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視角獨特,援引瞭領域內的一些典型研究,為讀者梳理瞭環境心理學的部分研究成果。對於首次接觸環境心理學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啓濛讀物,因為書中所介紹的研究成果在學科內比較典型,也比較貼近人們的生活。通讀本書後,會更加深刻、直觀地體會到原來人和自然之間還存在著許多隱秘不為人知的互動,也許我們已經感受到它帶給我們的好處或壞處,但其背後的原因和發現會令讀者眼前一亮!作者在闡述這些研究發現的時候,語言生動活潑,十分有趣味性。
《自然的好,你知多少?》是法國兩位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尼古拉·蓋岡和塞巴斯蒂安·梅那裏的著作。兩位學者在書中梳理瞭環境心理學的部分研究成果。他們將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主要闡述瞭自然對人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包括對行為錶現的影響、對工作和學業錶現的影響以及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等;而第二部分中,他們主要闡述的是人對自然的影響,集中探討人的環保思想和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等。兩部分內容相輔相成,為讀者提供瞭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係統、完整的理解。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探討,讀者可以從中找到平時自己行為的環境因素,也能夠由此得知自己的行為對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從而提升環保思想和加強環保行為。作者所選取的研究都非常具有代錶性,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閱讀起來使人感覺親近且有樂趣。本書可作為環境心理學的入門之作。
尼古拉?蓋岡,南布列塔尼大學行為科學教授,著作等身,其中包括《消費者心理學——他人如何對你施加影響?》和《為什麼人們和他的狗狗一樣思考?》。
塞巴斯蒂安?梅那裏,南布列塔尼大學社會心理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健康和環境領域行為的影響過程。
前言
第一部分 自然於人
003 第1章 自然對健康和生活的裨益
031 第2章 園藝對人的好處
046 第3章 植物對社會關係的影響
061 第4章 植物對學習和工作錶現的影響
076 第5章 環境中的氣味
089 第6章 太陽和月亮的影響
第二部分 人於自然
119 第7章 典型的環保主義者的形成、特點及其對環境的看法
137 第8章 環境信息的傳播和環保動員
153 第9章 對現行激勵措施和未來策略的評估
169 第10章 人的社會性:社會標準對環保意識和行為的影響
181 第11章 想和行:思想誘導對環境認知和環保理念的影響
192 第12章 自願服從與承諾式交流:兩種策略對環保行為的影響
226 參考文獻
綠色讓我更苗條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的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能量消耗和食量。所以,一個人住得離超市越近,他就會買更多的新鮮産品和水果,因為他具備經常購物的客觀條件。我們也知道,人們更願意在鮮花盛開的街道或城市中的小公園散步,這對於預防肥胖——這個現代都市揮之不去的噩夢有很大好處。
貝爾、威爾森和劉(Bell,Wilson and Liu,2008)曾跟蹤研究過幾韆個3—16歲的兒童。這些孩子兩年中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研究人員首先取得瞭他們的BMI指數(Body mass 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通過身高和體重的關係來衡量身體的胖瘦程度)。兩年後,研究人員再一次測量這些孩子的BMI指數,同時通過衛星照片,計算這些孩子住所附近同等麵積內的綠化率。人口密度也是評估要素之一。通過與兩年前的數據進行對比,來找齣人的BMI指數的增長或降低是否與其生活環境的綠化率和人口密度相關。
研究結果顯示,人口密度對兒童的BMI指數沒有影響。然而,生活環境的綠化程度卻與其有密切關係。兒童住所周圍的綠化率越低,BMI指數越高;綠化率越高,BMI指數越 低。
結 論
一個孩子周圍生活環境的綠化麵積與其肥胖風險相關。綠化率較高的區域就像是一種肥胖疫苗,孩子們可以在這樣的地方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從而消耗更多熱量,預防體重增長。兒童時期的肥胖可能會影響其成年後的體重,且增加瞭患病風險(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重復使力傷害)以及帶來一些負麵的心理影響(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等)。
鮮花與愛情
鮮花總與浪漫和愛情相關,研究顯示,女人是如此愛花,以至於她們彼此間都會送花。研究人員想知道,鮮花的存在是否可以改變女人的認知,激發她們對浪漫邂逅的渴望。
蓋岡(Guéguen,2011)做瞭一個實驗:一些年輕女性被邀請來到一個房間,房間的傢具上擺著3個花瓶。對照組的花瓶是空的,實驗組的花瓶中分彆裝有玫瑰、雛菊和石竹。她們要觀看一段采訪飲食習慣的視頻,采訪對象是一名年輕男士,視頻時長5分鍾。觀看結束後,研究人員請這些女孩評價:這名男士的外貌是否具有吸引力?他性感嗎?願不願意和他約會?
我們可以從錶3.2中看到,在有花組的女性看來,這名年輕男性更英俊、更性感,如果男士主動提齣約會,她們也更有可能接受邀請。
鮮花也許是一個浪漫觸發器,它可以改變女人看待男人的方式。我們也可以這麼想,鮮花讓女人心情愉快,讓她們看到瞭“玫瑰人生”,使她們以更樂觀的態度看待男性。
為瞭瞭解鮮花是否真的可以促進浪漫關係,研究人員又做瞭第二個實驗,這一次研究人員評估的是女性對約會請求的反應。
研究人員邀請一些年輕的單身女性到實驗室,實驗內容與前次相同。實驗室中仍然擺有花瓶,實驗中,有些人的花瓶是空的,有些人的花瓶中插有鮮花。但與上次實驗不同的是,研究人員在實驗中安插瞭一個“同夥”——一名外錶俊朗的年輕男士。
兩個人受邀一起觀看視頻,視頻內容與前次實驗相同,他們被告知觀看結束之後將會做一份調查問捲。兩人被單獨留在房間內觀看視頻,結束後,研究人員沒有讓他們做問捲,而是告訴他們問捲打印齣瞭些問題,讓他們再等一會兒。“同夥”就利用這段時間與女孩搭話,他自我介紹說:“你好,我叫安東尼,我覺得你很漂亮,給我留個電話吧,下周咱們找個地方齣來坐坐?”每個女孩的反應都會被記錄下來。
從圖3.1中可以看齣,有花條件中的女孩更願意留下自己的電話。身邊擺有讓人聯想到愛情的鮮花,宜人的環境促使女孩更嚮往一段浪漫的邂逅。
這一研究結果最近以另外一種方法再一次被驗證。這一次,研究人員的“同夥”會在馬路上跟年輕女孩搭訕,搭訕地點分彆選擇在這些女孩剛剛經過花店、女士鞋店或者麵包甜點店的時候,剛經過花店的女孩兒有24%給瞭男生電話,麵包店15.5%,而鞋店隻有11.5%。
看來,鮮花比甜點更浪漫,下次選禮物時就不用再猶豫嘍!
結 論
我們又一次看到,鮮花在人類世界可以引發奇妙的反應。因為鮮花與愛情之間的聯係,在花瓶中插滿鮮花的地方,女孩子們關於愛情和浪漫的心緒被激活,她們看待男孩子的眼光也隨之發生瞭變化。人們都說,春天是戀愛的季節,這也許就和鮮花有關。無論如何,無論為瞭愛情,還是作為愛好,男人們,學著種種花兒吧!
……
您服用過維生素G嗎?什麼?沒有?太遺憾瞭,您真應該吃點兒!因為它不但對您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有好處,更可保護地球,造福子孫後代。您問什麼是維生素G?維生素G就是生命維生素!
維生素G(Green Vitamine,綠色維生素)當然並不存在,它實際上指的是人們周圍環境中的植物,如樹木和花草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益處。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在逐漸擺脫瞭自然束縛的同時,也與自然漸行漸遠。隨著城市化腳步的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我們和我們的後代離開瞭森林與河畔,離開瞭綠草如茵的山坡,將真實的自然拋諸腦後。我們忙碌的生活和休閑模式聽命於市場營銷,卻忘記瞭在我們的身邊,有一些簡單的活動,它們與自然相關,它們會讓我們身心愉悅。比如蒔花弄草,在您傢的陽颱上玩玩園藝,爬爬山,去森林或河邊散散步……
本書將對環境心理學的部分研究成果按照主題進行梳理。環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臨近客觀環境對人的心理、身體、精神和行為的影響。在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們主要研究臨近自然環境對個體的影響。植物、太陽、月亮,這些都是構成自然的要素。我們可以看到、觸摸到、感覺到自然給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帶來的好處,正如您將在這本書中看到的,自然會讓我們的心情更加舒暢,減少壓力和疾病。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必須整日生活在森林中纔能感受到自然的益處。隻需要將自然帶入我們的生活環境,讓它齣現在我們的傢中、我們的工作場所、生活場所甚至醫院、學校和監獄。
不知不覺中,我們周圍的自然元素會影響我們的社會互動和身心健康。全麵瞭解這些影響有助於我們修復與自然之間的天然聯係。城市化的飛速發展、過於現代而機械的生活、對於物質享受的追求,這一切讓我們忘記瞭自然,忘記瞭它曾經是多麼重要,忘記瞭它對我們的身心依然重要。充分瞭解自然與人的關係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它巨大的價值,盡我們所能去保護它,為瞭我們的明天!
評價二 我不得不承認,起初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並不高,想著不過是市麵上常見的“讀圖說事”的輕鬆讀物。然而,它帶來的驚喜卻遠超預期。作者在敘事上的匠心獨運,讓每一章節都像一個精心編織的故事,將科學的嚴謹性與文學的感染力完美地結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候鳥遷徙的章節,那段文字描繪齣的,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遷徙規律,更是一種跨越時空、超越生死的生命羈絆。那些渺小的生靈,如何在浩瀚的星辰指引下,完成一次又一次艱難的旅程,其中蘊含的勇氣和毅力,足以讓任何一個讀到的人為之動容。我仿佛能看到它們在風雨中掙紮,在飢餓中堅持,最終抵達那片魂牽夢縈的傢園。這種生命力的頑強,讓我對人類自身的存在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我們常常被自身的煩惱和瑣事所睏擾,卻忽略瞭身邊那些更宏大、更深刻的生命律動。它提醒我,放慢腳步,去感受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卻又無比珍貴的自然饋贈,或許,真正的力量就蘊藏在這些看似平凡的細節之中。
評分評價三 對於一個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生活瞭許久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股清流,一股充滿泥土芬芳和陽光氣息的清流。它沒有空洞的理論,也沒有遙不可及的宏大敘事,而是將我們帶迴最本真的世界,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角落裏的生命奇跡。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令人驚嘆,無論是清晨露珠如何摺射齣七彩的光芒,還是落葉在風中如何跳齣最後的舞蹈,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仿佛我置身其中,親手觸摸。書中對於昆蟲世界的一段描寫,讓我印象深刻,那些微小的生命,在各自的世界裏,演繹著復雜而有趣的生存法則,它們不依賴於人類的任何“偉大”發明,卻能自給自足,生生不息。這讓我不禁思考,我們所追求的“成功”和“價值”,是否真的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這本書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但它提供瞭一種觀察世界的新角度,一種感受生命的新方式。它讓我明白,生命的偉大,並不在於其體量的大小,而在於其存在的韌性,在於其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輕輕一撥,就為我打開瞭一個我從未真正留意過的奇妙世界。翻開扉頁的那一刻,我以為它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科普讀物,充斥著拗口的專業術語和冰冷的實驗數據。然而,作者以一種近乎孩童般的純真視角,將那些宏大而復雜的自然現象,描繪得生動有趣,觸手可及。它沒有高高在上地宣講道理,而是用一種溫和而充滿啓發的方式,引導我去觀察,去思考。我記得其中一段,講述瞭螞蟻如何用那微不足道的身體,完成看似不可能的搬運任務,那種團結協作的力量,讓我深受觸動。又或是關於植物的“竊聽”能力,它們之間並非沉默無言,而是通過微妙的信號交流,互相傳遞著生存的智慧。讀到這裏,我開始反思,我們人類在自然麵前,是否也過於傲慢和自以為是瞭?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與萬物生靈的聯係,不再將自然視為被徵服的對象,而是將其看作一個龐大而精妙的生命共同體。它沒有提供任何“乾貨”式的技巧,告訴你如何“利用”自然,而是教會我如何“融入”自然,如何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感受到那份深刻的寜靜與和諧。
評分評價五 老實說,我抱著一種“看能否打發時間”的心態翻開瞭這本書,但很快就被它深深吸引,以至於完全忽略瞭時間的流逝。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特彆,不像是在講授,更像是在分享自己與自然的親密對話。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植物如何“溝通”的部分,那些通過化學信號傳遞的信息,聽起來就像是科幻小說裏的情節,但作者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瞭其中的科學奧秘,讓我驚嘆於植物世界的智慧。它讓我不再把植物視為靜態的裝飾,而是將它們看作擁有感知和智慧的生命體。書中也穿插瞭一些作者個人的感悟和經曆,這些真摯的情感,讓整本書充滿瞭人情味,也讓那些自然的奇妙之處,更加觸動人心。它沒有給我提供任何“實用”的知識,也沒有告訴我如何去“改造”自然,但它卻讓我獲得瞭一種更深刻的對生命的認知,一種對萬物平等共存的理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胸好像也開闊瞭不少,對這個世界充滿瞭更多的好奇和熱愛。
評分評價四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對生命本源的深度迴溯。我以前總以為,瞭解自然就是要通過科學儀器,要通過數據分析,要通過嚴謹的實驗。但這本書卻告訴我,真正的瞭解,始於一顆好奇的心,始於一種靜謐的觀察。作者用一種詩意的筆觸,將那些科學原理融化在生動的畫麵裏,讓我仿佛能聽到風在低語,能看到土壤在呼吸。它沒有像某些書那樣,試圖用“知識點”來填滿我的大腦,而是用“感悟”來滋養我的心靈。尤其是在描寫雨季的到來時,那種萬物復蘇的喜悅,那種生命在乾渴後重新獲得甘露的欣喜,被描繪得如此真實,以至於我都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濕潤氣息,聽到雨滴敲打葉片的清脆聲響。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並非是徵服與被徵服,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滋養。它提醒我,要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要珍惜每一個生命的存在,因為它們都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構成瞭這個精彩絕倫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