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九种体质太极拳养生(附DVD光盘1张)
定价:23.00元
作者:尤虎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00946984
字数:
页码:1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九种体质太极拳养生》作者师承于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庆州大师,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作者将陈氏尊古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功法精华与中医体质学说相结合,创编了适合九种体质的站桩功和养生功,个性化地指导民众改善体质,以达到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这《九种体质太极拳养生》主要介绍如何通过习练太极养生功法进而改善相应的体质状态,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九种体质太极拳养生》声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关注健康养生人士以及患者阅读,也适合太极拳爱好者以及从事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章 体质与太极拳
一、体质现象
二、体质分类
三、改善体质的太极拳
四、太极拳源流
第二章 陈氏太极拳概述
一、陈氏太极拳的传承
二、陈氏太极拳基础理论
(一)陈氏太极拳入门须知
(二)陈氏太极拳十大理论
(三)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
三、陈氏太极拳基本功
(一)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二)练功之前的放松功
第三章 中医九种体质太极站桩功
一、太极站桩功的总体要求
(一)身姿要点
(二)练习要点
(三)功法效果
二、九种体质太极站桩功法
(一)平和质太极站桩功
(二)气虚质太极站桩功
(三)阳虚质太极站桩功
(四)阴虚质太极站桩功
(五)痰湿质太极站桩功
(六)湿热质太极站桩功
(七)气郁质太极站桩功
(八)血瘀质太极站桩功
(九)特禀质太极站桩功
第四章 中医九种体质太极养生功
一、太极养生功的总体要求
(一)功法要点
(二)功法效果
二、九种体质太极养生功法
(一)平和质太极养生功
(二)气虚质太极养生功
作者介绍
尤虎,陈式太极拳3代传承人,中国武术段位四段,社会体育指导员,江苏省双节棍委员会徐州分会太极拳总教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主治中医师,中医硕士,国家药膳师资格认证培训师,南京医科大学《中医体质药膳学》《中医饮食美容学》讲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与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南京自然医学会中医药浴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南京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经济广播、上海东方都市广播、江苏卫视《万家灯火》主讲嘉宾,南京市中小企业协会医学顾问,国家发改委《管理学家》杂志医学顾问。
文摘
《九种体质太极拳养生》:
二、陈氏太极拳基础理论
(一)陈氏太极拳入门须知
不可自专自用,固执不能。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圆转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则神意涣散。身外形顺,无形中自增力感;心内中和,无形中自增灵感。练至功行圆满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灵则身轻如羽,得其妙道,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不思可得,无形而生成神奇,力活气顺,虚心实腹,久练自达化境。
不可心躁气浮,急于求成。心不静则神不宁,心肾不交则神气不通。心要静,心静神自宁,神宁心自安,心安气自行,神气相通,万象归根,静练出真功,功夫长进快。静养灵根气化神,处处静,时时静,行立坐卧不离静,静中求动生太极,不静不见动之奇。
不可不知养,太极不太和,欲速则不达。练拳不知养,易伤不易长。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以养为本,以慢为宜,慢练为养,养气、养神、养性、养身;快练为伤,伤气、伤神、伤心、伤身。须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太极太和,自然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
不可心存打人念。否则,心动神去无所依,神杳气散无所归,好勇斗狠失心和。妄念一起横气生,肝气不平,阴阳不和,火水不济,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则齐发而至,是为大害。练拳时,一志凝神,主于敬,养其诚,洗心涤虑,平心静气,一念无所思,一物无所著。
不可努气用力,努则力刚易折,气易阻隔于胸,肺被排挤,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筋骨不能舒畅,全身拘谨,四肢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总要力活形顺,圆满无亏,积柔成刚,一片神行。
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全身僵直,否则气逆得而上,不能归于丹田,双足似萍草无根,且心肾不交,神气不合。阴阳不和则万法不至。周身放松,脊柱竖直,松腰敛臀,松胯圆裆,虚心实腹,则中气贯通,太和之气才能浩行。
(二)陈氏太极拳十大理论①
陈氏太极拳十大理论是对“太极”本源以及太极拳有关问题的抽象概括。学好十大理论,对准确认识“太极”的本质、把握太极拳的特点及练好太极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太极拳论
要知何为太极拳,须先弄清何为“太极”。太字原为大。易经上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意思是说“大”是世上万物形成之前的乾元之境,无边无际。后来,当人们想表示比“大”更广、更深、更远、更高之境时,就在“大”字底下又加了一点,成为“太”,意为无比、无际、无止、无边、无穷……
极字原意为房屋中间顺房之木,即屋脊之栋,意为高、巅、上等。
……
序言
我购买这本书的根本目的,其实是希望能找到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损伤关节的慢性运动方式。我年龄渐长,对剧烈运动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而太极拳的慢速、连贯和柔和性正是我所需要的。因此,我非常关注书中对“养生”二字的诠释是否到位。它是否强调了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腹式呼吸、顺逆缠丝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肺活量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细节?此外,对于如何将太极拳融入日常生活的零碎时间,书中是否有实用的建议?比如,在久坐后如何进行“原地八段锦式”的简易调和?如果这本书只是侧重于教我一套完整的拳架,而忽略了“随时随地”的养生理念,那么它对我的实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融入血液和骨髓的生活哲学,而不仅仅是一套需要固定场地才能练习的功法。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结构——“九种体质”加上“太极拳养生”——让我联想到了一套非常系统和科学的健身方法论。我个人一直觉得,健康管理的核心是个性化。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药方”往往效果平平。因此,我非常关心作者是如何界定这“九种体质”的,是基于经典的素问还是有自己的临床总结?更重要的是,太极拳的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对应不同体质时,其运用和侧重点会有何不同?比如,对于体质偏虚寒的人,是否应该多侧重于“蓄劲”和“内固”的练习,减少大幅度的“开合”动作?而对于体质偏实热的人,又该如何通过太极来清热降火?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体质自测”章节,然后对应给出相应的练习方案和日常调理建议,那它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本拳谱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一本“私人定制的生命调理手册”。我希望看到的是深入的内在原理探讨,而非肤浅的动作模仿。
评分从装帧和出版社来看,这本《九种体质太极拳养生》似乎走的是比较严谨的学术或专业普及路线,而不是那种花哨的健身杂志风格。我个人偏爱这种“干货满满”的类型。我希望书中的文字排版是清晰耐读的,不会因为追求美观而牺牲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尤其中医理论和拳谱注释部分,往往是信息的密集区,需要足够的留白和清晰的层级划分。我特别好奇作者在阐述如何将“意念”融入到这些特定的体质练习中。太极拳的精髓在于“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整体性,而当融入体质调理时,意念的导引是否会更加侧重于特定经络或丹田的感应?如果能提供一些冥想导引的文本,作为太极练习前后的辅助,相信能让练习者的身心连接更加紧密。这类书籍的价值就在于细节和深度,如果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即使售价稍高,也绝对是值得收藏的。
评分这本关于太极拳养生的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股浓浓的传统韵味,让人对内页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本来对太极拳只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中,比如缓慢的动作和舒缓的音乐,但这本书显然想带我深入了解它背后的“体质”理论。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中国传统医学中关于人体九种不同体质的划分,与太极拳的练习方法结合起来的。是针对不同体质的人,推荐不同的拳架和呼吸方式吗?还是说,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和改善自身的气血平衡,最终达到一种更和谐的健康状态?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如果书中能配有清晰的图解,哪怕只是简单的线条图,对比着光盘里的演示来看,学习起来都会事半功倍。毕竟,太极拳讲究“意、气、形”的统一,如果没有直观的参考,光靠文字描述那些微妙的动作要领,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我希望这本书能架起一座桥梁,让我这个对中医养生一知半解,又对太极拳充满好奇的门外汉,能够真正踏入这扇大门。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个附带的DVD光盘。坦白说,现在市面上很多养生书籍,纯文字的教程看起来总是缺少了点“灵魂”。太极拳这种讲究身体力行的运动,不看视频简直是无法入手的。我非常希望这个光盘的制作水准能高一些,录制清晰,尤其是在演示那些关键的转换和重心的移动时,角度一定要刁钻而到位。比如“起势”的那个松沉感觉,很多文字描述起来都很玄乎,但高手一做出来,你就明白那种“沉”在哪里。如果光盘里能有慢动作回放,或者对那些容易出错的细节进行特写讲解,那就太棒了。我对尤虎老师是否能把复杂的套路拆解得足够细致,抱有很高的期望。毕竟,养生太极更注重的是动作的精准和内在气息的引导,而不是竞赛套路的竞技性。如果这本书只是简单地把一套拳路“复制”到光盘上,而没有针对“九种体质”做深入的阐述和区分指导,那么它和市面上随便买到的一张太极拳教学碟片就没有本质区别了。我期待的是一种定制化的、更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