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捕捉儿童敏感期

正版 捕捉儿童敏感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瑞雪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教育
  • 敏感期
  • 育儿
  • 亲子
  • 0-3岁
  • 早期教育
  • 儿童发展
  • 家庭教育
  • 正版书籍
  • 蒙台梭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易宝易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4816
商品编码:2934429260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 孙瑞雪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 9787512714816
出版日期 2018-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你忽略了,因而忘记帮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动,你却不知道破坏了他的什么?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一把了解儿童心智成长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

孙瑞雪 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

“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

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

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19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

   目录

001 再谈敏感期 / 孙瑞雪

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018 世界就是味道

019 对接

021 宝贝,你的玩具呢

022 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024 小狗下坡

024 求助

025 小哥哥,你别走

026 拿掉剪刀

027 找椅凳

028 探索空间

028 插不上的圆柱

029 爱,妙不可言

030 征求别人的意见

031 绘画与音乐

032 一个人的空间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来了

033 孩子忧郁了

034 缇缇的手

035 迟到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036 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复/ 孙瑞雪

037 缇缇的巨变

041 放肆的语言

042 天赋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044 “妈妈,上主题课!”

045 西天

047 “不让妈妈打电话”

048 涂画的乐趣

049 语言的敏感期

050 随便给

051 生活中的数学

第二章 0岁~2岁半

视觉 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054 小托蒂的悲剧

055 视觉的敏感期/ 孙瑞雪

口 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

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056 迟到的口腔敏感期

057 爱咬人的玮玮

058 口的敏感期/ 孙瑞雪

手 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061 手的敏感期

063 三指抓

064 儿童在用手思考/ 孙瑞雪

走 从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

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

066 坡上漫游

067 走楼梯

068 走:换个角度看世界

空间 喜欢探索空间,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

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069 策策的故事

070 困难

071 爱扔东西的楠楠

071 抛撒、搬运和垒高

072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 孙瑞雪

细小事物 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080 紧握小木钉

081 对细小事物的敏感

081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秩序 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且有秩序的环境。

084 秩序

085 秩序是文明的基础/ 孙瑞雪

模仿 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087 学舌

088 模仿的敏感期

089 模仿的敏感期/ 孙瑞雪

自我意识 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091 自我意识敏感期

审美 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092 残缺了的威化

093 审美建构道德/ 孙瑞雪

分享成长 有些文章没有放入某个敏感期,放在这里,以供分享。

094 沙和孩子们的成长/ 孙瑞雪

096 学会表达爱意

098 宝宝学说话

099 酷爱高跟鞋的芊芊

第三章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 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102 汽车概念的建立

自我意识产生 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103 “我的”

104 “他打我了!”

105 自我的诞生/ 孙瑞雪

秩序 需要并保护一个且有秩序的环境。

107 重新开门

108 车走了新路线

108 挂毛巾

109 老师,我要归位

110 一个环节都不能错

分享成长

111 儿童天然要走向独立/ 孙瑞雪

112 我是孙悟空

113 “老师,我很棒”

114 三项式

115 “你不是好男人”

116 请爸爸工作

117 熟悉新环境

第四章 3岁~4岁

执拗 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

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120 拿着影碟穿外套

122 “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122 “不!我就不!”

垒高 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123 垒高

色彩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125 色彩敏感期

语言 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127 语言模仿

128 妙用成语

诅咒 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

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129 诅咒的敏感期

130 语言的敏感期/ 孙瑞雪

追求 从要求食物完整发展到了对所使用的用具、事物的

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131 “我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132 追求

剪、贴、涂 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133 爱剪纸的乐乐

藏、占有欲 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

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135 占有的敏感期

逻辑思维 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136 “为什么”

绘画 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

137 绘画——螺旋状敏感期

138 痴迷的绘画敏感期

140 天才的画笔

延续秩序 从具体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143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孙瑞雪

人际关系 一对一地交换食物和玩具。

145 交换

147 社交

分享成长

149 触摸肌肤

150 等待

150 逆反与等待

151 若即若离

152 “我的牙不是我的”

153 “老师,我帮你”

第五章 4岁~5岁

出生 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早的来源。

156 “我是从妈妈哪里生出来的”

157 “妈妈怎样才能生一个孩子”

157 生命的诞生/ 孙瑞雪

情感 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

反应非常敏感。

159 爱我有多深

人际关系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

并开始相互依恋。

160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161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孙瑞雪

婚姻 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早要和父母结婚,

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164 结婚和爱

165 自己想明白了

167 婚姻的敏感期/ 孙瑞雪

审美 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

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169 追求的芊芊

170 爱美的钰钰

数学概念 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

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173 乔乔的发现

175 数钱数乱套了

身份确认 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177 “我是霸王龙”

179 “超人”和我拍照/ 孙瑞雪

性别 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观察,如同认识眼、

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181 区分男人和女人

音乐 儿童生来具有音乐品质。

184 暖气片当钢琴

绘画 儿童生来具有绘画品质。

185 画完了再睡

符号 孩子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等感兴趣。

186 积累

187 识字

189 拼读的敏感期

190 不要让孩子在不适合的年龄认字/ 孙瑞雪

分享成长

191 谁的派多

192 专注

193 受伤的胳膊

194 孩子的心灵太细腻了

195 压力和动力

196 到底是谁的

第六章 5岁~6岁

婚姻 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198 讨论和谁结婚

199 “我们结婚吧”

200 “我一直都爱着你”

201 幼儿的心思也能猜

书写 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202 书写

数学逻辑 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203 乐乐的数学感觉

204 几百万个天和零个天

205 难题

社会性兴趣 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

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208 儿童社会性发展二三事

动植物、实验、收集 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210 热爱小动物

21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延续交往 结束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

214 交际的敏感期

分享成长

215 买房子

216 晶晶的二三事

217 说胖就哭

218 “我想妈妈”

220 大了也想让抱

221 不一样的生日感觉

222 跟空气玩

第七章 6岁以上

224 小提琴演奏会

225 乾乾的超市

226 洗碗经济学

227 理解

228 结婚

229 美丽的燕子

230 爱和不爱

231 发现

232 让他玩

233 用了自己的方法

233 两个月长一岁

235 讨厌你

236 偷拿东西

237 开始发育了

238 结婚调查

239 快乐的孩子不生病

第八章 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242 令人担忧的现状

243 如何学语文概念

245 理解力与写作文

246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251 我要感谢 / 孙瑞雪

   编辑推荐

22年前,故乡宁夏的*批家长,把心爱的孩子送到我这里,我从此起步。

接着是北京、广州、上海、郑州、昆明、西宁等各地的家长,他们关注着远在宁夏的这个教育,并热情传播它,帮助我一路走到现在。

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他们我回到了心灵的故乡,给了我无尽的爱和对生命秘密的探索。

——孙瑞雪

   文摘






   序言

《解锁成长密码:家长的智慧育儿手册》 在这本《解锁成长密码》中,我们将踏上一段深入探索儿童成长奥秘的旅程。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公式或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而是致力于为广大家长朋友们提供一套理解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智慧工具箱。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而家长的角色,则是那个帮助他们点亮星辰、发现自我、绽放光彩的引路人。 本书的宗旨是回归育儿的本质——理解与陪伴。我们从科学育儿的最新研究成果出发,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家长们剖析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发展特点。从新生儿的懵懂感知,到幼儿的好奇探索,再到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每一个阶段都蕴藏着独特的成长契机。我们将带领您深入了解这些契机,学习如何捕捉并顺势引导,而不是逆势而为。 第一章:洞悉孩子的内在世界——理解是爱的起点 感知与连接: 婴儿如何通过感官认识世界?触摸、声音、气味,这些最初的连接如何构建起孩子与世界的桥梁?我们将分享如何回应婴儿的信号,建立安全依恋,为孩子一生的情感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这包括了对哭声的细致解读,对眼神交流的重视,以及如何在日常互动中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情绪的语言: 孩子的情绪表达,有时是模糊不清的,有时却又如火山爆发般强烈。我们不仅仅教您如何安抚孩子的哭闹,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认识、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从愤怒、悲伤到喜悦、好奇,我们将提供实用的策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情绪管理”,而不是压抑情绪。 认知的发展轨迹: 孩子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他们是如何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我们将梳理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揭示孩子思维模式的演变过程。例如,孩子是如何从具象思维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的?他们是如何理解因果关系,又是如何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了解这些,能帮助家长更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二章:科学的引导与界限——让爱在规则中流动 积极的引导策略: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惩罚并非唯一的选择。本书将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积极的引导方式,例如鼓励、示范、故事引导等,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我们将探讨正面管教的理念,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让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愿意遵守。 界限的艺术: 设定界限并非是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方向感。我们将讨论如何以坚定而温柔的方式设定合理的界限,以及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理解界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也是为了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 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受益终生的财富。从生活自理到学习习惯,再到良好的社交习惯,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这包括了如何循序渐进,如何运用激励机制,以及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 第三章:激发潜能的沃土——玩耍、探索与创造 玩耍的力量: 玩耍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方式。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玩耍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多重益处,以及家长如何在玩耍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从自由玩耍到有目的的引导性游戏,本书将提供丰富的游戏建议,帮助家长创造更多高质量的亲子玩耍时光。 探索的勇气: 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书将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安全、丰富的探索环境,支持他们勇敢地去发现、去尝试。我们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如何鼓励他们提问,以及如何保护他们探索的热情。 创造的火花: 创造力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我们将分享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鼓励创造的环境,如何通过艺术、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敢于想象,勇于表达。 第四章:家长的自我成长——与孩子一同进步 理解育儿的挑战: 育儿之路并非坦途,焦虑、挫败感、自我怀疑是许多家长都会经历的情绪。本书将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些挑战的普遍性,并提供应对策略,鼓励家长保持积极心态,学会自我关怀。 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亲子时光?我们将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在忙碌中找到与孩子深度连接的机会,建立更加牢固的情感纽带。这包括了如何放下电子设备,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 家庭教育的协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另一重要场所。本书将探讨如何与学校、社区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我们将强调家校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五章:特殊情况的应对与支持 应对孩子的“小烦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烦恼”,例如挑食、赖床、社交困难等。本书将提供针对性的分析和实用建议,帮助家长科学地处理这些问题,避免过度担忧。 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天赋、兴趣和学习方式。本书将强调尊重和发掘孩子的个体差异,帮助家长发现并培养孩子的独特优势,避免盲目比较。 寻求专业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家长可能需要外部的支持。本书将引导家长如何识别需要寻求专业帮助的时机,并介绍可获得的专业资源,例如心理咨询、教育专家等。 《解锁成长密码》是一本充满智慧、温度和实践性的育儿指南。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点亮您心中的育儿智慧,让您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坚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喜悦。这本书是您在育儿旅程中最忠实的伙伴,与您一同见证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共同谱写属于您和孩子的幸福乐章。让我们一起,用理解和智慧,为孩子解锁属于他们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不像传统育儿书那样线性推进,而是像一个由无数闪光点组成的星图,引导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孩子的特点,选择性地深入探索不同的领域。我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章节中,作者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这使得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比如,关于自主性发展的讨论,不仅谈了放手的重要性,还细致分析了“过度保护”的隐形伤害,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渐进式的“放手练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失败”的重新定义,作者将其视为孩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燃料”,而非需要立即修正的“错误”。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极大地减轻了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挫折时的恐慌感。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充满希望和赋能的,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切实地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它的文字力量强大,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看待和对待孩子的方式,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和珍藏的宝典。

评分

坦白说,我手里关于育儿的书籍并不少,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很少有能匹敌的。它没有停留在肤浅的“奖励与惩罚”的表层互动,而是深入挖掘了儿童认知发展和情感联结的核心机制。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环境创设的部分,作者详细论述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物理环境和情感氛围,来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比任何刻意的说教都要有效得多。这本书的学术背景扎实,但表达方式却极其生活化,作者擅长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家庭日常中可以立即执行的行动指南。比如,书中对于“秩序感”的培养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它不仅仅是要求物品摆放整齐,更深层次地触及了孩子对安全感和可预测性的内在需求。读完这部分,我立刻着手调整了家里的收纳系统,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对书中的理论深信不疑。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箱,里面的工具设计精巧,针对性强,而且经久耐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多少“育儿秘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尊重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成长过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强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和开放的“窗口期”。书中的案例分析极其真实和生动,很多场景我都曾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过,但当时总是手足无措,而作者提供的分析框架和应对策略,让人茅塞顿开,原来那些“捣蛋”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孩子内心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探索欲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拿出笔记本记录下那些触动我最深的观点,并立即思考如何在第二天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微调和尝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而富有哲理的,它很少使用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口吻,而是更像是一位同行者,陪伴你一起探索育儿路上的迷雾。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放下成年人固有的预设和焦虑,真正沉浸到孩子的世界里去倾听他们的“无声宣言”。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观察力”的重视程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太容易被手机、工作和各种琐事分散注意力,从而错过了孩子那些稍纵即逝的“信号”。作者用大量笔墨强调了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慢下来”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放慢语速来营造一个更加宁静的互动空间。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技巧,在陪孩子玩耍时,不再急于推动进程或纠正错误,而是专注于捕捉他们眼神中闪烁的好奇心和动作中蕴含的探索意图。这种转变,让亲子间的交流变得异常丰富起来,我惊喜地发现,当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时,孩子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力和表达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沉静、富有禅意的,读起来让人感到内心平静,仿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同时也重新校准了与孩子的连接频率。它不是一本让你焦虑“我做得够不够好”的书,而是一本让你自信“我正在以正确的方式回应我的孩子”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了,那种温暖而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能让人联想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充满智慧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像是对文字内容的巧妙注解。阅读的体验非常流畅,作者的文笔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充满爱心的长者,在耳边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如何理解和引导孩子的“黄金时刻”。整本书的逻辑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从宏观的理论基础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层层递进,让人感觉每翻一页都是一次新的领悟。特别是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独到见解,简直是茅塞顿开,让我这个新手家长找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切入点去观察和回应孩子的行为。那些看似日常的冲突和挑战,在作者的解读下,都变成了促进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心智成长的绝佳机会。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舒适,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