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五章,靠前章主要介绍了围棋布局的基础,从棋子效率讲到全盘布局的基础事项。第2章介绍了与布局密切相关的定式。第3章介绍了下好布局的12条守则,并结合实战案例进行了讲解。第4章是解题测试单元,目的是培养大家的布局能力。第5章收录了10局典型布局,以此增强布局的感觉。 (韩)李昌镐 著;陈启 译 李昌镐,男,40岁,出生于1975年,韩国人。小学五年级时,即1986年成为职业棋手,14岁时在韩国KBS围棋王战中首获优选,成为世界上很年轻的围棋优选,1996年经韩国棋院特别批准升为九段。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那种传统的水墨画风格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人联想到古老而深邃的围棋智慧。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又不失细腻,翻阅起来非常舒服。我本来对围棋这种策略性极强的游戏有些畏惧,总觉得上手难度太高,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却让我感到意外的亲切。它不像那种堆砌公式的教材,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旁,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进入这个黑白的世界。初学者最怕的就是枯燥,这本书通过很多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图解,将复杂的布局概念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小块,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尤其是它对“气”和“眼位”这些基础概念的阐述,深入浅出,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围棋的人也能迅速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框架。这种引导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钻研下去的信心。
评分从内容深度来看,这本书在基础布局的构建上做到了既广博又精深。它并没有因为目标读者是初学者就避开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中。例如,它对“小目定式”和“对角碰”的探讨,不仅给出了标准的应招,更深入分析了不同棋风下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选择激进或稳健的走法。对于有一定基础,想从“会下棋”迈向“下好棋”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进阶阶梯。我发现,通过对书中几条关键布局的深入研究,我对中盘的扩张和收官的价值判断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能更长远地布局全局,这正是高手与普通棋手的区别所在。
评分不得不提,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清晰度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在围棋书籍中,图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阅读体验,如果图示模糊不清或者标记混乱,那简直是灾难。这本书的棋盘图例非常干净利落,每一个棋子的落点、箭头指示以及变化符号都标注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需要同时观察多条变化线时,也能做到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关键点上的文字注释精准且到位,不多余的废话,直击问题的核心。很多时候,我看其他书需要反复对照着棋谱和文字才能理解一个复杂的定式,而这本书则能让我很快抓住要害。这种高标准的制作工艺,体现了作者对围棋教学的严谨态度。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的实战导向性极强。很多围棋书读完之后,合上书本,面对棋盘还是会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将书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战中去。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上,而是非常注重“棋形”的培养。书中的每一个布局变化,作者都花了笔墨去解释这个棋形背后的逻辑和意图,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走,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这么走。这对于提升棋手的全局观至关重要。我发现,在阅读完其中关于“星位开局”的章节后,我自己的对局中,对于如何构筑坚实的阵地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盲目地占角,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角地与边侧的势力连接起来。这种对实战思维的培养,远比记住几条死棋谱来得珍贵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有一种独特的沉静力量。它不像某些技术手册那样咄咄逼人,而是带着一种东方哲学的韵味。作者在讲解一些布局原则时,常常会引用一些看似与围棋无关,但细想之下却蕴含深刻道理的描述。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心性的修炼,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我个人感觉,围棋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对心性的磨砺,这本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教导的不仅仅是落子的技巧,更是一种面对复杂局面的冷静和耐心。当我遇到连败的低谷时,翻阅这本书的某些篇章,总能从中获得一些超越胜负层面的启发,这对于长期坚持一项爱好是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