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微”教程(双色)
定价:35.00元
作者:陈刚 刘曼曼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212654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在内容上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实际生活,紧扣大学生适应和发展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概论、探索人际、探索恋爱、探索情绪、探索自我、探索生命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 2-3个“微课堂”,每堂课配合教学视频着重介绍一个知识点,通过导入、理论介绍、理论应用、延伸阅读、实训操练等栏目,将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和自我探索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学以致用。
本教材由教学视频和配套文字两个部分组成,教学视频由 13讲“微课”组成,每讲“微课”约 10分钟。“微课”围绕某一个心理健康知识点,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画面,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文字部分,除了配合教学视频介绍相关知识点的基本内容以外,着重通过“案例解析、常见问题答疑、课堂练习、补充阅读”等形式,强化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升学习的实效性。
目录
单元 健康人生从心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 1
堂 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概述………………… 2
第2堂 和谐身心:心理健康简介 ………………… 14
第2单元 揭开人际和谐的面纱——探索人际 …………… 29
堂 沟通你我:人际交往原则 ………………… 30
第2堂 你好我好:人际冲突的应对……………… 44
第3单元 让青春之花美丽绽放——探索恋爱 …………… 57
堂 爱情花开:爱情三角形理论……………… 58
第2堂 携手同心:爱的五种语言 ………………… 74
第4单元 驾驭情绪笑对人生——探索情绪 ……………… 91
堂 走近情绪:情绪ABC理论 ………………… 92
第2堂 解剖思维:挑战你的非理性信念………… 106
第 3堂 释放压力:压力与压力管理……………… 118
第5单元 与自己相处的艺术——探索自我 …………… 136
堂 多维透视:人格与自我完善……………… 137
第2堂 认识自我:自我概念 ……………………… 152
第 3堂 悦纳自我:自我价值感 ………………… 169
第6单元 穿越风雨始见彩虹——探索生命 …………… 182
堂 直面危机:心理异常及判断原则………… 183
第2堂 珍爱生命:心理危机 ……………………… 199
参考文献 ……………………………………………………… 22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第一眼就觉得很亲切。“微”教程,这个词就带着一种轻盈、易获取的感觉,仿佛不像那些厚重的心理学专著,而是更贴近我们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我一直觉得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很重要,但有时候又觉得有点遥远,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挺吸引人的,双色印刷,给我的感觉是既专业又不失活泼,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猜想,它应该会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把一些深奥的心理学概念变得容易理解。比如,它会不会用一些漫画、小故事,或者实际的案例来讲解呢?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方法,比如如何应对考试压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小摩擦,又或者是在遇到挫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为一个大学生,这些都是我每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指引,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教会我一些实用技能,让我能够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享受大学生活。
评分拿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双色”印刷这个细节。我一直觉得,阅读体验和内容本身同样重要。清晰的版式、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的舒适度和效率。我猜想,这本书的“双色”设计,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在内容编排上有所匠心。比如,会不会用一种颜色突出重点概念,用另一种颜色标注实例或者练习,又或者用不同的颜色区分理论和方法?这种细致的设计,往往能反映出作者的用心程度。我期待这本书在内容上,能够以一种更加系统、更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即使是“微”教程,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线索,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我希望它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能够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作为一个读者,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获得一种“学有所得”的感觉,不仅仅是了解到一些心理学名词,更是能够真正地理解它们,并且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研究生,对于“心理健康”这个议题,我的关注点可能和本科生略有不同。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帮助我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应对职场压力的内容。这本书的“微”教程定位,让我好奇它是否能够在这个层面上有所突破。我希望它不仅仅是针对普遍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而是能够触及到我们在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求职面试等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心理挑战。比如,书中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如何处理学术竞争中的焦虑,或者是在团队合作中如何有效沟通的建议?“微”教程的形式,如果能够把这些复杂的议题拆解成易于理解和实践的小单元,那将是非常棒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具前瞻性的指导,帮助我们这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能够以更成熟、更稳健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陈刚和刘曼曼的名字,给我一种严谨的学术背景的感觉,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质量更加有信心。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微’教程”这个书名,我有些犹豫。总觉得“微”这个字,是不是内容会比较浅显?毕竟心理健康是个很复杂的话题,我担心这本书会不会过于简化,流于表面。但是,陈刚和刘曼曼这个作者组合,让我又多了一份期待。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心理学的科普读物,有些作者的笔触就很细腻,能够将复杂的理论讲得既准确又富有洞察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虽然是“微”教程,但却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提供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分析。我更希望它能帮助我们大学生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健康的心理认知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它会不会去探讨一些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像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者家庭教育的传承?我希望它能带领我们去思考,去反思,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本书的“双色”设计,我也觉得挺用心的,或许是想通过视觉上的区分,来强化某些重点内容,或者让阅读体验更舒适,这都是我比较看重的细节。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但又缺乏系统学习的人。市面上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找到一本既贴合我的需求,又能让我轻松入门的书。《大学生心理健康“微”教程》这个名字,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喜欢“微”这个字,它暗示着简洁、精炼,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就能获得重要的信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够立竿见影地帮助我解决当下困扰的实用技巧,比如如何缓解社交恐惧,如何在考试前保持冷静,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贴心的朋友,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我分享心理学的智慧。陈刚和刘曼曼的名字,我并不熟悉,但这反而让我更加期待。我希望他们能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而不是那些陈词滥调。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更深入的思考,让我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能够真正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那些驱动我行为的心理机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