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0-3岁高智商开发与潜能训练 |
| 作者 | 李轶君 |
| 定价 | 28.00元 |
| 出版社 | 朝华出版社 |
| ISBN | 9787505418998 |
| 出版日期 | 2008-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590Kg |
| 内容简介 | |
| 科学研究显示,一个孩子3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 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 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 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形成中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后的学习活动将事倍功半; 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爱因斯坦一样的智慧。传统观念认为智商是遗传的结果,但事实上,智商并非仅仅取决于遗传基因,后天的培养和适当的环境也能使孩子的智商产生突飞猛进的提升——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抓住孩子0-3岁这一关键期!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引言 为什么“3岁决定孩子一生” 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 3岁存在语言爆发现象 身高增长取决于3岁 章 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质——智商的知识 高智商属于每个孩子 智商成长曲线 影响智力的有关因素 多元智能的八大触角 智力开发的原则 第2章 打开心灵的天窗——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0~3岁幼儿注意力发展特点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原则 0~1岁注意力训练 1~2岁注意力训练 2~3岁注意力训练 第3章 会观察的孩子更聪明——观察力训练 解放孩子的眼睛 0~3岁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 激起孩子的观察欲望 提高观察力的好方法 0~1岁观察力训练 1~2岁观察力训练 2~3岁观察力训练 第4章 孩子特有的武器——记忆力训练 强大的人脑记忆宝库 早期记忆训练作用大 0~3岁幼儿的记忆特征 好记忆力离不开好营养 充足的氧气和睡眠 0~1岁记忆力训练 1~2岁记忆力训练 2~3岁记忆力训练 第5章 想象是创造的起点——想象力训练 0~3岁幼儿想象力的特征 孩子的好奇心是珍贵的资源 父母的鼓励托起孩子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想象的来源 0~1岁想象力训练 1~2岁想象力训练 2~3岁想象力训练 第6章 平庸和的分界点——创造力训练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天赋 玩,让孩子学会创造 通过右脑的活动来发展创造力 在绘画、音乐中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0~1岁创造力训练 1~2岁创造力训练 2~3岁创造力训练 第7章 承载思想的骏马——语言智能开发 语言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为孩子创造语言生长的沃土 解密婴儿的体态语言 多做口腔运动,防止孩子口吃 0~1岁语言智能开发训练 1~2岁语言智能开发训练 2~3岁语言智能开发训练 第8章 让孩子拥有灵活强健的肢体——肢体运动 智能开发 婴儿在按摩、护理中运动 “爬”出一片健康活力新天地 “走”好孩子人生的步 小小运动员,随时做锻炼 0~1岁肢体运动智能开发训练 1~2岁肢体运动智能开发训练 2~3岁肢体运动智能开发训练 第9章 让孩子感受推理的快乐——数学逻辑 智能开发 学数学不只是为了计算 提高数理逻辑智能从数数开始 找出藏在每个角落里的数学 简单易行的数学能力培养方法 0~1岁数学逻辑智能开发训练 1~2岁数学逻辑智能开发训练 2~3岁数学逻辑智能开发训练 0章 “画”出一片美好未来——视觉空间 智能开发 艺术培养始于正确的观念 正确对待孩子的作品 还给孩子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两岁半是培养空间感的好时期 0~1岁视觉空间智能开发训练 1~2岁视觉空间智能开发训练 2~3岁视觉空间智能开发训练 1章 音乐创造了差别——音乐智能开发 天籁的启示 音乐调动全脑运动 聆听自然的歌声 建立孩子的“音乐王国” 0~1岁音乐智能开发训练 1~2岁音乐智能开发训练 2~3岁音乐智能开发训练 2章 体验高情商的成功——人际智能开发 给孩子一个温馨快乐的家 社交宝贝,人见人爱 积极回应孩子的交际热情 0~1岁人际智能开发训练 1~2岁人际智能开发训练 2~3岁人际智能开发训练 3章 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内省智能 开发 做能把握自我的孩子 父母的耐心与热情比方法更重要 孩子需要适度的表扬和安慰 满足孩子的独立愿望 0~1岁内省智能开发训练 1~2岁内省智能开发训练 2~3岁内省智能开发训练 4章 和大自然交朋友——自然智能开发 让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带孩子去野外郊游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0~1岁自然智能开发训练 1~2岁自然智能开发训练 2~3岁自然智能开发训练 |
| 编辑推荐 | |
| 风靡世界的经典幼儿教育方案20世纪西方*的儿童启蒙教材。 3岁前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教育、学习决定其一生。 英国发表教育白皮书指出:从4-5岁才开始的儿童教育已经太迟了,假如不加强3岁前的教育,就无法保证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打地基,那么中间几章就是具体施工的图纸。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案例时的克制和客观,很多时候,她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先描述了一个情境,然后引导读者去思考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这与市面上很多简单粗暴地推荐“做什么玩具”的书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阅读过程中,我反复在思考的是,如何在不给孩子造成压力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提供一个“富饶的学习环境”。书中探讨的那些关于感官统合和运动技能发展的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我以前完全忽略了走路、爬行这些基础动作与高级认知能力之间的深层关联。读完这部分,我立刻着手重新布置了家里的一个角落,试图模拟书中提到的那种鼓励探索的物理空间,这是一种难得的可操作性指导。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关于“环境刺激”的讨论,让我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心理压力,仿佛自己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开发竞赛”。虽然我知道作者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鼓励父母重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那种潜台词——“错过了这个窗口期,可能就永远错过了”——确实让人在夜深人静时感到一丝焦虑。不过,我尝试着去寻找书中的平衡点,比如它后面关于“亲子依恋质量”的章节,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它提醒我们,再精密的开发计划,也比不过一个安全、稳定、充满爱的依恋关系作为基石。这本书像一把双刃剑,它锋利地指出了关键期,同时也温柔地提醒我们,所有的科学训练都必须回归到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联结上,这或许是它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理性和情感之间找到了一个艰难的平衡点。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偶尔会显得有些过于学术化,尤其是在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时,对于一个非专业背景的父母来说,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有好几次,我不得不停下来,上网去搜索一些关键词才能完全理解某一段话的深层含义。这种略显晦涩的表达方式,虽然保证了内容的严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大众阅读的流畅感。不过,也正是这种“不易懂”,反而带来了一种“深度学习”的感觉,它要求读者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而必须沉下心来与之进行思维上的博弈。它不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意翻阅的消遣读物,而更像是一本需要工具书性质来对待的参考手册。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以反复查阅和验证的理论支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情绪安抚的层面。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某些观点持有保留态度,特别是关于“定型期”的论述,感觉有些过于绝对化了。比如,书中对某一特定技能在某个年龄段的“绝对重要性”的强调,让我联想到了过去一些社会上流行的“揠苗助长”式的教育焦虑。我更倾向于相信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更加有机、更具个体差异性的过程。然而,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而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发展阶段的框架。它成功地将一些看似枯燥的神经科学知识,转化成了父母可以理解的语言,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对“早期学习”的定义。以往,我总觉得早期学习就是各种才艺班,而这本书似乎在暗示,真正的潜能开发,也许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最不起眼的互动和环境布置之中。它促使我停下来,审视我与孩子互动时的“质量”而非“数量”,这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见颇为吸引人,那种明亮的色调和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力量的排版,让人忍不住想翻开一探究竟。我是在一个育儿论坛上偶然看到有人推荐的,说是对理解早期教育的某些误区很有启发。拿起这本书时,我首先留意到的是它纸张的质感,偏哑光的处理,阅读起来相对柔和,不像有些印刷品那样刺眼。内页的字体排版也做得比较用心,行距和字号的设置都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育儿理论的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加分项。尤其是在讨论那些关于大脑发育关键期的章节,作者似乎非常注重逻辑的清晰性,尽管内容涉及不少专业概念,但叙述的节奏把握得当,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整个阅读过程,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缓慢而坚定地走向一个更开阔的视野,而不是被一堆晦涩的术语轰炸。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感,让人在面对“如何科学育儿”这个宏大命题时,能够保持一份相对平静的心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