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3:育兒大寶典
作者: 五十嵐隆
译者:林詠純
出版社: 楓書坊
出版日期:2016/09/01
出版地:台灣
言語:繁體中文
页数:223頁
装帧:平装/全彩印刷
尺寸:21 x 23.5 cm
内容简介
準媽媽、準爸爸們最需要知道
0~3歲寶寶的養育技巧,
讓育兒的「焦慮、煩惱」一掃而空!
【前輩媽媽與幼保師,針對寶寶的「啼哭」、「睡眠」、「照顧」困擾給予建議】
★哭泣原因NO.1——1歲半~2歲左右【撒嬌啼哭】
【前輩媽媽的意見】:自己想做卻做不到是最煩躁的時候,這時寶寶會不斷地哭鬧。總而言之,先讓寶寶自己試試看,如果可以,請誇張地稱讚他。
【幼保師解決方法】:尊重寶寶「想要自己來」的心情,有時候試著從頭到尾陪他!或許很辛苦,但請爸爸媽媽幫寶寶說出他煩躁的理由「是因為○○吧」,有耐心的跟寶寶說話。
★哭泣原因NO.2——0~3個月左右【不舒服啼哭】
【前輩媽媽的意見】:我的第一個孩子這樣哭的時候,我自己也忍不住想哭,第二個孩子這樣哭的時候,我心想「到了這個時期啊」,所以只是抱抱他而已。
【幼保師解決方法】:即使月齡增加,寶寶還是會莫名哭泣,但在寶寶低月齡的時候最辛苦,因為這個時期的大人也不太懂寶寶。爸爸媽媽在想像寶寶的各種心情時也會跟著成長,之後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哭泣原因NO.3——2~4個月左右【無聊,想要陪伴啼哭】
【前輩媽媽的意見】:寶寶不抱就會哭,這時把寶寶擺在枕頭上,讓他的頭與腳墊高,採取「胎兒姿勢」睡覺,於是寶寶就因為安心而不哭了。
【幼保師解決方法】:做家事時用背巾背著!用包巾把寶寶包起來也是好方法。月齡比較大之後,給他一些可以專心玩的玩具也不錯。
【0~3歲寶寶的疑難雜症Q&A;——0歲寶寶篇】
Q:寶寶總是在白天睡覺,晚上起床
A:寶寶如果日夜顛倒,照顧他的大人就會因為睡眠不足而覺得痛苦。事實上,寶寶要等到出生後4~5個月左右,才能養成「白天清醒,晚上睡覺」這種人類原本的生活規律,請在早上讓光線照進房間,給寶寶聽洗衣、打掃等生活中的聲音,抱著他給他一點刺激。到了晚上則讓室內光線暗下來,保持安靜,不需要過度陪他。
Q:可以不打嗝就睡覺嗎?
A: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還不太會喝母乳或牛奶,因此會吸進很多空氣,所以需要在他喝奶之後讓他打嗝,把空氣排出來。但有些孩子很會吸奶,吸進去的空氣就少,如果輕拍他一陣子還是沒打嗝,就可以讓他直接睡覺沒關係。如果寶寶打嗝打不太出來,請將他的下巴輕輕抬起來,保持稍微前傾的姿勢,拍拍他的背,這樣就比較容易打嗝了。
Q:痂狀濕疹該怎麼處理?
A:寶寶的眉毛或髮根周圍,有時會結黃色痂狀的濕疹吧?這是皮脂分泌旺盛的新生兒期常見的「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可以塗一些嬰兒油,一陣子之後就會變軟,到時再輕輕剝下。千萬不能用力搓。沐浴時請用肥皂清洗。如果寶寶因為癢而抓破、化膿請看醫生,並請醫生開藥。
【各個時期的寶寶抱法】
★低月齡時的基本抱法——平抱法
①把手伸進脖子下方→ ②把手伸進胯下→ ③撐住後腦與臀部,將寶寶抱起來→ ④手往寶寶身下滑,用整隻手臂支撐頭部、身體
★脖子長硬後——豎直抱法
①雙手伸進寶寶的腋下→ ②撐住後腦抱起來→ ③手移動位置,用整隻手臂支撐背部、臀部
★ 改變方向——左右交替著抱
①撐住寶寶背部,手臂滑動,將寶寶的頭轉向後方→ ②以臀部為軸心,換另一個方向抱→ ③
調整身體姿勢,撐住寶寶的背部、臀部
【寶寶斷奶的步驟】
① 減少餵奶的時間
譬如每次餵奶的時間從10分鐘減少到5分鐘,逐漸減少時間,抑制母乳分泌量。不改變1天的餵奶次數也OK。
② 減少餵奶的次數
減少餵奶時間2~3天後,接下來就是減少每天餵奶的次數,譬如從3次減少到2次。這麼一來,母乳的分泌量就會變得更少。
③ 3天不餵奶
減少次數大約1周後,接下來就要3天完全不餵奶。請用玩具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即使寶寶哭也絕對不能餵他喝奶。
④ 乳房的保養
3天不餵奶之後,請透過擠奶保養乳房。解決乳管阻塞的問題,下次懷孕時也能順利分泌乳汁。
本書特色
◎以月齡別分章,單元式說明寶寶的發育與發展,洞悉寶寶會做的事情&心情。
◎附錄0~3歲寶寶發展參考時間表、培養心智與大腦言語發展的寶寶用語表。
◎各時期爸爸媽媽最想問的Q&A,解決新手爸媽的各種焦慮與煩惱!
◎母乳、配方奶的基礎知識、副食品&幼兒食品的進食方式,一舉解決媽媽最關心的事。
◎預防接種的預備知識、意外及受傷的對策與緊急處理、寶寶的疾病與家庭照護單元,全面維護寶寶的健康!
名人推薦
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黃瑽寧 推薦叢書!
作者简介
五十嵐隆/監修
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 理事長、總長
1953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曾任都立清瀨小兒醫院、東大附屬醫院小兒科助理醫師、哈佛大學波士頓小兒醫院研究員、東大附屬醫院分院小兒科講師等等。2000年就任東京大學醫學院小兒醫學講座教授。2012年開始從事現職。並擔任日本小兒科學會會長等要職。私底下是3個男孩的父親。
目录
.前言
.刊頭特輯 有寶寶的生活開始了
.育兒的辛苦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未來預想圖
PART 1
0~3歲★月齡別
寶寶的發育與發展,
以及生活中疑難雜症的Q&A;
.0個月
吃吃睡睡,習慣肚子外面的世界
.1個月
起床的時間愈來愈長,開始建立睡覺與哺乳的規律
.2個月
表情逐漸豐富,會回應微笑與逗弄
.column1創造愉快的回憶吧·帶寶寶出門
.3個月
體重大約是出生時的2倍!愈來愈多寶寶在這時候脖子就變硬了
.4個月
脖子幾乎長硬了!自己觸摸舔咬,五感變得發達
.5個月
許多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了!也有會翻身的孩子
.column2充滿能夠成為一生紀念的回憶 慶祝★3 years
.6個月
可以短時間坐著!開始怕生與夜哭
.7個月
可以坐起來環視遠方,「那是什麼?」的好奇心是移動的原動力
.8個月
會爬之後,就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移動
.9個月
有些孩子會扶著東西站!能用食指與拇指夾東西了
.10個月
充滿好奇心的在周圍冒險!有些孩子能扶著東西走路,稍微站一下子
.11個月
對語言的理解力急速增加,隨著情感發展開始有強烈的自我主張
.column3職業婦女的基礎知識 大家是怎麼找托兒所的呢?
.1歲
恭喜滿1歲 有些寶寶開始踏出「第一步」
.1歲3個月
自己一個人也能走得穩!感情表現變得豐富、複雜、細膩
.1歲6個月
能夠小碎步走,有些孩子還能小跑步!可以理解大人簡單的指示
.2~3歲
穿衣服、畫畫,學會自己做很多事情
.column4大約在1歲的時候可以開始訓練!脫下尿布
PART 2
寶寶的日常照顧
.各種抱抱
.換尿布
.幫新生兒洗澡
.和家人一起洗澡
.眼睛、耳朵、鼻子等的保養
.內衣、嬰兒服的挑選方式與穿的方式
.打造一個睡覺的空間
PART 3
母乳、配方奶的基礎知識
各種煩惱Q&A;
.母乳、配方奶的作用
.吸奶的方式
.泡配方奶的方式、餵奶方式
.餵奶問題的Q&A;
.column5媽媽最關心的事情 什麼時候斷奶?該怎麼斷奶?
PART 4
副食品&幼兒食品的進行方式
.副食品的基礎知識
.副食品的進行方式階段表
.小口吞嚥期(5~6個月)
.口含壓碎期(7~8個月)
.輕咀慢嚼期(9~11個月)
.大口嚼咬期(1歲~1歲6個月左右)
.幼兒食品期(斷奶~3歲左右)
.column6不能靠自己的判斷排除 食物過敏
PART 5
生活習慣&教養技巧
.早睡早起 規律生活
.長牙方式 刷牙技巧
.稱讚 責備
.column7其實不想做的媽媽是多數派? 產後的性生活
PART 6
預防接種的預備知識
.預防接種的基礎知識
.預防接種的時程與接種方式
.預防接種的種類
b 型嗜血桿菌(Hib)/肺炎鏈球菌/B型肝炎/輪狀病毒/四合一/卡介苗/德國麻疹疫苗/水痘/腮腺炎/日本腦炎/流感
.預防接種問題的Q&A;
PART 7
意外及受傷的對策與緊急處理
.室內的意外&受傷對策
.爸媽最好知道的緊急處理
跌倒、撞到/誤食、嗆到/溺水/燒燙傷
出血/流鼻血/有東西進入眼、耳、鼻/嘴巴內部受傷/割傷、擦傷/手指夾到
.胸骨壓迫
PART 8
寶寶的疾病與家庭照護
.生病時的家庭照護
發燒/嘔吐腹瀉/咳嗽/鼻水/眼屎/便祕
.餵藥方式.藥物使用方式
藥粉/糖漿/乾糖漿/塞劑/眼藥水/點耳液/藥膏
.寶寶發燒時
感冒/流感/突發性發疹/腮腺炎/泌尿道感染/髓膜炎、腦炎/川崎氏症/疱疹性咽峽炎/腺病毒感染/
.痙攣的時候
.出疹子
麻疹/德國麻疹/手口足病/水痘/鏈球菌感染/傳染性紅斑/
.咳得很痛苦
支氣管炎、肺炎/細支氣管炎/RS病毒感染症/哮吼/百日咳
.寶寶嘔吐腹瀉
急性腸胃炎(病毒性)/急性腸胃炎(細菌性)/腸套疊/肥厚性幽門狹窄/乳糖不耐症
.有過敏的可能
.異位性皮膚炎
.什麼是支氣管氣喘?
.皮膚的疾病.皮膚問題
嬰兒濕疹/痱子/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膿皰/傳染性軟疣/接觸性皮膚炎/蕁麻疹/蚊蟲咬傷/胎記
.中暑是什麼?
.眼睛.耳朵的疾病
鼻淚管阻塞/結膜炎/睫毛倒勾/急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垢栓塞
.骨骼.肌肉.關節的疾病
.髖關節脫臼/扯肘症/先天性內翻足/佝僂病
.腹部.性器的疾病
.肚臍疝氣/鼠蹊部疝氣/陰囊水腫/隱睪症/龜頭包皮炎/包莖
.索引
说实话,我之前买过好几本国外引进的育儿书,那些书讲的很多东西,放在我们亚洲的文化背景下,总觉得有点水土不服,比如作息时间、辅食添加的某些食材等等,总得自己再三斟酌。但拿到这本之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它在介绍传统习俗和现代科学育儿理念的结合上处理得非常巧妙。举个例子,在谈到“百日宴”和“满月酒”这些传统礼仪时,它没有简单地批评或推崇,而是提供了一个现代家庭可以参考的、既能顾及传统又能保证宝宝舒适度的方案,这让我感觉非常贴心和尊重。辅食部分更是我的心头好,从纯米糊到混合泥的过渡,它给出的食谱不仅营养均衡,而且考虑到了咱们本地食材的易得性,比如加入了红薯、南瓜、山药这些我们常吃的根茎类蔬菜,讲解得极其细致,连如何判断食材的新鲜度和如何去除农药残留都有提及,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是很多同类书籍里找不到的。读完这部分,我做辅食的信心一下子就上来了,不再是盲目地照搬网上的零散信息了。
评分我必须得夸赞一下这本书在“疑难杂症处理”上的详尽程度。市面上的书大多只讲“如何做”,很少深入探讨“当事情没有按计划发生时怎么办”。而这本大百科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关于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比如湿疹、红屁屁,它不仅介绍了基础的护理,还非常深入地分析了环境湿度、衣物材质甚至水质的影响,给出了一套全方位的干预措施。我曾经对照着书里介绍的“自制舒缓喷雾”,真的成功地缓解了宝宝的轻微皮疹,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更让我安心的是,它明确指出了哪些情况是需要立即就医的“红色警报”,并列出了去医院前需要准备好的关键信息清单,这在紧急情况下能为我们节省宝贵的判断时间。它教会我们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如何像一个有条理的观察者一样去对待宝宝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种思维方式比任何单一的技巧都更有价值。
评分从装帧设计来看,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是把“易用性”放在了首位。它采用了大量的索引和交叉引用系统,如果我只想快速查阅“如何给宝宝做被动操”的相关内容,只需要翻到目录索引,就能找到对应的页码,而且在那个小节的旁边,还会有一个小小的图标提示,告诉你“相关知识点”可以在哪一章找到,比如“宝宝的骨骼发育”。这种设计极大地提升了查阅效率。我经常在半夜抱着睡着的宝宝时需要快速确认一些信息,如果是一本索引混乱的书,我可能早就放弃了。但这本,我只需要一只手就能快速定位,另一只手还能稳住宝宝。此外,书里还附带了一个可以撕下来的“宝宝疫苗接种记录卡”和“生长曲线追踪表”,这些都是独立于正文、方便携带的小工具。比起那些厚重但查阅起来像“开盲盒”的书籍,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急用随手可得”,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考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真的太棒了!我记得我是在一个朋友家偶然翻到的,当时就被它那种温馨又实用的感觉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很亲切,一看就知道是给新手父母准备的“定心丸”。打开内页,你会发现它不像很多育儿书那样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穿插了大量色彩柔和、形象生动的图解。尤其是关于宝宝生长发育里程碑那几页,那些小小的步骤被拆解得清清楚楚,配上萌系的插画,让我这个有点焦虑的准妈妈一下子就放松下来。它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理论,更像是邻居家经验丰富的大姐姐手把手在教你。我特别喜欢它对“如何安抚哭闹宝宝”那一章节的处理,提供了好几种不同的抱姿和声音模仿技巧,还附带了小小的动作分解图,这一点对于第一次抱娃的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这本书的纸张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每次给宝宝做早教游戏的时候,我都会参考里面的“亲子互动小游戏”栏目,那些活动材料大多都是家里随手可得的,非常接地气,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昂贵教具,这点我非常欣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逻辑性非常强,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线来堆砌知识点,而是根据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痛点”来划分章节的。比如,它会有一个专门的板块叫做“深夜不眠的救援指南”,里面详细分析了宝宝夜醒的各种可能原因——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单纯的“睡眠倒退期”?然后针对每种情况给出了一套即时反应流程图,清晰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避免了在凌晨三点手忙脚乱的窘境。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父母情绪管理”的部分。这一点很多育儿书都会忽略,但这本书却非常坦诚地承认了新手父母的压力和挫败感,甚至提到了“如何与伴侣进行有效的育儿沟通”——这简直是为我们夫妻量身定做的!它教会我们如何有效地表达需求和倾听,而不是在疲惫的时候互相指责。读完那一章,我感觉自己和伴侣的沟通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育儿路上的“同盟感”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