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怀孕坐月子,饮食营养是关键。本书是人气营养学家范志红教授力作,为孕产妇全程营养饮食提供科学指导方案。
备孕怎么吃宝宝更健康?怀孕怎么吃长胎不长肉?坐月子怎么吃母乳更营养、妈妈不长胖?针对这些准妈妈、新妈妈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范志红教授一一给出了科学答案。
不仅告诉孕产妇读者孕程营养知识,更贴心介绍120余道孕产妇保健食谱,以及部分精彩的网友问答及新妈妈故事实例。全书营养知识介绍科学详尽、通俗易懂,食谱部分附详细图解及制作说明、营养含量分析及卡路里参考,是备孕怀孕女性不可多得的科学参考读物。
本书的附录部分,提供了各类食材的营养素含量、血糖指数等数据,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相关指导,可使读者在实际生活中方便地查找相关数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搭配三餐的菜品种类及数量,科学合理地健康饮食。
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协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理事,北京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烹饪营养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市卫生局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聘公众膳食健康指导专家,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聘全民健康素养巡讲特聘专家,新华网聘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特聘专家。
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健康价值的影响、营养食品和营养食谱的设计开发、健康因素对食品选择的影响等,主编、参编教材11本,发表科技论文80篇,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标兵、北京市教育教学先锋标兵、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文明职工、北京教育系统健康之星、霍英东教学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励。
出版《吃对你的家常菜》、《范志红写给女人的美丽健康书》、《健康快到碗里来》等食品营养科普书籍20本。在“健康之路”、“万家灯火”、“养生堂”“健康一身轻”等全国20多个电视栏目作为主讲嘉宾出镜超过800集。为中央和各地市民大讲堂做健康饮食讲座一百多场,为报刊撰科普文章超过1000篇。
新浪网的个人科普微博“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发表微博超过11000条,粉丝数133万人。微信公众平台“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至今已发送600多篇科普文章,订阅数25万人。
范志红教授这本书,以严谨的营养科学理论为基础,数据扎实,研究充分,是值得女性朋友备孕怀孕以及坐月子时期仔细参考阅读的优秀生活读物。这本书理论和实践结合,还介绍了很多实用的营养食谱,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读起来轻松活泼,推荐给中国的广大女性朋友。
—— @张思莱医师
备孕,怎么吃?怀孕了,吃什么?坐月子,如何吃奶水充足妈妈不胖?这些准妈妈和新妈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今有了非常靠谱的答案了。范志红老师常年耕耘在食品科研第*线,对食品营养、食物烹饪有科学的一手的研究数据,孕妈妈们选择相信这本书,准没错!
——@协和张羽
*一部分 备孕你准备好了吗?
备孕夫妇的N项准备工作
孕前体检,了解你的生育风险
肥胖和瘦弱都会妨碍怀孕吗
慢慢减脂才有利于生育
补营养、减肥肉的简单饮食法
瘦弱对生育的不良影响
健康增加体重的策略
备孕故事1:肥胖妈妈的艰辛和遗憾
备孕故事2:“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影响生育吗
备孕故事3:生育二孩,你做好准备了吗
孕前要解决哪些营养不良问题
备孕女性消除贫血有多重要
消化吸收不良怎么办
适用于所有人的备孕营养忠告
营养饮食该吃哪些食物
备孕需要营养补充品吗
为什么备孕需要吃碘盐
保证叶酸供应很重要
其他营养补充剂要不要服
网友问题:这些食物该吃吗
第二部分 孕期怎样平安养出健康宝宝?
准妈妈要注意的N个问题
孕妇的饮食有哪些健康要点
准妈妈吃错,宝宝健康隐患多
孕期全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孕早期如何维持营养供应
准妈妈故事1:孕早期的温馨回忆
孕中期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特别关注:孕期不可承受之重
准妈妈故事2:她不像个孕妇的样子
特别关注:纠正贫血问题
解惑:有关补铁的必备知识
孕后期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
管好血糖的关键措施
怎样才能把钙补够
解惑1:膳食补钙的几个顾虑
解惑2:选择补钙品的建议
准妈妈故事3:分娩之前的饮食准备
网友问题:准妈妈问题解答一箩筐
网友分享:我的健康孕程
第三部分 产后如何保证泌乳和恢复体形?
哺乳:新妈妈产后的**要务
月子里的营养有什么不同
新妈妈的饮食吃什么
新妈妈问题1:月子里的饮食宜忌有没有道理
泌乳所需的营养是什么?
新妈妈问题2:哪些食物对泌乳有好处
热点话题:想吃肝脏,又怕食品安全问题,怎么办?
新妈妈问题3:我需要补充营养素吗
产后的“体重滞留”值得担心吗
哺乳会让人发胖吗?
哺乳妈妈如何健康减肥
混合喂养的妈妈要小心发胖
新妈妈故事1:当胖妇,还是当辣妈
特别关注:小心“糖妈妈”升级为糖尿病患者
新妈妈故事2:我的食物吃对了
网友分享:我是辣妈我自豪
第四部分 食谱育龄女性营养食谱和制作详解
食谱使用说明
备孕营养食谱(1900kcal)
备孕营养食谱(1800kcal)
备孕营养食谱(1700kcal)
孕4~6月营养食谱(2000kcal)
孕4~6月营养食谱(1900kcal)
孕7~9月营养食谱(1900kcal)
新妈妈营养食谱(2100kcal)
新妈妈营养食谱(2000kcal)
新妈妈营养食谱(1800kcal)
第五部分 附录
部分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常见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健康成年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健康成年女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关键推荐(一般健康成年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期妇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哺乳期妇女)
参考文献
我尝试过很多孕期食谱App和网络上的零散文章,它们大多只停留在食谱层面,要么就是过于偏重某个单一营养素的强调。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宏大且系统。它从孕前准备开始讲起,一直覆盖到哺乳期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营养支持闭环。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外食族的应对策略”那一节。因为我工作忙碌,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外面的餐馆,传统的孕期食谱大多假设你每天都能在家做饭,这对于上班族来说根本不现实。这本书却非常务实地给出了在外就餐时如何挑选菜品、如何避开高油高盐陷阱的技巧。这种高度的实用性和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洞察,让我觉得作者非常贴近我们这些忙碌的职业女性。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可以直接应用到我每日三餐中的具体行动指南,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孕期工具书。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吃货”,怀孕后最痛苦的就是要忌口和担心营养不均衡。我以前对营养学一窍不通,总觉得吃得杂就是营养好,但怀孕后各种指标都需要注意,比如叶酸、铁、钙,到底该怎么配比才科学?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的指导非常到位,它不像有些书籍那样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用密密麻麻的表格塞给你,而是直接告诉我们“想补铁,可以这样做”或者“如果担心便秘,试试这几种组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食物来源”的强调,比如它会详细对比不同肉类、豆类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上的差异,推荐了许多不同地域的特色食材作为营养补充的替代方案。我本来以为自己对营养摄入已经算比较注意了,但读完才发现很多习惯性的“健康吃法”可能存在盲区。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凭感觉吃饭”的孕妇,变成了一个有计划、有根据地为自己和宝宝规划膳食的“营养师助理”。我甚至开始享受研究食材、搭配食谱的过程,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孕期幸福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孕期饮食的救星!我怀孕初期反应特别大,胃口差得不行,总觉得吃什么都没滋味,人也一天天消瘦下去,心里特别焦虑。周围的朋友们说的那些“多吃点,为了宝宝”的话,对我来说简直是折磨。后来一个营养师朋友推荐我看看这本书,说里面针对不同孕期阶段的常见问题,都有非常细致的分析和具体的食谱建议。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没想到真的找到了我的“解药”。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通过调整食物的温度、气味来应对孕吐,如何巧妙地将我讨厌的蔬菜伪装起来让我能吃下去。看到作者范老师把孕期营养讲得如此通俗易懂,而且每一步操作都非常可行,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少。特别是关于孕早期恶心呕吐期间如何保证基础热量摄入的部分,那几页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里面的“少食多餐、晨起少量碳水”的建议,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不再把吃饭当成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掌控的日常管理。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度毋庸置疑,它展现了作者在母婴营养领域的深厚积累,但更让我赞赏的是它那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它理解孕妇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不仅仅关注“吃什么”,更关注“怎么吃”和“为什么吃”。比如,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产后恢复期的饮食调理,从开奶到恢复身材,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营养侧重,而且语气非常温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耳提面命。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民间偏方”和“科学营养”之间的平衡。它没有全盘否定传统习俗,而是用科学的视角去分析哪些习俗有益,哪些可能存在风险,并给出了现代营养学支持的调整方案。这让我这个夹在传统观念和现代知识中间的准妈妈,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立足点,不再为该听谁的而感到困惑。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可信赖的饮食导航系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分娩和产后生活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十分出色,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内容结构清晰,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让你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时,可以迅速定位。比如,如果你正在为缺铁性贫血而烦恼,可以直接跳到“微量元素缺乏与纠正”那一章,里面详细列出了富含铁的食物和最佳吸收搭配。而且,书中穿插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小贴士”和“误区解析”,这些小方块内容往往是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的关键。它成功地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模块化”了,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对于一个需要应对各种孕期变化的读者来说,一本易于检索、内容权威且充满实操性的指南,远比那些内容空泛、排版拥挤的书籍要宝贵得多。这本书无愧于“全书”的称号,它真正做到了覆盖周全,细致入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