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分析化学(第2版)》第1版1986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荣获第二届国家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
《分析化学(第2版)》是参照高等学校工科类与理科类《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内容。
《分析化学(第2版)》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适当精简了化学分析的份量,增加了仪器分析和定量分析中分离方法的内容,并采用法定单位制。
《分析化学(第2版)》共十三章,包括绪论、滴定分析法概述、酸碱滴定法、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配位滴定法、沉淀测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以及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习题和习题答案。书后有十个附录,收集了分析化学中的常用数据。
《分析化学(第2版)》读者对象:化学、化工、生物、材料和环境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工厂和科研单位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 定量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二、仪器分析法
3 化学分析过程
一、取样
二、试样的分解
三、测定方法的选择和干扰的消除
四、测定
五、计算及数据处理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1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2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
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三、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 活度、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
一、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二、活度常数、浓度常数和混合常数
5 滴定方式和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1 酸碱反应
2 水溶液中酸、碱的强度
一、pX值
二、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三、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
四、酸和碱的强度
3 不同pH溶液中弱酸(碱)各种型体的分布
一、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
二、不同pH溶液中酸(碱)各种型体的分布
三、浓度对数图
4 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一、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衡
二、酸、碱溶液[H+]的计算
三、浓度对数图解法求溶液的pH值
5 酸、碱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pH值
二、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三、标准缓冲溶液
6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四、混合指示剂
7 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一、强碱滴定强酸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三、强酸滴定弱碱
8 指示剂的选择和终点误差
一、指示剂的选择和终点误差
二、终点误差的计算方法
三、用浓度对数图求终点误差
四、酸碱滴定可行性的判断
9 多元酸(或碱)和混合酸的滴定
一、强碱滴定多元酸
二、强碱滴定混合酸
10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应用举例
11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一、溶剂的分类
二、物质的酸碱性
三、非水滴定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 误差的分类,准确度与精密度
一、误差的分类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一、频数分布
二、正态分布
三、标准正态分布
四、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3 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一、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二、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三、t一分布
四、测定数据的评价
4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一、分析化学中对准确度的要求
二、分析准确度的检验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 概述
2 配合物的稳定性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二、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
三、副反应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3 配位滴定法原理
一、滴定曲线
二、配合物条件常数和金属离子浓度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三、金属指示剂
四、终点误差
五、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
六、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4 混合离子的滴定
一、控制溶液的pH值进行分别滴定
二、利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
三、选用其它配位剂作滴定剂
5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一、滴定方式
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三、应用举例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沉淀测定法
1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沉淀的活度积、溶度积和溶解度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 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沾污
一、沉淀的形成
二、沉淀的沾污
三、沉淀沾污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3 沉淀条件的控制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三、均匀沉淀法
4 有机沉淀剂的应用
5 重量分析法
一、概述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
三、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四、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五、沉淀重量法应用举例
6 沉淀滴定法
一、摩尔(Mohr)法——铬酸钾作指示剂
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铁铵矾作指示剂
三、法扬司(Fajans)法——吸附指示剂
四、银量法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第九章 光度分析
第十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第十一章 流动注射分析法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第十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是参照高等学校工科类与理科类《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作为工科偏理的分析化学教材编写的。本书的内容曾在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各专业及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保护专业试用过多次,经过修改、补充后写成的。
本书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部分作为定量分析的入门,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阐述,以期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理论基础,并建立正确的学习分析化学的方法;为开阔学生的思路,介绍了诸如图解法求溶液pH值及酸碱滴定法的终点误差、运用副反应处理复杂平衡体系问题的方法等。另外,考虑到理科专业还要学习《仪器分析》课程,仪器分析部分仅编入了电位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学时数多于讲课。为此,由谈慧英同志编写了《分析化学实验》一书,与本书配套使用。关于定量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校正方法和部分有关实验原理等内容均在该实验材料中详述,不再重复。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研组同志们的支持和关心。许多教学中的经验,如内容的选择,深度和广度的确定,讲课和习题课、实验的配合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络合滴定法、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等三章分别由谈慧英、郁鉴源同志编写了初稿,全稿完成后,他们又仔细阅读,并一起讨论,进行了认真的修改。郑用熙、李隆弟、陈德朴同志曾分别对部分章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郭日娴同志作了全书的习题,并对习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编写本书时,参考了国内外的分析化学教材和专著,并从中得到了启发和教益。
由于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缺点和错误,热忱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分析化学(第2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