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统筹和制度创新研究
定价:52.00元
作者:周谷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3081067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本书对西部地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述,以资源统筹为核心概念对西部地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实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对于教育政策研究和决策都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单一主题,还没有如本书这样对西部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政策研究专著。
内容提要
《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统筹和制度创新研究)》由周谷平和吴华等人著,为推进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在统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与教育协调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以资源统筹为特征的广泛的政策实践,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书通过对“西部两基攻坚与学校布局调整”、“教师流动与学校合作”、“教育移民”、“流动人口子女与留守儿童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典型政策案例的分析,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框架和资源统筹政策的功能与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进一步发挥资源统筹政策的“资源动员”、“资源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三大基本功能方面提出了“建立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基于学生人数分享公共教育资源政策框架”、“建立国家义务教育凭证制度”和“建立多层次、多样化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结构(平台)”等政策建议。《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统筹和制度创新研究)》适合相关研究人员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将这本厚重的著作读完,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部关于区域社会治理的史诗,而不仅仅是教育专著。作者在构建理论模型时,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尤其是引入了跨学科的视角,将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巧妙地融入到教育制度创新的探讨之中。书中关于“制度创新”的论述,跳脱出了传统教育改革的窠臼,直指那些制约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体制约束。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不同省份在探索“小而美”改革路径上的案例剖析,这些鲜活的例子,为抽象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这些制度设计如何才能真正“接地气”,避免在层层传导中失真走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更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尽管难度不小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让人读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很朴实,但拿在手里分量十足,能感觉到作者在文字堆砌背后的扎实功底。初翻几页,就被那种深入骨髓的对现状的冷静剖析所吸引。作者似乎并未沉溺于宏大叙事的浪漫主义,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冷静地剖开了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中那些盘根错节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关于“资源统筹”的部分,阐述得极为细致入微,并非简单地罗列财政投入数字,而是探讨了资源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间流动的效率和公平性。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隐形壁垒”的分析,那些不易被量化的制度惯性,才是真正阻碍均衡发展的幕后推手。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析框架,让读者很容易代入到政策制定者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引发了对如何真正实现“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的深刻思考。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不是在看一份研究报告,而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关于区域公平的深度对话。
评分从一个普通关注区域发展的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诚和力度。它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性,也没有对既有体制做不切实际的粉饰,而是直面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并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改革路径。作者对于“资源配置”的探讨,不仅仅停留在资金和硬件层面,而是深入到了话语权、决策权以及文化资源分配等更深层次的结构要素。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可持续性”的讨论,作者强调任何制度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地方自我造血能力的基础上,否则无异于空中楼阁。整本书读下来,我深切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它不仅仅是学术探讨,更像是对未来社会公平的一次严肃的呼吁。这本书的厚重,是对其思想含量最直接的证明。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在学术著作中算是非常出色的,行文流畅,逻辑推进自然,尽管主题宏大且专业性强,但作者总能用精妙的比喻或清晰的层级划分,将复杂的概念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制度创新”时所展现出的历史纵深感,他将当下的改革置于长期的历史脉络中去考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困境的来由。这种宏观的历史观,避免了将教育问题简单化为技术层面的修补。当我读到关于地方政府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角色定位的分析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动态的博弈图景,各方利益主体如何在中枢政策的引导下进行复杂的利益权衡与合作。这本书为理解西部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远超教育学科范畴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其价值在于构建了一种新的认知范式。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轻松,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宏观视野和对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解能力。它不是一本适合在闲暇时间快速浏览的书籍,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边做笔记的案头工具书。作者的语言风格严谨到近乎苛刻,每一个论断背后都有详实的数据和文献支撑,这使得全书的说服力极强。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统筹”二字的重新定义——它不再是简单的资源集中调配,而是一种基于区域差异和发展阶段的动态平衡艺术。读到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章节时,我感到非常震撼,作者揭示了人才流失背后的深层制度诱因,远比表面的薪资差异复杂得多。对于任何一位关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者或实践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无法绕开的智力挑战和思想资源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