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香 主任医师,湖南工业大学医院院 长,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儿科 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新 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 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新 生儿黄疸、硬肿症、早产极低体重儿 的抢救及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 录Chapter1从“零”开始,做好宝宝的日常营养师
002 一、饮食营养,宝宝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
002 婴幼儿的主食与辅食
004 婴幼儿期所需的主要营养素
008 宝宝营养素缺乏的身体信号
009 选当季食材,为宝宝营养加分
010 二、科学喂养,父母不可不知的饮食细节
010 至少保证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
010 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添加辅食
012 首次添加辅食,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
013 给宝宝喂辅食记住要少量、简单
014 辅食添加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014 先喂辅食再喂奶,尽量一次吃饱
015 家长应注意对孩子口味的引导
015 家长要学会训练孩子的咀嚼动作
016 观察宝宝吃辅食的效果,适时调整
017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018 三、专家提醒,家长容易进入的喂养误区
018 母乳营养价值高,喂越久越好
018 把蛋黄作为辅食的首选
019 习惯给宝宝的辅食加盐、味精
019 让孩子多吃蔬菜少吃米粉
020 让孩子过早接触成人食物
020 习惯用零食来弥补宝宝摄入能量的不足
021 以其他小孩的辅食量作为自家宝宝的喂养标准
021 用米汤、米粉等冲调配方乳
022 在宝宝的辅食中添加营养品
022 用奶瓶给宝宝喂辅食
023 宝宝枕秃要补钙
023 宝宝不爱吃蔬菜,用水果来代替
024 四、专家答疑,家长经常碰到的喂养难题
024 只给宝宝喂母乳不会造成营养素缺乏吗?
024 孩子每日、每餐应该吃多少辅食?
025 婴儿是否需要补水?
025 宝宝经常晒太阳,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剂吗?
026 可不可以给孩子服用营养补充剂?
026 DHA有助于大脑发育,需要多补充吗?
026 孩子要长牙了,怎么准备食物?
027 怎样给孩子吃蔬菜、水果好?
027 宝宝添加辅食后体重增长缓慢怎么办?
028 宝宝长得特别快该怎么喂养?
028 1岁以内的宝宝能喝鲜奶吗?
028 1岁以内的宝宝能吃蜂蜜吗?
029 宝宝偏食该如何纠正?
029 宝宝腹泻时怎样添加辅食?
029 宝宝吃辅食后过敏怎么办?
Chapter2分龄喂养,重点是适合自家宝贝
032 一、0~4个月:给宝宝优质的母乳
032 0~4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33 0~4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34 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35 宝宝喂养评价
036 母乳喂养的方法
039 混合喂养须知
039 人工喂养须知
039 不要忽略哺乳妈妈的营养需求
040 二、5~6个月:让宝贝尝试第*口辅食
040 5~6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41 可以让宝宝开始吃辅食的条件
041 5~6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43 5~6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44 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45 宝宝喂养评价
046 三、7~8个月:让宝贝适应用舌头捣碎食物
046 7~8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47 7~8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48 7~8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50 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51 宝宝喂养评价
052 四、9~11个月:让宝贝练习用牙龈嚼碎食物
052 9~11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53 9~11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54 9~11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56 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57 宝宝喂养评价
058 五、12~18个月:让宝贝学着自己吃饭
058 12~18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59 12~18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60 12~18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62 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63 宝宝喂养评价
064 六、19~36个月: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064 19~36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65 19~36个月宝宝的饮食特点
066 19~36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68 膳食结构与时间分配
068 宝宝喂养评价
Chapter3妈妈亲手做,给宝宝准备爱心辅食
072 一、制作辅食前的准备工作
072 选择合适的制作与保存工具
073 选择合适的婴儿餐具
074 辅食制作器具的清洗与消毒
074 学会正确加工辅食
076 学会保存辅食
077 二、简单的辅食制作方法
077 米粉糊
077 蔬菜汁/果汁
078 蛋黄泥/菜泥/果泥
079 稀粥/软饭
079 蔬菜高汤/基础骨汤
080 三、各阶段的简单食谱
080 5~6个月
088 7~8个月
096 9~11个月
106 12~18个月
116 19~36个月
126 四、让宝宝爱上吃饭的创意辅食
126 看不见的蔬菜
128 手抓辅食
130 可爱小点心
132 五、节日辅食
Chapter4补对营养素,为宝宝的健康加分
138 一、宝宝补铁更强健
138 宝宝缺铁危害大
138 你的孩子需要补铁吗?
139 补铁,首选食补
140 需药物补铁的情况
140 铁补多了也有害
140 哺乳妈妈也需要补铁
141 宝宝补铁食谱
142 二、宝宝补钙长更高
142 宝宝缺钙危害大
142 你的孩子需要补钙吗?
143 补钙,多吃高钙食物
143 补钙要选好“搭档”
144 补多少钙,根据孩子的发育来
144 补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45 宝宝补钙食谱
146 三、宝宝补锌吃饭香
146 锌对宝宝的作用
146 宝宝缺锌危害大
147 你的孩子需要补锌吗?
147 哪些宝宝容易缺锌?
148 缺锌不严重时,药补不如食补
148 给孩子补锌的注意事项
149 宝宝补锌食谱
150 四、宝宝补DHA更聪明
150 DHA对宝宝的重要作用
151 婴幼儿补充DHA应按需求来
151 怎样为宝宝选购DHA?
152 防止DHA氧化变质
152 多吃含DHA丰富的食材
153 宝宝补充DHA食谱
154 五、宝宝补维生素有讲究
154 重点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
155 维生素补充提示
156 补充维生素的几大误区
157 宝宝补充维生素食谱
158 六、给宝宝科学补充微量元素
158 微量元素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158 宝宝6个月内不必做微量元素测试
158 微量元素缺乏的常见原因
159 微量元素缺乏的蛛丝马迹
160 微量元素食补提示
161 宝宝补微量元素食谱
Chapter5不适症调养,守护宝宝快乐成长
164 一、食欲不振
164 宝宝为什么不想吃饭?
164 宝宝食欲不振的应对方法
165 调理食谱
166 二、积食
166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166 宝宝积食的处理方式
167 调理食谱
168 三、腹泻
168 引起腹泻的原因
168 宝宝腹泻的护理措施
169 调理食谱
170 四、便秘
170 排便间隔时间长就是便秘吗?
170 宝宝便秘时的护理
171 调理食谱
172 五、上火
172 寻找宝宝上火的蛛丝马迹
172 宝宝上火怎么办?
173 调理食谱
174 六、感冒
174 为何6个月内的小宝宝也会感冒?
174 宝宝感冒后需耐心护理
175 调理食谱
176 七、发热
176 发热的利弊
176 对发热宝宝的处理
177 调理食谱
178 八、咳嗽
178 夜间咳嗽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178 宝宝咳嗽的护理
179 调理食谱
180 九、过敏
180 过敏的表现
181 孩子过敏了怎么办?
182 调理食谱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流畅”。我很少有翻书时会感到任何卡顿或不适。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不像有些书,感觉是把好几篇独立的论文拼凑在一起。例如,在讲完“母乳/配方奶的营养构成”后,它非常顺畅地引出了“什么时候开始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逻辑链条清晰可见。另外,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亲和力,它没有使用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便是必须用到,也会在旁边用一个极其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我记得有一段关于肠道菌群的比喻,简直太妙了,让我瞬间就理解了益生菌在宝宝消化系统中的角色。这种流畅感让我在阅读时,能够保持一种持续的、愉悦的探索欲,而不是被突然冒出的专业名词打断思绪。我甚至会主动推荐给那些平时很少看书的朋友,因为我知道,即便是拿起这本书随便翻翻,也能立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不会有“看不懂”的挫败感。
评分作为一名追求效率的家长,我最看重的是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全面性。这本书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在于,它几乎覆盖了一个新手父母在“喂养”环节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痛点’,而且是以一种非常模块化的方式呈现的。我不用在厚厚的一本书里大海捞针去寻找‘宝宝出牙期吃什么’或者‘如何应对腹泻’的对策。它把这些常见问题都做成了独立的知识点,并且在关键信息旁边做了明显的标记,比如用不同颜色的边框或者粗体字来突出“立即行动”的建议。这使得在紧急情况下,比如宝宝突发肠胃不适时,我能迅速定位到对应章节,快速找到急需的应对措施,而不是在焦虑中翻找半天。这种结构化的编排,极大地提升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反应速度和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书,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被“调取”的应急手册,是我育儿工具箱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我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和营养的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太少。拿到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设计非常用心。封面色彩明快,但又不至于过于花哨,让人觉得亲切又专业。翻开内页,那种高质量的纸张手感就很舒服,而且排版简直是一绝,简直是为我这种“阅读障碍型”的家长准备的。你知道吗,很多育儿书,动不动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看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感觉像在啃教科书。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大量使用了图示和流程图,很多复杂的营养概念,比如宏量营养素的比例、辅食添加的时机和顺序,都被拆解成了一个个清晰的小模块。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个关于铁元素吸收率的图表研究了半天,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医生总强调要搭配维生素C。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讲解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即使是晚上宝宝睡着后,我一个人也能快速吸收重点,完全不会感到疲惫。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指导,更像是身边一个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育儿伙伴,随时准备帮你理清思路。
评分说实话,我这个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我更看重实用性,能不能马上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本书在“实操性”这块做得相当到位,简直可以说是我的“厨房救星”。在添加辅食初期,我最大的困扰就是食材的处理方式和分量拿捏,总是担心做得太稀或者太稠,宝宝不肯吃。这本书里关于不同月龄宝宝的食物性状描述得非常精确,比如“泥状”、“碎末状”到“颗粒状”的过渡,都有对应的实物照片作为参考,这比单纯用文字描述“细腻”或“粗糙”要直观太多了。而且,它还提供了一周食谱的建议,这对我这种工作忙碌的职场妈妈来说太重要了,省去了我每周花时间研究“今天该做什么”的烦恼。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简直是“化繁为简”,比如宝宝偏食怎么办,它没有给出空洞的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再尝试”的方法,甚至包括了如何巧妙地伪装蔬菜,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营养。这些细节的处理,体现了作者对新手父母日常困境的深度理解,让我感觉自己被真正地理解和支持了。
评分我通常不喜欢评价一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因为那听起来太枯燥了,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深度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信赖感。它绝对不是那种道听途说、互相矛盾的育儿“小道消息合集”。每一次的营养建议,我都能感觉到背后是有扎实的循证医学依据在支撑的。比如,它在讨论过敏原的引入时,不仅提到了最新的指南,还解释了为什么过去那种“延迟引入”的做法现在被推翻了,这让我明白,育儿知识是不断更新迭代的,而这本书紧跟前沿。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科学知识变成冰冷的教条。作者似乎懂得,科学的严谨性不应该以牺牲父母的情绪健康为代价。在谈到某些营养素的“最佳摄入量”时,它总是会补充一句“请关注宝宝的个体反应和饱腹信号”,这种强调“以孩子为中心”的灵活度,让我感到非常放松,而不是被数据死死绑住。这种平衡感,是很多纯理论书籍所缺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