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 松浦彌太郎の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 (精美雙書封設計)

港台原版 松浦彌太郎の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 (精美雙書封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浦彌太郎 著
图书标签:
  • 生活技巧
  • 手工DIY
  • 日本生活
  • 松浦彌太郎
  • 原版进口
  • 港台图书
  • 实用指南
  • 家居生活
  • 创意生活
  • 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拇指原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悅知文化
ISBN:9789869423960
商品编码:18658500467

具体描述

松浦彌太郎の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

精美雙書封設計,隨書附贈「自己的100個基本」筆記本


  • 作者:
  • 譯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02/07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20
  • ISBN:9789869423960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1.2 x 18.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内容简介
暢銷著作《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超強續作一本讓人想隨身攜帶,反覆閱讀的人生指南。大受好評,不斷再刷!
【100個工作基本】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是用心感受,才能從中享受到莫大樂趣,學習到重要經驗。
【100個生活基本】所謂工作的基本,也就是生活的基本。基本是最快樂的,基本必須經過反覆磨練,基本總是能幫助自己克服各種事情。
松浦經歷了三年的省思,推翻了將工作與生活分開思考的想法。重新意識到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單是用腦的作業,而是要用心感受,才能從中享受到莫大樂趣,並學習到人生中重要的經驗。因此,他將「暮しの手帖」轉變成「工作的基本」,重新領悟到,對於自己而言,最基本又重要的事───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所謂工作的基本,也就是生活的基本!
《工作的基本100 × 生活的基本100》本書分為二大部分───前半部為松浦工作的基本100、後半部為松浦生活的基本100。這是日常生活的準則、助力、鼓勵,也是智慧與叮嚀,猶如最重要的人生護身符。除了反省自身之外,也希望能激勵讀者去思考……
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究竟想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想讓社會、家人好友、孩子們明白的事是什麼?能讓社會變得更好的事,又是什麼?想要留在未來,自己領悟到的智慧與教喻是什麼?
這是松浦在書寫本書時的新體悟,也是新學習。當他再次面對新的工作與變化時,為了迎接日後的各種挑戰,又再次重新思考什麼是「工作的基本」。
這是一本工作處事哲學的人生筆記本!左頁是人生啟發的話語;右頁是簡明扼要的解說。不妨試著將隨手翻閱的那一基本,作為你一天的目標吧!基本,總是能幫助自己,找回原來的自我。
《100個基本》是漫長人生旅途中必備的指引地圖。反覆多看個幾遍,讓它成為你的護身符。《100個基本》需要每天不斷地更新修正,這樣才能讓這份人生地圖更加貼近自身。《100個基本》的目的並不在於逐一完成,而是能因掌握到這些原則,並依循自己的成長軌跡蛻變。
※隨書附贈「自已的100個基本筆記本」尺寸102×172mm/24頁把你對生活的方向及人生的體驗,轉作為文字,寫下專屬於自己的「100個基本」。
作者简介
松浦彌太郎Matsuura Yataro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輟學後,在完全不會半句英文的情況下,隻身前往美國闖蕩。回日本後,逐步實現開設書店的夢想,並將自己感興趣的攝影集、藝術、繪本等書籍,展示於店內與讀者們分享與交流。並以書商、作家、譯者活躍著。2015年3月辭去《暮しの手帖》總編輯職,同年4月加入日本最大食譜社群網站Cookpad,以「追求高品質生活」為主題,擔任企劃統籌。

1992年 成立以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2000年 創立以貨車運送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 與GENERAL RESEARCH創辦人兼設計師小林節正,以「自由」主題於中目黑開設《COW BOOKS》書店。
2003年  於南青山設立《COW BOOKS》分店。
2006年 擔任《暮しの手帖》總編輯。
2015年 加入Cookpad團隊,擔任企劃統籌。

著有:《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松浦彌太郎のHello、Bonjour、你好》、《輕聲說再見》、《最糟也最棒的書店》、《給40歲的嶄新開始》、《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等。

譯者簡介

楊明綺 Mickey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平常心》、《其實,你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孤獨的價值》、《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等。

《静水深流:都市人心灵的栖居指南》 一、 沉潜的静谧:在喧嚣中寻觅自洽的节奏 在信息洪流裹挟的现代都市,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效率与速度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尺。我们习惯了高速运转,却鲜少停下来叩问内心:此刻,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静水深流》并非一本教授快速成功的指南,而是一份邀请函,邀请都市人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与“日常”的关系。本书汇集了当代生活哲学、深度观察以及个体经验的沉淀,旨在为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到疲惫、渴望找回生活主导权的人们,提供一套内观与实践的工具。 核心主题聚焦于“慢下来”的艺术,以及如何在这种“慢”中,建立起坚韧而优雅的生命韧性。 第一章:时间观的重塑——“有余地”的哲学 本章深入探讨了现代人对时间的焦虑感。我们如何被“待办事项清单”奴役?如何区分“紧急”与“重要”? “空”的价值: 阐述了在日程表中刻意留出“空白时间”的重要性。这些空白并非浪费,而是大脑进行深度整合、激发创造力的必要空间。 节奏的自觉: 介绍了一系列关于调整生理与心理节奏的方法,例如“微冥想”练习,即在日常切换动作之间(如离开办公室到登上电梯时)进行为期三十秒的“完全停顿”。 告别“填充欲”: 分析了为何我们总想用琐事填满所有空隙,并提供识别并抵制这种内在驱动力的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简化与精神的丰盈 本书主张的“简化”并非苦行僧式的禁欲,而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将注意力从“拥有更多”转向“珍视现有”。 “一物一位”的原则: 探讨了物品与其承载的情感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精心筛选,让身边的每一件物品都具有明确的功能或深厚的情感意义,从而减少“拥有”带来的心理负担。 数字极简主义的实践: 并非完全戒断科技,而是探讨如何设置清晰的数字边界。例如,构建“信息过滤区”,只允许经过深度思考后确定的信息源进入视野,对抗持续的“通知疲劳”。 空间与心境: 介绍如何通过调整居住环境的光线、气味和布局,使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避风港”,而非第二个工作场所。重点在于创造触感上的舒适和视觉上的和谐。 第三章:人际连接的深度与质量 在社交媒体构建的虚拟连接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点赞”来确认价值,但真正的亲密感却在消退。《静水深流》强调“少即是多”的人际交往模式。 倾听的深度训练: 提出“无目的性倾听”的概念,即在对话中不预设结论、不急于给出建议,仅仅是全然地接收对方的信息和情绪。 界限的艺术: 如何优雅而坚定地拒绝那些消耗你能量的请求。这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如何在维护关系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心理能量池。 “高质量的独处”: 区分了“孤独”和“独处”。独处是主动的选择,是与自我对话的最佳时机。书中提供了进行“独处冥想”的实用步骤,帮助读者习惯并享受与自己相处的时光。 第四章:工作中的“手艺人精神” 本书提倡将每一次工作任务,无论大小,都视为一种需要打磨的手艺。这是一种对过程本身的尊重,而非仅仅对结果的追求。 “打磨细节”的意义: 探讨了在流程化工作中,如何通过专注于微小环节的精进,来获得持续的职业满足感。例如,对待一份邮件的措辞、一个演示文稿的排版,都体现了对专业性的坚持。 从“完成任务”到“完成创造”: 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工作最终想要留下什么“痕迹”,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日复一日的努力。 工作与身份的分离: 如何避免让“我是做什么的”定义了“我是谁”。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职业身份和个人价值实现有效的分离,从而在职业遭遇挫折时,内心仍能保持稳定。 第五章:日常的仪式感——平凡中的诗意 仪式感并非复杂奢华的活动,而是赋予日常行为以意义和庄重感的行为准则。 清晨的锚点: 设计一套适合不同作息人群的“清晨固定仪式”,旨在为一天的开始设定一个稳定、平和的基调。这可能是一杯咖啡的冲泡过程,也可能是阅读一页诗歌。 餐桌的再发现: 强调了进食过程的全部体验——从食材的来源,到烹饪时的专注,再到与同桌人(或独处时)的交流。将用餐视为一种对身体和精神的滋养仪式。 “结束一天”的收尾动作: 提出一套睡前的标准化流程,帮助大脑清晰地标记“工作日”的结束,确保高质量的休息。 结语:生命是一场持续的探索 《静水深流》最终传达的理念是:生活的美好并非等待被发现的远方风景,而是已经被我们拥有,却被匆忙遮蔽的当下瞬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温柔而坚定地,拒绝被生活推着走,而是选择自己的步伐,在宁静中积蓄力量,让生命之河,持续而深远地流淌。 它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理念内化为习惯,最终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生存方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素雅中带着一丝日式侘寂的美感,尤其那个双书封的设计,真的很有心。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翻起来很舒服,看得出出版社在装帧上是下了真功夫的。我个人对这种设计感强的书籍总是毫无抵抗力,尤其是内容又是关于生活哲学的,简直是精神食粮和视觉享受的双重暴击。我本来就是松浦弥太郎的忠实读者,他的文字总是能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最深刻的生活真谛。看到这本集合了“工作基本”和“生活基本”的版本,简直是惊喜,感觉就像是把他的思想精华浓缩到了一个可以随时翻阅的宝典里。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这种仪式感十足的开篇体验,就值回票价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并且会经常拿出来翻阅的宝典。

评分

最近我正在经历职业上的瓶颈期,感觉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效率低下,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所以,这次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希望能在“100个工作基本”的部分找到一些新的启发。我尤其好奇他会如何定义“高效”——是追求速度,还是追求质量与内心的秩序?我希望他能提供一些方法论,帮助我从根本上梳理工作流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时间管理的小技巧上。毕竟,真正的基本功,是要扎在骨子里的。如果能通过这本书,重新建立起对工作的敬畏心和热情,哪怕只是找回一点点做事的专注力,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非常期待那种豁然开朗的瞬间,当那些看似复杂的难题,在最简单的原则面前迎刃而解时的那种酣畅淋漓。

评分

对于“100个生活基本”的部分,我抱有更高的期待。我们常常在谈论宏大的目标和远方的诗,却忽略了脚下这片土地的踏实感。松浦弥太郎的“基本”向来是落到实处的,比如关于穿衣、吃饭、整理房间这些看似最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我深知,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一个整洁的桌面,一份用心准备的早餐,这些小小的仪式感,构成了我们一天的情绪底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生活说明书,教我如何把“生活”这件事,过得有条不紊,有滋有味,而不是被各种外界的噪音牵着鼻子走。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安定感,才是真正的富足。

评分

这本书的日文原版,我一直很喜欢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这次的中文版,我非常关注翻译的质量。毕竟,松浦先生的文字,那种微妙的语感和留白,是非常考验译者功力的。如果翻译得过于直白或生硬,那种韵味和哲思就很容易丢失。我希望译者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原文那种既亲切又保持距离感的叙事风格,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那种如同与一位智慧长者对饮清茶的平静氛围。好的译本,会让一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我衷心期望这套双书在中文语境下,依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魅力,成为我案头必备的“生活禅语”。

评分

坦白说,我买书很多时候是冲着作者的“调性”去的,松浦弥太郎这位先生,他身上的那种“慢生活”的哲学,对我这个常年在快节奏城市里奔波的人来说,简直是精神上的救赎。每次读他的文字,都会有一种被轻轻拍了拍肩膀,然后温柔地提醒“慢下来,看看身边这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的感觉。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找到更多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智慧,那种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真正可以落实在日常点滴中的行动指南。比如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绪,如何对待每一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如何让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成为自我实现的一部分。这种“基本”的积累,才是构建美好人生的基石,而我深信,松浦先生一定能提供最独到的见解,让我可以把那些看似日常的琐碎,提升到一种生活的艺术层面去对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