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增訂第二版)

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增訂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世宗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明
  • 图像学
  • 文化研究
  • 社会发展
  • 增订版
  • 学术著作
  • 人类文明
  • 历史文化
  • 视觉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三民書局
ISBN:9789571452357
版次:2
商品编码:16003846
包装:平裝
开本:18開
出版时间:2009-09-28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3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17*23cm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 (增訂二版)》藉由史上遺跡與藝術作品闡述文明發展的脈絡以及「真、善、美」的義理。書中論述起於史前時代,終於二十世紀,涵蓋上古、古典、中古與現代四大歷程,它顯示人類文明在超越求生圖存的層次(上古)之後,發覺永恆與絕對的文化價值體系(古典),然後陷入退縮、懷疑、否定的「見山不是山」階段(中古),再重新確認與發揚文明的終極意義(現代)。這個發展歷程在民間或世俗社會裡並不具體呈現,但在上層文化的傳承中則清晰可辨,這表示大眾文化的性質永遠是「上古的」,而精英文化的素質則追求「古典」與「現代」的至善精神。
至善乃為「真」,它超越「善」與「美」的層次,故最佳的藝術品為超越美感境界,而具有善與真的意涵者。如此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是史上藝術水準最高的表現,因其不僅具備精良的美術創作技巧,而且富有「究天人之際」的意境。至於「現代藝術」則是資質不足者面對當代價值混淆與社會發展危機時的迷情窘態。

作者简介

王世宗
英國里茲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部关于西方古典文学的深度研究著作的简介: 《荷马史诗的文本与文化场域:古希腊英雄叙事的新诠释》 导言:重塑古典文本的生命力 本书深入剖析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这两部奠定西方文学基石的宏伟叙事,旨在超越传统上对史诗“英雄主义”或“道德教化”的单一解读。我们认为,理解荷马文本的关键在于将其置于古希腊城邦形成、宗教信仰演变以及口头诗歌传统衰落的复杂文化场域之中。本书将运用文学人类学、叙事学和比较神话学的工具,重新审视史诗中那些看似固定不变的母题、人物动机与仪式行为,揭示其内部蕴含的张力与多义性。 本书并非对史诗情节的复述,而是聚焦于文本的“如何生成”与“如何被接受”。我们探究的是:在铁器时代过渡至城邦时代的希腊世界,荷马的诗人(Aoidos)是如何巧妙地编织神祇干预、人类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复杂网络,从而构建出一个既超越个体生命,又根植于特定社群记忆的“共享现实”。 第一部分:叙事结构与口头诗的遗产 本部分首先梳理了荷马史诗作为口头诗歌传统的最终结晶的特征。我们详细分析了史诗中重复出现的固定短语(Hapax Legomena)、套语(Epithets)以及“情景模式”(Scene Patterns)在口头吟诵情境中的功能。这些结构元素不仅是记忆的辅助工具,更是塑造叙事节奏、强化关键主题(如荣誉、死亡、返乡)的有效手段。 我们对《伊利亚特》的“愤怒”(Menis)主题进行了细致的结构分析,认为阿喀琉斯的“愤怒”并非简单的个人情绪爆发,而是一种与特定社会契约(Xenia,即客礼)崩溃紧密相关的政治性断裂。通过对史诗中反复出现的“献祭-宴饮-决斗”模式的考察,我们揭示了英雄社会中,通过仪式行为来确立和维护等级秩序的内在逻辑。 此外,本书探讨了史诗时间观的独特性。荷马的时间并非线性的历史记录,而是由“永恒的神性时间”与“有限的人类命运时间”交织而成。我们重点分析了预言(Prophecy)在叙事中的作用,预言如何既限制了英雄的选择,又同时赋予其行动以形而上的意义。 第二部分:神祇的代理与人类的能动性 在古典研究中,荷马的神祇常常被简化为对人类行为的外部干预力量。本书则主张,奥林匹斯诸神更应被理解为人类社会内部价值体系的“外化代理”(Externalized Agents)。 我们详细考察了宙斯、赫拉、雅典娜等核心神祇在叙事中的功能性差异。例如,雅典娜的介入往往象征着理性的、城邦规范的支持;而阿佛洛狄忒的出现则指向了更原始的、非结构化的情感驱动力。通过对比不同神祇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我们可以重构古希腊人对“秩序”(Kosmos)与“混沌”(Khaos)边界的认知。 本书的一个核心论点是关于“英雄的能动性”(Agency)。尽管史诗充满了命运的必然性,但英雄们在接受或抵抗命运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选择”才是史诗的张力所在。我们选取了赫克托耳的家庭场景和奥德修斯在卡吕普索岛上的煎熬作为案例,论证了在极端压力下,个人道德抉择如何超越了僵硬的命运框架,从而确立了英雄性的永恒价值。 第三部分:图像志与物质文化中的史诗回响 古典文学的生命力不应被局限在文本内部。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史诗叙事与同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的希腊物质文化和视觉艺术联系起来。 我们分析了陶器绘画中对史诗场景的再现,特别是对描绘“阿喀琉斯的悲剧”和“奥德修斯的归乡”的黑绘和红绘陶器的解读。这些图像并非简单的文本插图,它们代表了城邦艺术家和观众对史诗叙事的再创作和再诠释。图像学分析揭示了特定文化群体对英雄形象的偏好性建构——例如,某些时期对阿喀琉斯暴力的强调,或对奥德修斯狡黠的突出。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史诗中对物质文化细节的执着描写,例如对武器、盔甲、船只和宴饮器具的详尽描述。这些细节不仅仅是文学修辞,它们提供了理解早期希腊社会经济结构、手工业水平以及对“拥有”与“展示”看重的宝贵线索。通过文本与图像的互文性考察,我们得以更全面地把握史诗在塑造早期希腊“公民身份”认同中的作用。 结论:荷马的“非西方”现代性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挑战将荷马视为完全“西方中心”的范式。我们主张,荷马史诗所展现的对荣誉、流亡、异文化接触(如特洛伊战争)的深刻反思,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通过回归史诗的原始语境,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文化中关于英雄、正义与叙事权力的持久困惑。本书是对荷马文本深层结构的一次细致而富有挑战性的探寻,旨在唤醒读者对这些古老诗篇中隐藏的哲学与文化深意的敏感度。 适合读者: 古典学研究者、文学理论家、比较文学学者以及对西方文明起源和英雄叙事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论证方式上别具一格,它没有采用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历史学、艺术史、符号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作者在探讨某个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时,会深入分析与之相关的图像资料,并通过对图像风格、表现手法、题材内容的细致解读,揭示出隐藏在图像背后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例如,在论述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宗教绘画和雕塑,通过分析这些图像中的象征意义、人物构图以及色彩运用,深刻地阐释了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这种“以图证史”的方法,使得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更加具象、生动,也更加令人信服。我之前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理解,总觉得隔靴搔痒,而这本书通过对图像的解读,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理解维度,让我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的本质。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也让我看到了历史研究的无限可能性。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宏大的叙事视角。作者并非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文明或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是以一种史诗般的笔触,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徐徐展开。从古老的文字起源,到绘画、雕塑的诞生,再到后来的印刷术、摄影术,乃至今天的数字媒体,书中都以一种令人惊叹的连贯性,展现了图像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文化符号,如何与人类社会的变革、思想的演进紧密相连。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早期文明如何通过壁画、陶器纹饰等图像来记录生活、传承信仰的论述印象深刻,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些古老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作者的笔触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游刃有余,既能描绘出文明整体发展的宏伟蓝图,又能深入挖掘具体图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历史画卷之中,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独特的光彩。这种全景式的叙述,不仅拓展了我的历史视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图像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构成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语言”。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图像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塑造者”。在作者的论述中,图像并非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进程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比如,宣传画在战争时期如何煽动民族情绪,艺术作品在社会变革时期如何挑战传统观念,甚至日常的广告图像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行为,书中都有精彩的案例分析。我之前从未想过,一张张看似普通的图片,竟然能蕴含如此巨大的能量,能够左右一个时代的走向。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看到了图像在政治宣传、社会动员、文化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强大作用,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各种图像信息,警惕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意识形态操纵。这种对图像社会功能的深刻揭示,让我对“眼见不一定为实”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魅力远不止于那些冰冷的事实和枯燥的年代。这本书将历史的“温度”和“色彩”重新带回了我的视野。作者以一种诗意的笔触,将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图像,串联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我仿佛能听到古代市场的喧嚣,感受到宫廷的奢华,甚至触摸到革命者激昂的心跳。书中对每一张图片的解读,都充满了深情和智慧,让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感受”历史,与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产生共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被遗忘的艺术作品的重新发掘和解读,它们如同蒙尘的珍珠,在作者的笔下重新闪耀出璀璨的光芒,让我看到了历史的丰富性与多层次性。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历史的深度,往往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图像细节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它是一次关于历史的诗意漫游,也是一次关于图像的哲学探索。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邃的蓝色基调,搭配着古铜色的字体,营造出一种厚重而又富有历史感的氛围。正中的图像,隐约可见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性符号,如金字塔、古希腊柱廊、中国的龙纹等等,它们并非清晰描绘,而是以一种写意的方式呈现,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溅出的水花,引发观者无尽的联想。排版上,书名“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的字体大小和粗细恰到好处,既醒目又不显得突兀,而“增訂第二版”的小字更是低调地暗示了内容的丰富与完善。我特别欣赏这种“留白”的设计,它没有将所有视觉元素一股脑地塞给读者,而是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人在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一场关于历史与图像的思辨之旅。这种封面设计,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品,它成功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探究书页背后的世界,去理解作者如何用图像解读历史,又如何通过历史的沉淀来丰富图像的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封面,如同一个精美的引子,成功地勾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