不同孕周的注意事项,比如不同阶段的营养补充建议或者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的应对方法,那就更完美了,这样我就可以把它作为我整个孕期的“随身指导手册”。
评分阅读体验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很多专业的医学书籍,内容虽然扎实,但排版和语言往往晦涩难懂,让人读起来特别累,尤其是在孕期容易疲倦的时候,更需要轻松易读的材料。我希望这本书的版式设计能够考虑到这一点,多使用图表、流程图和重点提示,而不是大段的文字堆砌。另外,语言风格方面,我希望它能保持一种既专业又亲切的平衡。专家部分提供严谨的数据支撑,而“妈妈圈干货”的部分则需要充满生活气息和温度。如果能在关键的产检项目旁边,配上一些由妈妈们自己绘制的小插画或者温馨的提醒,那就太棒了。一本好的工具书,应该能让人在需要查阅时快速定位信息,而不是每一次翻开都像在攻克一本学术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