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以七大類食物作分別
穀物類、蔬菜類、肉食類、水產類、果品類、造釀類、菌藻類,並具體往下分幾小類,分析各種食物的來源、別名、性味、功用、趣話、應用注意,結合了中醫與飲食,達到養生食療的目的。
作者简介
王緒前
1950年1月生,湖北潛江人。教授。作者從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後即留校任教,一直從事《臨床中藥學》、《中醫食療學》、《中藥學研究進展》等課程教學己30年。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100篇,參與編寫專業書籍25本,其中專著2本,主編5本,副主編5本。
湖北中醫學院從1984年開設《中醫食療學》,這在中醫院校中是比較早的,自此作者即擔任該門課程的教學,直至今日《中醫食療學》經過20餘年中醫食療學的教學,作者收集古今食療知識,廣羅搏採,從人文知識方面來充實講課內容,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被全院學生海選評為「我最喜愛的教師」。
内页插图
目录
概 述
第1章 穀物類
第2章 蔬菜類
第3章 肉食類
第4章 水產類
第5章 果品類
第6章 造釀類
第7章 菌藻類
精彩书摘
小麥
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成熟果實。各地均產,收穫後生用、炒用或去殼後碾成麵粉用。
性味甘、平。
功用:
1.養心安神 用於婦人臟燥,精神不安,悲傷欲哭,如甘麥大棗湯(甘草、小麥、大棗)就用其治療臟躁病。
2.除熱止渴 用於煩熱消渴、口乾。
3.健脾益腎 用於腸胃不固的慢性泄瀉,老年人腎氣不足之小便淋澀。多加工成麵粉食用。
趣詁
小麥是東方人的主要食品之一。古代本草記載,新麥性熱,陳麥和平。小麥多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之氣,為五穀之貴。
在漢代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將由於思慮過度,肝鬱化火,心血暗耗引起的精神失常,無故悲傷欲哭,頻作欠伸,神疲乏力,稱為臟躁病,此病相當於現在所說的癔病,就以小麥養心安神,治療此病有良好的效果。將小麥磨粉,可以做成很多種食品,如饅頭、麵條、包子、燒賣、麵包、麥片、點心、月餅、蛋糕、燒餅、油條、麻花、餃子、餛飩等等。所以小麥的食用方法極多。
現代研究
其所含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E等具有防癌作用。
應用注意:
1.不宜食用過於精細的麵粉,因其營養成分甚少。加工精細,營養價值降低,久食會導致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皮膚乾燥。
2.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量食用,過多食用會使體內的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食療方:
1.小兒口腔炎將小麥麵燒灰後和冰片一起研成細末外用。
2.腹瀉,胃酸過多吃些烤焦的饅頭。
3.慢性泄瀉將小麥炒焦黃,溫水調服。
4.自汗、盜汗將浮小麥炒焦研末,水飲送服。
5.瘉腫小麥麵、白酒調成糊狀,外敷於患處。
6.燙傷將小麥炒黑,研粉,以芝麻油調和後外敷。
7.乳癱將小麥研末,做成餅,外用於腫脹的乳房上。
8.走路過多引起腳上起泡將麵粉調成糊狀,塗敷患處。
9.臟躁症(神志不寧,煩躁不安,喜悲傷欲哭,情緒抑鬱)小麥50g大棗20g甘草6g煎水服。
……
前言/序言
中醫食療學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