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
作者:杨铁黎,主审著;高兵,郭彬编
I S B N :978712226326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01
印刷时间:2016-05-01
字数:字
页数: 114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0.4kg
定价:30元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本书可作为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指导,也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文娱机构等策划、组织体育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在21世纪的中国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通过体育活动概述、体育活动的策划和体育活动的管理三个部分详尽的介绍了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的细节、步骤和规程。
目录
*篇 体育活动概述
*章 体育活动概述 003
*节 活动及体育活动的定义 003
第二节活动的特征 004
第三节体育活动的特点分类与主要内容 005
第四节体育活动的组织架构 006
第二章策划与管理概述 008
*节 策划的概念、特点 008
第二节管理概念、基本特征及职能 009
第三节如何成为合格的策划管理者 010
第三章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管理基本程序 013
*节 调研阶段 013
第二节勾画成功蓝图 015
第三节活动的规划 016
第四节执行计划中的协同 017
第五节活动后的评估 017
第二篇体育活动的策划
第四章体育活动策划整体框架 020
*节 体育活动策划目的与意义及内容 020
第二节整体策划相关工作 021
第三节整体策划工作的程序和完成形式 022
第五章体育活动的调研及可行性分析 023
*节 活动成功的关键 023
第二节可行性分析法(SWOT分析法) 026
第六章体育活动的构思创意 029
*节 体育活动创意概述 029
第二节体育活动经典创意概念 030
第七章体育活动项目的计划 033
*节 计划的工具 034
第二节体育活动项目商务计划文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037
第三节策划方案的表现形式 041
第四节策划方案的报告形式 043
第八章体育活动项目计划的审批及相关法规、合同 048
*节 体育竞赛审批、登记程序 048
第二节合同 052
第三篇体育活动的管理
第九章体育活动的市场营销管理 058
*节 市场营销概述 058
第二节体育赞助 061
第十章体育活动项目的财务管理 073
*节 财务管理概述 073
第二节体育活动项目中应考虑的财务事项 075
第十一章体育活动项目的风险管理 079
*节 风险概述 079
第二节体育活动风险管理 080
第十二章体育活动的组织人员管理 085
*节 体育活动机构组织概述 085
第二节体育活动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088
第十三章体育活动的礼仪管理 091
*节 活动组织者常用的礼仪 091
第二节国际一般礼仪 095
第十四章体育活动的*管理 097
*节 体育活动*保卫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097
第二节体育活动*保卫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做法 099
第十五章体育活动项目的协调管理 104
*节 体育活动协调的基础 104
第二节体育活动协调的对象与程序 106
第三节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协调 110
参考文献 114
内容简介
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是体育管理、体育经营等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具备分析、策划、执行举办体育、文化等领域活动过程策划的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体育市场营销与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提升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作者介绍
高兵,体育职业学院,副教授,体育场馆与运营专业毕业,参与多次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场馆运营工作,相关经验丰富。主讲体育活动相关课程多年。
这本《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的封面设计相当引人注目,色彩搭配既充满活力又不失专业感,让人立刻联想到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现场氛围。初翻阅目录时,我特别留意了关于风险评估与危机公关的那几个章节。坦白说,我对体育管理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处理突发状况时,一套行之有效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是多么关键。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了相当深入的探讨,从场地安全检查的细致清单到针对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都描述得条理清晰。我尤其欣赏作者引用了几个近年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实际发生过的案例进行剖析,比如某次马拉松比赛中途出现的医疗紧急事件,书中详细分析了主办方从发现问题到最终圆满解决的全过程,不仅指出了处理中的亮点,也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可以改进的空间。这种务实到近乎“解剖式”的分析,远非市面上那些空泛理论书籍能比拟的。读完这部分内容,感觉自己对“万无一失”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多少细致入微的提前规划和周密部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它让我意识到,一场看似流畅的体育活动背后,是无数个“如果……怎么办”的答案被提前锁定。
评分关于赛后评估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章,我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很多活动结束后,报告一交就束之高阁了,这本书显然不满足于此。它强调的“闭环管理”理念非常具有前瞻性。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了一套详细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反馈收集系统,这个系统覆盖了观众、运动员、媒体、赞助商,甚至是周边的社区居民。更有趣的是,它引入了“环境影响审计”的概念,探讨了如何量化一场体育活动对当地水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废弃物处理带来的影响,并制定了在下一次活动中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具体指标。这不仅仅是关于“下次做得更好”,而是直接指向了体育活动在社会责任和生态友好型发展中的定位。这种将短期活动效益与长期社区福祉、环境可持续性紧密联系起来的论述角度,让我看到体育管理不再仅仅是组织一场成功的比赛,更是作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推动力,必须肩负起更广阔的责任。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块的内容,其视角非常新颖,完全跳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的框架。对于任何大型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而言,志愿者和兼职工作人员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人员的流动性和专业性差异巨大。作者没有仅仅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而是构建了一个“多层级激励与授权体系”。书中详细描绘了一个从核心筹备组到现场机动人员的权限划分模型,并针对不同层级设计了不同的激励机制。比如,对于资深志愿者,书中建议赋予他们一定的现场冲突仲裁权,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更能有效分流管理层的压力。此外,书中对“跨文化团队协作”也着墨不少,毕竟很多国际赛事都会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它探讨了如何通过共同的“体育精神”语言来弥合文化差异,而不是陷入繁琐的文化适应性培训中。这种将“人”视为最关键的动态资产进行管理的思路,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意识到,技术和流程固然重要,但能否点燃团队的热情和责任感,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评分我对其中关于赞助商权益最大化策略的那一章印象极为深刻,这部分内容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教科书。我过去参与过一些中小型体育赛事的招商工作,深知“拉赞助”远不止是递交一份漂亮的宣传册那么简单。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要有好的合作方案”这种老生常谈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如何根据赞助商的品牌调性和目标受众画像,量身定制出“可量化、可感知”的回报机制。书中详细拆解了数字营销与现场体验营销的结合点,比如如何利用AR技术在活动现场为某个汽车品牌的赞助商打造沉浸式的试驾体验区,并实时追踪参与者的互动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反哺给赞助商,让他们清晰看到每一分投入带来的曝光增幅和潜在客户转化率。更妙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个关于“非货币化赞助”的思路拓展,比如如何利用赛事资源为技术型赞助商提供“活体测试场”,这无疑为未来缺乏雄厚现金流的初创体育赛事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合作路径。看完这一节,我感觉自己对如何与品牌方进行深度战略对话,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价格谈判层面,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整本书的结构逻辑处理得非常巧妙,虽然内容涵盖了从前期概念到后期复盘的完整周期,但阅读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冗杂或跳跃。尤其是在章节过渡的地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承上启下”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总结,使得整体阅读体验非常顺滑。例如,当从“市场推广”章节过渡到“票务与观众体验”时,书中不是简单地罗列票务系统,而是通过一个虚构的“热门赛事”案例,展示了市场需求如何直接倒逼出票务系统的复杂性、防黄牛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动态定价策略在满足高需求的同时,兼顾票务公平性。这种将不同管理模块无缝集成、相互印证的写作手法,体现出作者对整个体育活动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它成功地避免了将管理学知识碎片化、孤立化的倾向,反而将其编织成一张严密且富有弹性的网络,读完之后,脑海中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可操作的体育活动管理蓝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