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21世纪高等教育环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21世纪高等教育环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颖 著
图书标签:
  • 固体废物
  • 资源化利用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循环经济
  • 污染控制
  • 垃圾处理
  • 工业废弃物
  • 教材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98417
商品编码:2948636472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21世纪高等教育环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定价:37.00元

作者:李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113984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等教育环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系统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管理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工业固体废物——粉煤灰、煤矸石和磷石膏的来源、组成、危害、特性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农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管理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电子废弃物的组成、特性、危害、管理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废旧橡胶的组成、来源、特性、危害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废旧塑料的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建筑废物的来源、收集和运输、管理和资源化处理技术。《21世纪高等教育环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引用大量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实际应用案例,使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性强。《21世纪高等教育环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工程相关科技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固体废物及其特性

1.2 固体废物的分类

1.3 固体废物污染

1.4 固体废物污染的类型

1.5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

1.6 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2章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2.1 城市生活垃圾

2.2 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

2.3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

2.4 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

2.5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

2.6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

第3章 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3.1 粉煤灰的资源化处理

3.2 煤矸石的资源化处理

3.3 磷石膏的资源化处理

第4章 农村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4.1 农村固体废物

4.2 农村垃圾问题和解决对策

4.3 农村垃圾的收集、运输与处理

4.4 农村垃圾的管理

4.5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处理

4.6 农村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

4.7 农村建筑废物的处理

4.8 蚯蚓在农村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4.9 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的案例

第5章 电子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5.1 电子废物的组成和分类

5.2 电子废物的特性

5.3 电子废物的管理

5.4 电子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5.5 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的实例

第6章 废旧橡胶的资源化处理

6.1 废旧橡胶的组成和分类

6.2 废旧橡胶的管理体系

6.3 废旧橡胶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6.4 废旧橡胶资源化处理的案例

6.5 废旧橡胶再生产品的种类

第7章 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处理

7.1 废旧塑料

7.2 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7.3 废旧塑料的管理制度

第8章 建筑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8.1 建筑废物

8.2 建筑废物减量化的措施

8.3 建筑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8.4 建筑废物的管理

8.5 建筑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健康的严峻挑战。传统“填埋”和“焚烧”等末端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此背景下,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为构建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阐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应用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提供一本权威、实用的参考教材。我们将聚焦于当前主流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力求内容详实、体系完整、条理清晰,并紧密结合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现状与需求,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第一篇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导论 本篇将为读者构建一个宏观的认知框架,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与产生特征: 深入剖析固体废物的定义,详细介绍其按来源(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按性质(如可回收物、有害物质、惰性物质等)以及按形态(如固态、半固态、液态)进行的分类方法。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固体废物在产量、组分、理化性质、有害性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为后续技术选择和工艺设计奠定基础。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与目标: 阐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在缓解资源短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明确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的优先顺序,以及最终实现废物的“零排放”或“近零排放”愿景。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与发展趋势: 梳理和介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技术路线,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到末端处理与资源化。探讨当前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如智能化、精细化、集成化、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与物联网技术在废物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篇 固体废物物理与化学处理技术 本篇将重点介绍适用于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是实现废物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回收的基础。 预处理技术: 破碎与粉碎: 介绍各种破碎机(如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和粉碎机(如球磨机、雷蒙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以及它们在增大物料表面积、改善后续处理效果方面的作用。 筛分与分选: 讲解各种筛分设备(如振动筛、滚筒筛)和分选设备(如磁选机、电选机、重力分选机、风选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按粒径、磁性、密度、导电性等物理性质将废物分离成不同组分的应用。 脱水与浓缩: 介绍机械脱水(如压滤、离心)和热力脱水(如烘干)等技术,以及它们在降低废物含水率、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中的作用。 化学处理技术: 浸出与萃取: 阐述利用化学溶剂选择性溶解和分离特定组分的技术,如金属提取、有机物回收等。 沉淀与结晶: 介绍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温度或添加沉淀剂,使溶液中的有害离子或有价物质形成沉淀或晶体的技术。 氧化还原反应: 探讨利用氧化或还原反应改变废物中物质的化学形态,如去除重金属、降解有机污染物等。 化学吸附与离子交换: 介绍利用固体吸附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物中的特定离子或分子,实现净化和回收的技术。 焚烧与热解: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焚烧炉(如炉排炉、流化床炉)的工作原理,以及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阐述热解技术,包括低温热解、高温热解、快速热解等,及其产物(如炭、气、油)的资源化潜力。 第三篇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对有机固体废物进行降解、转化和资源化,是实现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堆肥化: 详细介绍好氧堆肥的原理、工艺流程(如好氧堆肥、强制通风堆肥、机械化堆肥),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温度控制、通气与翻堆等关键因素。阐述堆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农业利用和土壤改良价值。 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 介绍AGS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优势,及其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潜在应用。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消化: 深入阐述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水解、产酸、产甲烷)以及产物——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收集与利用,沼渣、沼液的处理与资源化。介绍不同类型的厌氧反应器(如UASB、IC反应器)。 甲烷化: 重点介绍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过程,沼气的提纯技术(如CO2脱除)以及沼气的能源化利用(发电、供热、作为燃料)。 生物修复技术: 介绍利用微生物降解或转化土壤、水体等介质中的有机污染物,是处理受污染固体废物或场地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 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技术 本篇将聚焦于将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的技术,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方案。 垃圾焚烧发电: 详细介绍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包括废物接收、预处理、焚烧、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等关键环节。分析不同焚烧炉型对发电效率、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探讨烟气净化技术,如除尘、脱硫、脱硝、二噁英去除等。 垃圾气化发电: 介绍气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CH4),然后通过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对比气化技术与焚烧技术的优劣。 厌氧消化产沼气发电/供热: 结合上一篇内容,重点介绍沼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直接燃烧发电、与天然气混合使用,或通过提纯作为生物天然气。 生物质能源化: 介绍生物质(如农林废弃物)的直接燃烧、气化、液化等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的技术。 第五篇 固体废物物质化利用技术 本篇将重点介绍将固体废物中的有价物质回收并再利用的技术,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 金属回收: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铝、铜、铅、锌等)的回收与精炼: 介绍磁选、电选、重选等物理分选技术,以及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等化学提取与精炼技术。 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拆解与贵金属回收: 重点介绍电子垃圾的拆解技术、铜、铝、铁等贱金属的回收,以及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的提取技术。 玻璃、塑料、纸张的回收与再利用: 废玻璃的回收与再生: 介绍废玻璃的分类、破碎、清洗,以及再生玻璃的生产工艺,如用于制造玻璃制品、玻璃纤维、保温材料等。 废塑料的回收与再生: 详细介绍废塑料的分类(按树脂类型)、清洗、破碎、熔融造粒等工艺。介绍物理再生、化学再生(如裂解、解聚)技术。探讨再生塑料的应用领域,以及高性能化、功能化再生塑料的研发。 废纸的回收与再生: 介绍废纸的分类、打散、筛选、漂白、抄纸等工艺。重点关注高附加值再生纸的生产技术,以及废纸在建筑材料、造纸原料等领域的应用。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介绍建筑垃圾的组成、分类,以及将其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砖、再生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等技术。 飞灰、炉渣、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 介绍这些工业废弃物在建材(如水泥、混凝土掺合料)、填料、吸附剂等领域的应用。 有机废物的高值化利用: 探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生物基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精细化学品、功能性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 第六篇 固体废物管理与政策法规 本篇将从宏观层面,探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经济激励措施以及管理体系,为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梳理和介绍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地方性规定。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政策与激励机制: 分析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收费制度等经济政策在推动资源化利用中的作用。 固体废物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介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全过程监管与优化中的应用。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国际经验与发展前景: 借鉴国际先进国家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展望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与产业机遇。 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工程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建立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系统认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技术,并激发创新思维,共同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严谨,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赞叹,这对于理解复杂技术体系至关重要。它并非简单地将资源化技术并列展示,而是遵循了“废物特性分析—处理技术选择—工艺优化与控制—最终产品质量与环境影响”这一完整的链条进行展开。这种结构安排,让初学者能够系统地建立起对整个资源化过程的宏观认知。比如,在介绍焚烧技术的章节,它首先详细阐述了不同组分废物在炉内的燃烧特性,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不同类型焚烧炉的设计要点,最后才讨论到烟气净化系统的复杂性。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化学反应和流体力学过程都变得易于接受。我发现自己对一些过去模糊不清的概念,比如气化过程中“有效热值”的精确计算方法,通过书中的公式推导和图示解释,一下子豁然开朗,这种学习体验是其他资料难以提供的。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人员,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参考价值和工程指导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的升级版。例如,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我们常常需要快速评估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性。这本书提供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框架和数据支持,可以直接作为我们编写初步设计说明书的基础。我翻阅到关于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章节时,对其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印象深刻。它不仅罗列了法规标准,更深入探讨了不同处置工艺(如固化稳定化)对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实例数据说明了添加剂的选择对稳定化效果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将理论模型、实验数据与实际工程案例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说服力和实用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对项目成败负责的人来说,这种“经得起推敲”的内容至关重要。

评分

读完这本教材,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蕴含的“前瞻性思维”。它不仅聚焦于当下如何处理现有的废物,更致力于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书中有一块内容专门探讨了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与碳捕集封存(BECCS)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集成应用,这明显是面向未来能源转型的战略布局。它没有回避当前技术面临的瓶颈,比如生物质热解产物中酯类物质的分离纯化难度,以及高浓度有机废水零排放的挑战,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国际上正在研发的尖端技术和正在尝试的突破方向。这种坦率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教科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份行业发展路线图的指南。它激发了我不仅要掌握现有技术,更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框架去预判和迎接未来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这对于在职工程师的持续学习和知识更新,提供了极大的助益。

评分

这本关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教材,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环保工程领域摸爬滚打的实践者量身定做的。我手里这本是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规划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光是书名就透着一股务实的劲头。它并非那种空泛地谈论宏伟目标的理论著作,而是真正深入到“技术”二字的内核。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类型废物处理工艺的详尽剖述,比如,对于有机废弃物,它不仅罗列了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常规方法,还细致地分析了每种技术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工艺参数优化以及潜在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书中对材料回收的章节,尤其是针对电子废弃物和难降解塑料的解构与再利用路径,给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我记得有一处关于湿法冶金从复杂废料中提取稀有金属的流程图,清晰得让人拍案叫绝,完全能指导我们在实验室乃至中试规模上进行操作。书里的插图和图表质量极高,复杂流程一目了然,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将理论快速转化为工程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成功地架起了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之间的桥梁,使得前沿技术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空中楼阁。

评分

拿到这本《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内容的新颖性和体系的完备性。现在环境工程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老教材里介绍的技术已经显得陈旧乏力,但这本教材显然紧跟时代步伐。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已经成熟到不需要再强调的基础概念,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了当前行业面临的痛点上——比如高含水率污泥的减量化与能源化,以及建筑垃圾的精细化分选与再生骨料的性能提升。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热解气化技术的部分,作者详尽地对比了流化床、固定床等不同反应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如何通过调控操作温度和停留时间来影响产气质量和焦油选择性的案例分析。这种深度分析,远超一般教材的泛泛而谈,更像是一部高级工程师的备忘录。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一对一的探讨,每一个技术难点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连带着相关的经济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也一并涵盖,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的视角,非常全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