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线装藏书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套装全4卷) |
| ISBN: | 9787512012820 |
| 出 版 社: | 线装书局 |
| 定 价: | 298 元 |
| 作 者: | 南宋·王应麟等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线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4-05-01 | 版次:第1版 | 页数:320 |
| 印刷时间:2014-05-01 | 印次:第1次 | 字数:230千字 |
| 内容简介 | |
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所作,它是迄今保存完整、使用久、影响广的启蒙书籍。它的内容大部分采用押韵式文风,像一首诗一样,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背诵起来朗朗上口,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不仅十分有趣,还能启迪心智,所以本书被广泛翻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历史上关于《三字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明清学者多认为是南宋名儒王应麟所著,但是传闻中也有宋人区适、明人黎贞著等说法,但都没有历史记载。 《三字经》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书中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直至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对于少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非常有益的。 百家姓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它将经常见到的一些姓氏编成像诗歌一样的韵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内容没有文理,但使读者容易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百家姓》总共收集四百一十一个姓后,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据南宋学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依此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百家姓是中国传统文化启蒙读物的经典,它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也正是在朗读《百家姓》的过程中,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姓氏来源,并由此产生了寻根问祖的兴趣。 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是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因流传甚广,以致文书编卷,都采用『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满汉、蒙汉文的对照本字。由于历代不少大书法家都曾书写,更使《千字文》成为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 《千字文》的续广增编,宋元以来,不下数十种,如《续千字文》、《广易千字文》、《叙古千文》、《正字千字文》等,但都不能与周编《千字文》相抗衡。 明清以来,一些学者称《千字文》为文字有限却能条理贯穿的『绝妙文章』,不无道理。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是古人教育子女,传承忠厚家风读物之一。其内容是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思想,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李毓秀早年从事教书,根据传统文化对童蒙的要求,并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这篇通喻百家的《训蒙文》。此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篇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撰述,具体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待人接物,读书求学待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规》虽然包含了当时的一些封建伦理思想,如『不管己,莫管闲』,『非圣书,屏勿视』等,但是在教育子弟谦虚自律、远佞近贤、善待朋等方面仍有启发意义。因为行文浅易懂,押韵顺口,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具有同等影响。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相信这些有益理论对现在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
| 目 录 | |
卷一 三字经 百家姓 卷二 百家姓 卷三 千字文 弟子规 卷四 弟子规 |
作为一名常年和传统文化打交道的读者,我必须说,这套书的“套装全4卷”的配置非常合理和完整。它涵盖了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四大基石——“三字经”的价值观启蒙、“百家姓”的姓氏文化溯源、“千字文”的识字与文学熏陶,以及“弟子规”的道德规范教育。这种体系化的编排,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接触经典的方式。你不需要再去东拼西凑不同版本的书籍,这四卷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对于想要为下一代打下坚实国学基础的父母,或者想系统梳理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套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几本书的集合,更是一套完整的入门教材。
评分我刚开始看这套书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担心的,毕竟“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有些过于基础,担心会显得过于说教或者枯燥。但没想到,这套书的注释和译文做得非常到位,简直是为现代读者量身定制的“文化拐杖”。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解释,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句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比如“百家姓”中一些已经不再常用的姓氏,注释里会详细介绍其源流;“千字文”中那些生僻的词汇,也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让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流畅,不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一种与古人对话的体验。它真正做到了让经典“活”起来,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
评分我是一个对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情有独钟的人,这套书的“图文版”设计完全击中我的喜好。那些精心挑选的配图,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它们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弟子规》中关于祭祀礼仪的部分时,配上的图示能让人更直观地理解古人的行为规范;在解释《千字文》中涉及自然景物或古代器物时,图片能立刻建立起清晰的视觉印象。我发现,光靠文字理解“井”、“灶”、“桑”、“麻”的古代形态是很抽象的,但有了图,一下子就清晰明了。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原本略显严肃的经典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成年人重温童年记忆的同时,也能获得新的知识体验。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拿到手就感觉到了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每一册的纸张质地都很考究,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现代印刷品,拿在手里有种抚摸古籍的感觉。尤其是那竖排的版式,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从前读书的场景,让人更容易沉浸到文字之中。那种古朴典雅的气息,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屋子的文化氛围都提升了一个档次。细节之处见匠心,边框和插图的设计也颇具匠心,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度。这种对传统美学的坚持,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而且,对于想要学习传统文化,但又苦于现代印刷品缺乏古韵的人来说,这套书简直是完美的收藏品。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文白对照”设计。作为一个文化爱好者,我经常在阅读古文时遇到卡壳的情况,需要频繁地查阅工具书,大大打断了阅读的连贯性。但有了这个对照版本,我就可以一边欣赏原文的音韵之美,一边对照白话译文来确保理解的准确性。这种并置的排版,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和体验。而且,对于那些想提高自己文言文水平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辅助教材。你可以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差异,来揣摩古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句式结构。这比单纯看注释要直观得多,简直是提升古文功底的一条捷径,非常适合想要系统学习传统启蒙读物的成年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