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梁启超家书 |
| 作者 | 梁启超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ISBN | 9787518035212 |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梁启超家书(典藏版)》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还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开明的父亲。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他们之所以能个个成才,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息息相关。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信中,字字珠玑,饱蘸慈父之爱和人生指导,本书从保留至今的400封家书中甄选200封有关梁启超的为父之道和家风家教的家书以飨读者。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一生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女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使九个子女各有自己的成就。本书为梁启超与九个子女间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信件实录。从保留至今的这些家书中,可看出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他对每位子女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从学业、人生、情感到健康与理财观念,细细叮咛,如《寄小读者》般清新自然。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卷一 与娴儿书?人贵自立也 / 003 与娴儿书?汝须知汝乃吾之命根 / 004 与娴儿书?吾每遇有拂意事,辄思汝耳 / 006 与娴儿书?每周受业时间万不须加增 / 007 与娴儿书?名师不易得,岂可交臂失之 / 008 与娴儿书?因所绘为名媛,故吾专为汝购之 / 010 与娴儿书?吾每不适,则呼汝名聊以自慰 / 011 与娴儿书?汝之精室,吾布置得极为满意 / 013 与娴儿姊弟书?此间于旧历十八为祖父祝寿 / 014 与思顺、思成书?极欲汝姊弟来一同游,能行否 / 016 与娴儿书?吾虽不见,可想象得之 / 017 与娴儿书?处忧患是人生幸事 / 018 与娴儿书?终日孜孜,而无劳倦,斯亦忧患之赐也 / 019 与娴儿书?此记无副本,宜宝存之 / 019 与娴儿书?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 / 020 与娴儿书?自此以往皆坦途,可勿念 / 022 与娴儿书?汝辈学业,切宜勿荒 / 023 与思成、思永书?以年幼姑勿责也 / 023 与娴儿书?汝宜严加督责 / 024 与娴儿书?作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 / 025 与思顺书?既抵所向地,心当宁静 / 025 卷二 与娴儿书?相去咫尺,恨不能一见也 / 029 与娴儿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 030 与思顺书?惟汝不在旁,美犹有憾耳 / 030 与娴儿书?以久不得汝书,颇悬悬 / 032 与娴儿书?吾将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 / 033 与娴儿书?聊书数行,慰汝远念耳 / 034 与娴儿书?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 / 035 与娴儿书?吾日来极感希哲有辞职之必要 / 036 与思顺书?思成和徽音已有成言 / 037 与思顺书?我想破戒饮一回,你答应不答应 / 038 与思顺书?两个孩子真勇敢得可爱 / 039 与思顺书?真顽皮得岂有此理 / 041 与思成书?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 / 043 与思顺书?这几日常常想我的思顺 / 043 与思顺书?我和你母亲都有点着急了 / 044 与思成书?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 / 044 与思顺书?随意写几句告诉你 / 045 与思顺书?前几天,天天记挂你打电 / 046 与思顺书?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 / 047 与思顺书?但我的孩子怕受不了那种炎热,我有点不愿意 / 049 与思顺书?偷空写这两张纸给我的宝贝 / 050 与顺儿书?赶回来过你的生日 / 050 与思顺、庄庄书?你们走后,我狠寂寞 / 051 卷三 与顺儿书?把他身体实在情形报告我,我才真放下心哩 / 055 与思顺、思成、思永、思庄书?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 / 056 与思顺书?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 / 059 与孩子们书?这些话都是我切实受用的所在 / 059 与孩子们书?你们若愿意,我便把他留下 / 064 与思顺书?房子我实在爱他不过,已决定买了 / 067 与顺儿书?我想你们听见喜欢,不过现在经济上吃点力罢了 / 069 与顺儿书?我现在觉得有点苦,但我努力兼顾 / 071 与思顺书?这种子弟之礼是要常常在意的 / 074 与思顺、思成、思永、思庄书?汝等不必以我过劳为虑也 / 075 与思顺书?万不可以自馁 / 078 与思顺、思成、思永、思庄书?我实在哀痛之极、悔恨之极 / 079 与思顺、思成、思永、思庄书?从此之后,你妈妈真音容永绝了 / 080 与孩子们书?这才是我们忠厚家风哩 / 084 与思成书?我从今以后,把他和思庄一样的看待 / 087 与思成书?今天谁也料不到明天的事,只好随遇而安罢了 / 089 与孩子们书?全家都变成美国风,实在有点讨厌 / 091 与孩子们书?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 / 092 与孩子们书?永、庄两人当专作这种预备 / 094 与孩子们书?我写这封信,是要你们知道我的快活顽皮样子 / 096 与顺儿书?日来甚安好 / 097 与顺儿书?既不能也不必着急,日子多着哩 / 098 卷四 与思顺书?我这病绝不要紧,已经证明了 / 103 与思忠书?吾病虽未痊愈,比前次确减轻 / 104 与大小孩子们书?你们十二分放心罢 / 104 与孩子们书?择交是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 / 105 与孩子们书?想来你们姊弟五人正围着高谈阔论,不知多少快活哩 / 107 与孩子们书?我看着狠喜欢,但也有点惦念 / 112 与孩子们书?昨夜十二时半,你们又添一个小弟弟 / 113 与孩子们书?你们大的都不在跟前,狠有点感寂寞 / 113 与孩子们书?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 / 116 与思顺书?你不安,我当然也不安 / 117 与孩子们书?现在每日有相当的工作,我越发精神焕发了 / 119 与孩子们书?我这几天忙得要命 / 120 与孩子们书?你们那种活泼亲热样子,活现在纸上 / 121 与思永书?怕你悬望,先草草回此数行 / 122 与孩子们书?我实在想你们,想得狠 / 123 与孩子们书?老白鼻每天总逗我笑几场 / 125 与思永书?把中国考古学的常识弄丰富一点 / 129 与孩子们书?现在将你们的生日照阳历都算出来 / 132 与孩子们书?关于编这两部书,我要放许多心血在里头才能成 / 133 与孩子们书?现在处这种困难境遇正是磨练身心好机会 / 134 与思顺书?你们看着欢喜得连觉也睡不着 / 136 与孩子们书?我生平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138 卷五 与孩子们书?不是“得过且过”,却是“得做且 做” / 147 与孩子们书?我若不把他做成,真是对国民不住,对自己不住 / 149 与孩子们书?总是随遇而安,不必事前干着急 / 151 与孩子们书?北京正是满地,待时而发 / 153 与孩子们书?正在靠临帖来镇定自己 / 154 与顺儿书?老白鼻平安,真谢天谢地 / 155 与庄庄书?学自然科学的人,先得些社会科学常识,也是好事 / 156 与顺儿书?请你们全权替我经营 / 157 与孩子们书?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 / 158 与顺儿书?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 / 163 与孩子们书?我本身无特别危险 / 165 与孩子们书?但我已领受你的孝心,一星期来已实行八九了 / 166 与顺儿书?决俟秋凉后,乃着手工作 / 170 与顺儿书?与我的性格太不相容了 / 171 与庄庄书?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 172 与孩子们书?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 173 与孩子们书?要在起居饮食上调节,令其逐渐恢复平衡 / 178 与孩子们书?独始终没有接到思成的,令我好生悬望 / 180 与孩子们书?昨日又得加拿大一大堆信,高兴得我半夜睡不着 / 182 与孩子们书?你们个个都是拿爹爹当宝贝,我是狠知道的 / 184 卷六 与孩子们书?今将告庙文写寄,可由思成保藏之作纪念 / 195 与思顺书?你几十年来常常给我精神上无限的安慰喜悦 / 197 与思成书?这几天为你们聘礼,我精神上非常愉快 / 199 与顺儿书?你的健康和我的幸福关系大着哩 / 201 与思成书?我总要玉成你,才尽我的责任 / 203 与孩子们书?趁今天过年时,和你们谈谈 / 204 与思成、徽音书?你们结婚后,我有两件新希望 / 208 与思顺书?你瞧着该怎么办便怎么办 / 211 与思顺书?我生性爱管闲事,尤其是对于你们的事 / 213 与思成书?不过我看见有机会不能放过,姑且替你预备着一条路罢了 / 214 与思顺书?阖家争观,皆大欢喜 / 215 与思成书?我颇不愿汝消磨于彼中,谅汝亦同此感想 / 216 与顺儿书?你们弟兄姊妹个个都争气 / 217 与思成、徽音书?用点心做去,可成为极有价值的作品 / 219 与思成书?我觉得为你前途立身计,东北确比清华好 / 221 与思顺书?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 / 223 与孩子们书?和我们家的孩子像同一个模型铸出来 / 225 与思顺书?我太爱替亲爱的人管闲事、担忧虑 / 226 与顺儿书?我平常想你还自可,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 / 229 与思成书?再有余力不妨在交际上稍注意 / 231 附录 北海谈话记 |
| 编辑推荐 | |
| 《梁启超家书(典藏版)》是一部关于子女修身、养性、齐家的立世箴言 传统家教与现代家教结合的典范,既有生命的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感。 |
| 文摘 | |
| 序言 | |
就思想的启发性而言,这本书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精品。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视我们所处时代和自身处境的参照系。书中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剖析角度极其刁钻而深刻,能让人立刻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从一个更宏观、更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常常在阅读后合上书本,陷入长时间的沉思,脑海中不断地回响着那些挑战性的观点和发人深省的提问。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激发了读者自我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欲望,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次理解世界的大门。它教会了我,真正的智慧是保持好奇心和质疑精神,而不是盲目接受既定的结论,这是一本可以伴随人一生,每次重读都会有新发现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所蕴含的情感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它带来的触动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透到心底的。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煽情,而是用一种极其克制和内敛的方式,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时代洪流下的个人命运的抗争与妥协。我读到一些关于抉择与取舍的部分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体生命的渺小与伟大并存的张力。作者的情感表达是极其真挚的,没有丝毫的做作,读起来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真性情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我仿佛与作者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深入对话,很多困扰已久的心结,在阅读的过程中,竟也找到了释然的出口。它不仅仅是在讲述故事,更是在探讨如何以一个有尊严、有良知的人面对复杂的世界。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简直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行文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堆砌和矫饰。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时而娓娓道来,如春日暖阳拂面,让人心生暖意;时而笔锋一转,犀利深刻,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独有的观察视角,他总能从日常的琐碎中提炼出不朽的哲理,让那些看似平淡的片段,瞬间焕发出耀眼的光芒。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个精妙的词组或者一句富有哲理的话,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其他很多读物无法给予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多变,时而古朴典雅,时而又带着一种现代的锐气,这种融合使得文字既有厚重感,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读起来酣畅淋漓,痛快无比。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但绝不是那种刻板的教科书式结构。作者似乎懂得如何引导读者的思绪,每当我觉得快要把握住核心脉络时,他又会巧妙地抛出一个新的引子,将读者的注意力重新聚焦。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布局,使得阅读体验如同攀登一座高山,每到一处平台,都有新的视野和感悟。很多篇章之间的过渡处理得极其自然,仿佛是生活本身在流动,毫无斧凿的痕迹。我常常惊叹于作者是如何做到在看似松散的篇章中,编织出一张严密而富有弹性的网,将所有的内容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行云流水的叙事和论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让人一头扎进去就难以自拔,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内页的排版疏密得当,字号大小也相当适中,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雅致,那种古典的韵味透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就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每次翻开书页,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这对于热爱纸质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书脊的缝合紧密,预示着这本书会是一部可以长久珍藏的作品。光是看着它安静地躺在书架上,就觉得心中一片平和,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我特别欣赏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这个电子书泛滥的时代,拥有一本如此精美的纸质书,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