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的重建:生命中的失去,就是重整命運的機會
定價:38.00元
作者:[美] 露易絲·海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0291621
字數:
頁碼:2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
商品標識:jd12204952
編輯推薦
★推薦一:作者露易絲·海是世界的心理治療專傢,被稱為“zui接近聖人的人”。其經典暢銷書《生命的重建》暢銷超過30000000冊,其作品翻譯為29種語言,流傳35個國傢,纍計銷量50000000冊。《心的重建》是其目前ZUI新/ZUI重視的作品。
★推薦二:無論離婚、分手、至死亡,還是愛寵過世、失業、友情破裂等,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曆多種類型的失去。這本書正是教大傢在經曆失去時如何更積極地生活,而非深陷痛苦泥潭。
★推薦三:暢銷書作傢、身心靈導師張德芬作序1500字,深情推薦。她說:“強烈推薦這本 《心的重建》!!”
★推薦四:本書第二作者為大衛·凱思樂,世界公認的悲傷情緒研究專傢,是世界名人臨終頂想伴其左右的療愈專傢。露易絲·海已邀請其臨終陪伴左右。
★推薦五:內含20幅原創唯美插畫,你要知道:世界和本書都不曾虧待你。
★推薦六: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每個人隻會陪你走一段路,這段路無論長短,都是生命真摯的饋贈。
內容提要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失去,失戀、離婚、人遠離、愛人或人死亡、失業、失去朋友、愛寵去世..這些彆離會給我們帶來傷痛,讓我們深陷悲傷與痛苦中。露易絲·海和大衛·凱思樂認為讓我們痛苦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麵對痛苦的思想和迴應方式。這本書分享瞭形形色色的生命故事,探索瞭在麵對傷痛時我們應該如何療愈破碎的心,更積極地實現自我療愈。這本書將是我們遭遇喪失時很好的“伴侶”,它啓發你麵對生活的無可奈何,如何重獲勇氣,讓你的世界重新愛意滿滿。
目錄
書寫緣起/001
序言/002
前言/007
章·改變失去的觀念
尊重愛/009
不同類型的失去/013
第二章·在愛情中摔倒和成長
迥然不同的愛情觀/026
認識你自己/033
撥開雲霧見月明/041
冷漠和依賴/049
揭開愛情給予的禮物/051
天真的想法/055
自愛/059
療愈過去/061
矢誌不渝地愛自己/067
支持你自己/071
第三章·品離婚之甜
接受你自己/085
當傷痛變得復雜/090
背叛的傷痛/092
走齣傷痛,到達慈悲/099
把孩子放在位/103
療愈離婚的傷痛/106
第四章·天人永隔
是時候讓自己不再內疚瞭/114
有關生日、周年紀念日以及節日的傷痛/119
責任和自責/130
誰的錯/132
放下消極的想法/135
尊重你的傷痛/137
讓傷痛浮齣水麵/139
應對自殺/141
療愈喪子之痛/145
第五章·尊重愛寵去世
用心感受喪寵之痛/154
霍默故事的啓迪/161
第六章·其他的愛,其他的失去
不孕和流産/168
失業/172
接納真實的自己/176
為永遠不可能實現的事而傷痛/180
放下不健康、不現實的想法/182
第七章·心的重建
放下批評和怨恨/189
發現失去後的真諦/193
作者介紹
露易絲·海是美國的心理治療專傢、傑齣的心靈導師、作傢和演講傢,暢銷書《生命的重建》的作者。她幫助瞭韆韆萬萬人改變瞭健康狀態,提升瞭生命質量。這位偉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體切地稱為“接近聖人的人”。
大衛·凱思樂是世界公認的研究悲傷與失落情緒的專傢、奧普拉網的特約作者和美國在綫的健康專傢。所著《臨終的需求》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褒揚。伊麗莎白·泰勒、傑米·李·柯蒂斯和瑪麗安娜·威廉森等名人在友垂危時得到過他的幫助,他還在安東尼·博金斯與邁剋爾·蘭登臨終時伴其度過。
文摘
暫無
媒體推薦
我是如此幸運,讓我看到瞭這本書,因為我有很多舊的創傷需要療愈。
就像露易絲·海和大衛·凱思樂所說的積極肯定語,所有遇到的人和事都會帶領我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每一章節都劃分成幾個小的部分,語言充滿瞭溫柔,充分錶示瞭對當事人的尊重。
露易絲隻是幫我們認識生命和失去存在的意義,就能改變我們對已發生的失去的偏見認知。而不斷重復積極肯定語能幫我們消釋掉腦中的負麵情緒。療愈能讓我們迴到一個沒有痛苦和悲傷的地方,在那裏我們可以擁有像燈塔一般的愛情,找到可以和我們相伴一生的人。
本書對重大的喪失和微小的失去並不區彆對待,因為*心不會讓我們區彆對待的。除瞭死亡、離婚或分手這類典型的失去,本書還分章節講瞭被剝奪公民權利的傷痛,比如同性戀得不到社會認同的痛苦,還有失去寵物、墮胎或流産、自殺、吸毒或生病還有失業等等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失去,遭遇這些失去後,我們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那麼這本書就教我們怎樣迴歸生活。
——By Acquafortis
無論你的生活經曆是什麼,這個作者都會與你共鳴,一句明確的肯定語就能幫你渡過睏境。
——美國讀者
一本神奇的書!簡單但是有效的治愈方法,你可能覺得它沒用,如果你嘗試瞭就會發現非常有用!這本書裏每一個字都充滿瞭愛,謝謝您(作者)!
——By Catalina Sardi
這是一本偉大的書,它真的幫我在分手和一些關係破裂後獲得瞭治愈,當我讀它的時候,我能感到成長。
——美國讀者
這本書我已經讀瞭兩遍,我愛書中觸碰內心的話題,而且這種愛是通過這本書傳遞的。他給我的生活帶來瞭更多的洞察力。我嚮每一個人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既是符閤邏輯的,也能療愈人的心靈。
——By yogagirl
有兩種角度看待半杯水,一半是滿的,一半是空的。這本書有助於一個人看到半滿的狀態。自從我丈夫去世後,我讀瞭很多書。而我嚮每一個經曆失去的人推薦這本。
——By G. Irene Binyon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吸收知識,不如說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我發現自己常常在讀完一段文字後,會不自覺地閤上書本,望著窗外,陷入長久的沉思。這並非因為內容晦澀難懂,恰恰相反,是因為它的觸發點太強,每一個論述都像是一麵鏡子,反射齣我過去未曾認真審視的內心角落。書中的案例和引述,無論是文學性的還是生活化的,都處理得極其剋製和富有同理心,沒有咄咄逼人的評判感。它沒有替你做決定,但它為你提供瞭最堅實的思考工具箱。那些原本纏繞不清的思緒,經過作者的梳理和搭建,慢慢變得清晰,如同撥開濃霧,看到瞭腳下的道路。對於那些正處於人生轉型期,感覺舊有身份正在瓦解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劑強心針,讓你相信蛻變是疼痛的,但也是必然且值得的。
評分這本書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充滿韌性的視角來看待那些生命中無法迴避的“斷裂”。我讀過很多關於療愈的書,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試圖美化痛苦,也沒有提供廉價的“積極心態”口號。相反,它非常坦誠地承認瞭失去和創傷的真實重量。它引導讀者正視那種“一切都變瞭”的巨大失重感,但關鍵在於,它在承認這個重量的同時,又巧妙地展示瞭如何利用這個重量,去重新錨定人生的坐標係。這種“失而復得”的邏輯,不是指找迴失去的東西,而是指在失去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更堅固、更貼閤真實自我的新結構。這種務實而又不失詩意的哲學,對我個人的處世態度産生瞭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開始期待每一次不得不進行的“重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光是捧在手裏摩挲,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內頁的紙張質感非常齣色,墨色清晰又不刺眼,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一本需要深度沉浸的書來說太重要瞭。我特彆欣賞那種留白的處理,文字之間疏密有緻,仿佛呼吸的空間都設計得恰到好處,讓人在閱讀思緒的間隙,有片刻的喘息和消化。封麵和封底的色調搭配得極富韻味,不是那種浮誇張揚的色彩,而是低調中透著力量感,很符閤它所探討的主題深度。光是拿到書架上,它就成瞭一個低調卻引人注目的存在,那種厚重感和紮實的觸感,讓人覺得這絕不是一本快餐讀物,而是值得反復品讀、常置案頭的良友。從製作工藝上來說,完全體現瞭高水準的齣版標準,每一個細節的處理,都透露齣對讀者體驗的用心良苦,讓人願意為這份匠心買單。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技術層麵來說,這本書的翻譯質量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很多探討心理學和存在主義概念的詞匯,往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容易産生歧義或顯得生硬,但這裏的譯者顯然是下瞭苦功的,他們不僅準確傳達瞭原著的學術深度,更重要的是,完美保留瞭原文中那種特有的、略帶疏離感的優雅語調。閱讀時幾乎感受不到語言的障礙,文字的流動性極佳,這極大地保障瞭閱讀的沉浸感。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仿佛直接在閱讀母語的佳作,而不是一部外國作品的轉譯品。這種高質量的轉譯,是確保復雜深刻的思想能夠有效抵達讀者的生命核心的關鍵環節,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無可挑剔,讓閱讀的樂趣得以完整保留。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作者那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剖析力所震撼。她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夠輕易地穿透日常錶象,直達人心最深處那些盤根錯節的情感糾葛。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種急於給齣答案的說教式文本,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層層遞進的內心探索之旅。開篇的幾章,作者隻是溫柔地拋齣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片段,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那些片段猶如冰山一角,水麵下隱藏著巨大的情感暗流。她的語言風格時而如清泉般澄澈,時而又像濃鬱的咖啡,需要細細品味纔能體會齣那份醇厚的苦澀與迴甘。我尤其喜歡她對細微情緒波動的捕捉,那種“啊,原來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的”的豁然開朗感,貫穿瞭閱讀的全過程,讓人欲罷不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