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索伦?克尔凯郭尔zui重要的著作之一。克氏试图通过与黑格尔不同的方式来揭示人的真实经验,特别是朝向信仰的生存体验中的超概念维度,以避免思辨理性的抽象普遍性,达到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独yi无二的或个人的具体性和除基督教之外再无真实依凭的生存境况。正是在此层面上,克氏在该书中详细讨论了个体生存状态中的绝望形态、罪与信仰之关系以及如何从绝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信仰。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及作家。主要著作有《非此即彼》、《论反讽概念》、《恐惧与战栗》等。
作者简介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ngaard,1813—1855),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充满思辨和个性。他认为人生应该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从《非此即彼》到《十八训导书》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轨迹,而《致死的疾病》则是他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张祥龙,男,出生于1949年8月14日。现任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哲学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 东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海德格尔,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东西方宗教哲学。
目录
中译本导言(张祥龙 王建军)
致死的疾病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A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甲、绝望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自我的疾病。因此可以有三种形式:在绝望中并不意识到有自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望);在绝望中不要是自身;在绝望中要是自身。
乙、绝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丙、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B这种疾病(绝望)的普遍性
C这种疾病(绝望)的形式。
甲、以不涉及它有无意识、而只涉及综合[的自我]的构成成分的方式来考虑的绝望
一、由有限与无限定义的绝望
1.无限的绝望是缺乏有限
2.有限的绝望是缺乏无限
二、由可能性一必然性定义的绝望
1.可能性的绝望是缺乏必然性
2.必然性的绝望是缺乏可能性
乙、由意识定义的绝望
一、无知于绝望的绝望,或对于有一个自我和一个永恒自
我的绝望着的无知
二、意识到绝望的绝望并因此而意识到有一个其中有某种永恒性的自我,于是在绝望中不要成为它自身或者在绝望中要成为它自身
1.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软弱的绝望
(1)对于世俗的绝望或对于世俗事物的绝望
(2)关于永恒的绝望或对其自身的绝望
2.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违抗(defiance)。
第二部分 绝望是罪
A绝望是罪
第一章自我意识的等级(取得资格的条件:“面对上帝”)
附录:罪的定义包含了冒犯(offense)的可能,对于冒犯的一般观察
第二章苏格拉底对于罪的定义
第三章罪不是否定而是一种主张(position)
关于A部分的附录:这样的话,罪在某种意义上不就成了极罕见的了吗?(道德方面)
B罪的持续
甲、对于其罪产生绝望之罪
乙、关于宽恕罪(冒犯)的绝望之罪
丙、肯定性地抛弃基督教之罪,宣称基督教为非真理之罪
注释
重要词语及人名的英汉对照
精彩书摘
《涵芬书坊006:致死的疾病》:
无疑这个观察对许多人来讲就像是种悖论和夸张,或是忧郁和沮丧的观点,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它并不带来忧郁,相反,它试图把光明洒向通常是幽暗的角落;它也不造成沮丧,反之却使人向上,因为它认为每一个存在的人都注定了要受到最高的召唤,去成为精神。它不是悖论,相反却是一个不矛盾地被展开了的基本观点,因此它也不是一种夸张。
然而关于绝望的通常观点没有超出表面上的东西。因此,它是一种肤浅的观点。就是说,没有任何观点。它假定每个人必须自己最清楚地知道他是否处于绝望之中,任何说他在绝望中的人被认为存在于绝望中,并且,任何想象他不在绝望中的人被因此而认为不在绝望中。结果就是,绝望成为稀罕的而不是常见的现象了。人处于绝望中的情况是不罕见的,人真正不在绝望中的情况倒是罕见的,非常罕见。
持这种通常观点的人对绝望的理解非常贫乏,除了其他的问题之外,它完全忽略了(这种忽略在绝望的范畴中成千上万),不在绝望之中和不意识到在绝望之中正是绝望的一种形式。在更深的意义上,解释绝望的通常观点的地位就像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病的通常观念的地位一样——说它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是因为常识对什么是精神的理解要远逊于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而且,缺乏这种理解,他就不能理解绝望。一般说来,当一个人自己不说他有病时,就被认为是健康的,更不要说他自称感觉良好了。但医生对疾病有不同的看法。为什么?因为医生有一个得到了定义和发展的关于什么是健康的概念,并以此来确定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医生知道,正如会有想象的疾病一样,也会有想象的健康;并且,在后一种情况下他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去揭示疾病。一般说来,正因为他是医生(受过很好的指导),他才不完全相信一个病人关于他的身体情况所说的。如果每个人关于他是健康还是患病的自身状况的陈述都是完全可信赖的,作一个医生或许就是虚幻的了。一个医生的任务不只是开方治病,首先和最起码的是要辨认疾病,因此他的首要任务是去确定被认为是病人的人是否确实有病,或被认为是健康的人是否可能有病。这也是心灵医生与绝望的关系。他知道什么是绝望,他认识它,因此就不会完全听信一个人宣称他不在绝望中或在绝望中的话。必须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绝望的人的话也并不总是准确。绝望能被伪装,作为一种精神的资格限制条件,它也可以被搞错和混同于所有那些暂短的状态,比如颓丧、内心冲突等,它们没有发展成绝望就过去了。但心灵医生正确地认为那也是绝望的某些形式,他非常清楚它们是假装的。而且正是这些假装和虚饰是绝望:他非常清楚这些颓丧之类的现象没有重要意义,但正是它没有得到重大意义这一状态是绝望。
……
前言/序言
许多人可能发现这种“解说”形式很奇怪:对他们来说这种形式似乎过于严格以至于缺少教益(upbuilding);可[另一方面]它又过于强调教益,以至于缺少学术上的严格性。对于后者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就前者而言恕我不能同意。如果这种解说形式真的过于严格,以至于缺少教益的话,我就会将它视为一个缺陷。当然,这种解说不一定能对每个人都有教益,那是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去遵从它。至于这种解说形式是否有教益性,则是另一回事。从基督教的观点看来,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教益,那种完全不具教益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恰恰是非基督教的。基督徒所必做的每件事情中都有这样一种特性,它类似于医生在病床前的说话方式;虽然只有医学专家才能理解这医生所说的话,但这样一个在病人床边的境况是绝不应被忘记的。正是基督教与人生的关联(相对于学术与人生的脱离)或基督教的伦理方面构成了它的教益性之所在。并且它的表现方式不管在其他意义上是如何严格,却从本质上完全不同于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冷漠的”表现方式。从基督教的观点看来,科学与学术的高傲的英雄性与真正的英雄品性相距甚远,其表现的只是一种非人性的好奇心而已。只有基督教的英雄品性(当然,它是罕见的)才[使人]真正敢于去成为自己,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人,一个独对上帝、独自承担巨大的紧张和责任的完全特殊的个人。但是,受制于一种关于人的抽象观念,或以世界历史为题来做奇妙的游戏,却绝不是基督教的英雄品性了。所有基督教的知识不论其形式如何严格,都应该是有所关切的,而这关切就正是教益所在。在基督教看来,关切构成同人生和人格现实性的关联,因此构成了热诚(eamestness),而冷漠知识的高傲从基督教的观点看来与热诚没有多少关系,它只是妙语打趣和装模作样而已。与此不同,热诚就是教益。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可以出自一个大学生之手;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或许不是每位教授都能写成的。
但这论文的形式至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也似乎是对的。还有一种更加正规的阐释风格,它正规得缺少深义,一旦人们熟悉了它,就会马上感到索然无味。
再做最后一个说明,尽管它显然没有必要,但我还是要将其表达出来:我想一次了结地申明,在全书中,正如题目所表示的,绝望被解释为疾病而不是救治。绝望的确是辩证的。因此,也是在基督教的术语中,死亡乃是对最深的精神不幸的表达。而救治却仅仅是去死,去完完全全地死。
涵芬书坊006:致死的疾病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