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老年人皮肤病100问
定价:20.00元
作者: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030386618
字数:
页码:11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上海市老年教育普及教材:老年人皮肤病100问》的定位主要是面向街(镇)及以下老年学校,适当兼顾市、区老年大学的教学需求,力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通用性与专门化相兼顾,以通用性为主。编写市级普及教材主要用于改善街镇、居村委老年学校缺少适宜教材的实际状况。
目录
1 认识老年人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
细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
昆虫性皮肤病
皮炎和湿疹
荨麻疹和药疹
物理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皮肌炎
大疱性皮肤病
血管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色素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良性皮肤肿瘤
恶性皮肤肿瘤
2 老年人皮肤病知识100问
老年人洗头有讲究吗?
老年人洗澡有讲究吗?
老年人贴身衣物为何强调全棉、柔软和本色?
老年人患皮肤病,饮食有何讲究?
老年人晒太阳的学问
紫外线与皮肤癌有关系吗?
黄色人种的皮肤癌发病率为什么低于浅色人种?
为何老年人频发药物性皮炎?
糖尿病老人如何进行皮肤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皮肤如何护理?
老年人为何易患“老烂脚”?
“老烂脚”治疗为何有难度,能预防吗?
维生素与人体皮肤有什么关系?
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皮肤的作用是什么?
困扰日久的老年瘙痒症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外阴瘙痒常见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使用外用药时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
如何正确认识糖皮质激素?
……
3 老年皮肤病求诊指南
作者介绍
文摘
皮肤所分泌的皮脂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可滋养皮肤、减少皮肤水分丢失,是皮肤屏障功能重要组成部位,一旦过度清洗就可能造成皮脂丢失、皮脂膜和皮肤屏障功能破坏。青年人油脂分泌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脂分泌逐渐下降,男女下降程度和时间也有所差异,男性70岁之前皮脂分泌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女性闭经后皮脂分泌就开始明显减少。对于老年人来说,皮脂分泌功能可减少约40%~60%,油脂分泌明显减少,皮脂成分随之发生改变,皮肤屏障修复功能减弱。如何做到更好的清洁皮肤和保养皮肤是很有学问的,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在寒冷季节洗澡的次数应当适当减少,切忌过热的水洗浴,减少使用肥皂或沐浴露次数。因为冬季天气干燥,皮肤所含水分和分泌的油脂都较少,过度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皮肤失去皮脂和水分的滋养,产生皮肤干燥、脱屑、敏感和瘙痒等症状。在高温季节可以适当增加洗澡的次数,在汗腺分泌较为旺盛的部位如腋窝、腹等区域可以适当用一些香皂或沐浴露。洗澡时,水温应控制在40~45℃为宜,在洗完澡后建议涂擦一些保湿润肤霜,防止皮肤干燥带来的不适,腋窝、腹等皱褶处可外用一些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皮肤浸渍和细菌、霉菌滋生。
2.3老年人贴身衣物为何强调全棉、柔软和本色?
皮肤作为人体的大器官,不仅可以防止体液散失和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而且还可以感受各种刺激,参与全身各种机能活动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目前还发现皮肤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机体可以通过皮肤免疫来清除外界的各种有害物质,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诱发各种皮肤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发生各种皮疹和皮肤瘙痒。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的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各种皮肤过敏反应。当贴身衣物为化纤、粗糙或含有较多染色剂时,皮肤接触过敏原的概率和刺激会大大增加,通过皮肤的吸收功能就可诱发各类皮肤过敏,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贴身衣物好为全棉、柔软和本色。
……
序言
1 认识老年人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
细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
昆虫性皮肤病
皮炎和湿疹
荨麻疹和药疹
物理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皮肌炎
大疱性皮肤病
血管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色素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良性皮肤肿瘤
恶性皮肤肿瘤
2 老年人皮肤病知识100问
老年人洗头有讲究吗?
老年人洗澡有讲究吗?
老年人贴身衣物为何强调全棉、柔软和本色?
老年人患皮肤病,饮食有何讲究?
老年人晒太阳的学问
紫外线与皮肤癌有关系吗?
黄色人种的皮肤癌发病率为什么低于浅色人种?
为何老年人频发药物性皮炎?
糖尿病老人如何进行皮肤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皮肤如何护理?
老年人为何易患“老烂脚”?
“老烂脚”治疗为何有难度,能预防吗?
维生素与人体皮肤有什么关系?
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皮肤的作用是什么?
困扰日久的老年瘙痒症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外阴瘙痒常见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使用外用药时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
如何正确认识糖皮质激素?
……
3 老年皮肤病求诊指南
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的制作也体现了对目标读者的尊重。字体够大,间距适宜,对于视力有所下降的老年读者非常友好,这在很多医学著作中是很少见的细致。内容方面,除了对常见病的详尽解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皮肤美容与心理健康”的探讨。比如,对于因白癜风、脂溢性皮炎等长期困扰导致的社交回避和抑郁情绪,作者提出了专业的心理支持建议,并强调了适度医美手段在重建老年人自信中的积极作用。这说明作者的视野并不仅限于病灶本身,而是关注到了“人”在病痛中的完整体验。这本书成功地将严肃的医学知识、实用的生活指南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位陪伴者,让老年人能够更有尊严、更从容地面对皮肤带来的各种挑战。
评分让我感到非常受用的是,这本书在“生活方式干预”部分所占的篇幅和深度。我们总以为皮肤病就是抹药膏、吃药片的事,但这本书花了不少篇幅来谈论营养学和皮肤健康的关系。比如,它详细分析了维生素D在老年皮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膳食调整来改善肠道菌群,间接影响皮肤屏障功能。这些内容,往往是普通医院门诊中难以详述的宏观议题。书中甚至还提到了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导致的卫生死角问题,比如足癣在趾缝间的顽固性,以及如何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辅助产品进行日常护理,体现了作者对老年人生理局限性的深刻理解。这种不局限于皮肤表层的,而是从整体健康角度切入的论述方式,让我领悟到,皮肤健康是全身系统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体现,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皮肤病治疗”的认知边界。
评分这部书,初翻开的时候,我真的抱着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毕竟,“100问”这样的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浮于表面的科普读物,无非是把一些网络上耳熟能详的皮疹图片和简单的治疗建议堆砌起来。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展现出了超出预期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比如,它对于老年人特有的皮肤生理变化——比如皮脂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干燥瘙痒,以及血管脆性增加带来的瘀斑问题——的阐述,就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生硬罗列,而是结合了日常起居的细节去分析病因。书中对“老年瘙痒症”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提到了抗组胺药,更深入探讨了心理因素对瘙痒阈值的影响,甚至建议了调整洗浴习惯的具体操作步骤,细节到水温和沐浴露的选择。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医学书籍,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且极富耐心的皮肤科老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深奥的皮肤病学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且能立刻付诸实践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参阅”或“对照”。我个人更倾向于把它放在床头柜上,遇到任何皮肤上的小变化,都可以快速翻阅到相关的章节进行初步判断。这种高效率的检索能力,源于其清晰的结构设计和详尽的索引。我特别欣赏它在“药物性皮肤反应”这一块的论述。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病,服用药物种类繁多,药物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难度非常高。这本书详细列举了常见降压药、降糖药、抗凝药等可能引发的皮疹类型和相应的处理原则,甚至提到了药物的半衰期和停药后的观察周期。这种实战性极强的指导,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群体及其照护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教会你识别那些“不寻常的反应”,并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哪些情况可以观察,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也减少了因误判而带来的痛苦。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在药店或者一些健康讲座上听到的老年皮肤问题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而且常常带有夸张的“秘方”色彩,让人真假难辨。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异常扎实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疾病,而是按照系统发生学的角度进行分类讨论,比如感染性疾病(真菌、细菌、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天疱疮、盘状红斑狼疮的特殊表现),以及增殖性病变(日光性角化和鳞癌的早期识别)。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老年人肿瘤筛查”部分的讲解,非常清晰地区分了良性痣、非典型痣与恶性黑色素瘤在老年皮肤上的微妙差异,这在很多面向大众的读物中是缺失的重点。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诊断,而是用一种冷静、科学的笔调,指导读者如何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这种科学的严谨性,让人读完后,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建立了一种面对皮肤变化的正确认知框架,不再盲目恐慌,而是懂得如何科学地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皮肤状况,为医患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