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 9787115455970 9787115436696 YL8375
书名: 自行车功率训练指南
定价: 49.00元
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月
作者: 乔·弗里尔译者: 潘震
开本: 16开
ISBN: 9787115436696
本书是一本介绍用自行车功率计进行骑行训练的手册。书中内容从什么是功率计 以及为何用功率计讲起,地介绍了如何运用功率计进行科学的骑行功率训练,如何利用功率训练提率,如何分析功率数据进而解析训练效果,如何利用功率训练提高竞赛表现等。书中还介绍了针对公路车及铁人三项车手的专属功率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本书适合广大的自行车运动、铁人三项运动爱好者学习使用,尤其适合那些已经具有训练基础,希望提高运动及比赛表现的中爱好者阅读参考。
1 部分 什么是功率计,它能如何帮我?
1 章 为什么使用功率计?
为什么用功率计?
为什么不用心率、速度或
身体感觉?
输出和输入
警告!
2 章 什么是功率?
功率基础知识
功率计如何工作?
使用功率计变得更快、更强
3 章 开始使用功率计
车把上面的是什么?
千焦、平均功率、标准化
功率
功率与时间和心率的关系
在一起才有意义
2 部分 如何使用功率计提高训练效率?
4 章 功率区间
功率区间概述
FTP—重要的数字
个人功率区间
5 章 骑行的强度
你的骑行有多努力?
你能控制好节奏吗?
点燃火柴
6 章 更强、更快
基础期:强身健体
强化期:准备比赛
你是否更强、更快了?
7 章 高水平运动员使用
功率计的方法
功率训练的组成
功率与周期化
成绩管理
3 部分 如何使用功率计提高竞赛成绩?
8 章 公路赛和计时赛的
功率
重点
公路赛分析
计时赛分析
为公路赛和计时赛做准备
9 章 铁人三项运动的功率
重点
为铁人三项比赛做准备
10 章 Century 骑行的
功率
重点
为Century 骑行做准备
附录A 功率训练
附录B 设定骑行心率区间
附录C 分析软件简介
术语表
致谢
关于作者
书名: 自行车功率训练突破 分析数据 科学训练 表现
定价: 59.00元
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8月
作者: 罗誉寅
开本: 16开
ISBN: 9787115455970
自行车功率计是一种安装在自行车上可以实时监控车手对自行车的输出功率的装置。利用功率计进行训练是公认的当前自行车运动中ZUI为科学也ZUI为直接的训练方式和辅助手段,因此自行车功率计也被圈内称为公路车“训练”。 本书结合国外ZUI先进的功率计训练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同时结合作者自身的训练与实操经验,讲解了如何利用功率计数据进行分析,如何根据数据情况针对自身特点改善训练计划,如何训练、表现,并对ZUI新的功率分析软件做了详细说明。 本书适合广大自行车运动、铁人三项运动爱好者学习使用,尤其适合那些已经具有训练基础,希望运动及比赛表现的中爱好者阅读参考。
自 序 人人有“功”练时代降临!你准备好了吗?
前 言 “功率”是什么?
1 章 非用功率计不可的理由
1. 更明确、更即时的训练强度监控工具
2. 准确地计算训练量
3. 搜集更多的分析数据
4. 教练与车手沟通的juejia桥梁
5. 铁人三项比赛的“作弊”神器
2 章 功率训练ZUI关键的数据:功能性阈值功率(FTP)
1. 什么是功能性阈值功率(FTP)?
2. 找出自己的FTP:5 分钟+20 分钟计时测验
〔BOX〕设定码表显示FTP 百分比,让训练更得心应手!
3. 功率训练区间——训练不再模糊不清!
〔BOX〕ZUI大摄氧量越高胜算越大吗?
4. 如何判断间歇训练时是否已经“爆掉”?
3 章 利用功率数据找出优势与弱点
1. 用功率体重比看出谁才是爬坡高手
2. 比赛临近,需要减重吗?
3. 通过ZUI大平均功率找出自己是哪种类型的车手 60
4. 功率衰退程度(FP):更深入剖析自身的优缺点
4 章 功率数据需要分析才有价值
1. 反映现实的功率值——标准化功率(NP)
2. 利用强度系数(IF)分析骑行的艰难度
3. 变动指数(VI)让自行车项目也可以“配速”
〔BOX〕遇到上下坡时该怎么骑?
4. 铁人三项比赛的配速策略
5. 用训练压力指数(TSS)客观量化训练量
6. 由TSS 量化自己的体能、疲劳及状态
7. 做功的意义——训练及比赛的补给策略
〔BOX〕运动过程中的补给不只是为了让肚子不饿
8. 让功率计告诉你要补充多少食物才足够
5 章 踩踏技术也可以被量化!
1. 踩踏技术的关键要素
2. 利用功率计量化你的踩踏效率
3. 画圆没错,但不要太过!
〔BOX〕随时都维持ZUI有效率的踩踏——踏频
4. 踩踏角度也要讲究!
5. 功率没有说的事:你的骑行方式偏向哪种类型?
6 章 功率和心率并非对立,而是互补
1. 心率对于自行车项目有什么意义?
2. 获得骑车时的ZUI大心率数据
3. 利用阈值心率来监控训练强度
〔BOX〕高强度训练或比赛隔天要排的不是乳酸,而是……
4. 通过安静心率来评估身体是否需要休息
5. 体能进步的量化指标——效率系数(EF)
6. 心率也会“飘移”?
7 章 善用WKO4 分析训练及比赛数据
1.WKO 的由来
2. 将训练记录档案同步到WKO4
〔BOX〕TrainingPeaks 账号申请
3.WKO4 操作界面介绍
〔BOX〕FRC、PMAX 与mFTP 对于自行车队的意义
4. 随个人状况调整的强度区间——个人化功率区间
8章 WKO4 分析图功能介绍
1. 寻找适合自己的分析图 62
2. 运动员分析图系列
〔BOX〕WKO 操作小技巧:自订分析图样式
〔BOX〕WKO4 操作小技巧:指针追踪功能
〔BOX〕WKO4 操作小技巧:运动员分类管理功能
3. 训练分析图系列
〔BOX〕什么是VAM ?
〔BOX〕WKO4 操作小技巧:放大检视和分段切割功能
4. 利用WKO4 自制分析图:找出比赛中的“痛苦时刻”
5.“Find Match”图制作步骤
后 记 用热情不断地实践与交流,让功率训练变成显学
附录1 功率训练课表
附录2 功率训练名词定义
作为一名山地车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公路车的训练理论对我参考价值有限,但这套书的综合性远超我的预期。它在基础理论之上,非常出色地融入了针对不同地形和比赛类型的具体策略。书中专门辟出章节讨论了在崎岖越野路段中,如何利用功率数据管理体能,防止在关键爬坡点提前“爆缸”。特别是关于“节奏感”和“踩踏效率”的量化分析部分,对我帮助巨大。过去我总觉得山地骑行更多依赖感觉和反应速度,但书里通过分析不同档位组合下的有效功率输出,教会了我如何在复杂的路况中保持持续、稳定的能量输出。公路车的部分则更侧重于空气动力学优化和跟车效应下的功率节约计算,这些理论虽然直接应用较少,但能帮助我理解整体的运动效率,间接指导我在山地冲刺时的发力时机。可以说,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与泥泞赛道之间的桥梁,让功率训练不再是平坦赛道的专属玩具。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套书的“连贯性”和“体系性”做得极其到位。它不是零散的技巧集合,而是一个从基础知识到高级策略的完整闭环。初学者可以从第一本的“基础搭建”开始,稳扎稳打地建立自己的基准数据;而像我这样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的人,则可以直接跳入第二本的“深度分析”模块,进行更精细的调整。这种循序渐进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更妙的是,它强调了“训练与恢复的动态平衡”。很多训练书籍只谈“练”,却忽略了“不练”的重要性。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心率变异性(HRV)等生物标记物,来科学地判断身体是否准备好接受下一轮高强度冲击。这种对骑行“整体健康”的关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让我感觉自己是在遵循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训练哲学,而不是短期的“速成秘籍”。这种系统性的指导,是任何零散的在线文章或视频教程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数据科学”这种听起来有点高冷的词汇是有点抵触的,担心会过于枯燥或晦涩难懂,但《自行车功率训练突破分析》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叙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仿佛是邀请你一起加入一个由顶尖数据分析师主导的研究小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拟合曲线”和“时间序列分析”在骑行表现预测上的应用。它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多少瓦骑多远”,而是深入探讨了“你的功率曲线的形状如何揭示你的弱点”。比如,它通过图表展示了如何在30秒冲刺功率和5分钟最大努力功率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单次训练的“功率波动性”来评估疲劳程度。这种深入骨髓的数据挖掘能力,让我的训练计划不再是凭感觉,而是建立在坚实的数学模型之上。我开始能够预判自己在特定赛段的表现,并提前调整发力策略,这种掌控感带来的信心提升,比单纯提升了5瓦的实际输出更有价值。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功率计,但苦于无法将数据转化为实战优势的车友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解锁数据潜能的万能钥匙。
评分这套关于自行车功率训练的书籍,简直是为每一个想要突破自我瓶颈的骑行爱好者量身定制的宝典!我刚入手的时候,就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其详尽的实操指南所震撼。它绝不仅仅是告诉你“踩踏要用力”,而是深入剖析了功率数据背后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原理。比如,书中对“功能性阈值功率(FTP)”的测试方法、维持时间,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训练目标(耐力、冲刺、爬坡)动态调整FTP的讲解,细致到让人感觉像是请了一位世界级的运动生理学家在手把手指导。我过去一直困惑于为什么自己的体能提升总是在一个平台期徘徊,读完关于训练区间的划分和能量系统(有氧、无氧)的精确匹配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的训练结构存在严重的偏差。书中对训练负荷的管理,特别是如何科学地安排恢复日和高强度日,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避免了过度训练的风险。对于那些热衷于使用码表和功率计的朋友来说,这套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解读,更是一套完整的“数据驱动型”训练决策系统。它让你从一个被动接受数据的骑手,转变为一个主动掌控训练过程的工程师。那种将科学严谨性融入日常骑行的快感,是语言难以完全表达的。
评分从装帧和内容的呈现来看,出版方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这套书的纸张质量非常好,色彩还原度高,图表清晰锐利,这对需要仔细研读复杂图谱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相比市面上一些印刷粗糙的专业书籍,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内容上,作者的语言风格虽然严谨,但充满了对骑行运动的热情,读起来并不枯燥。特别是那些案例分析部分,引用了许多业余和专业车手的真实数据作为范例,让抽象的理论立刻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在回顾一场精彩的比赛。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新技术和新工具时的客观态度,既展示了功率计的强大潜力,也提醒读者不要被数据“奴役”,始终保持对身体的直觉反馈。总而言之,这是一套真正有“内涵”和“温度”的专业书籍,它不仅提升了我的骑行数据分析能力,更让我对自行车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绝对是工具书架上不可或缺的“圣经”级别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