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式育儿百科: Das gro?e GU Babybuch
定价:68.00元
作者:碧尔吉特·格鲍尔·瑟斯特亨 曼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02925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的生命正在孕育,爸爸妈心里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也许还有一些小小的不自信。毕竟生儿育女这件事不需要经过考试,没有一个标准来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合格的父母,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不断地学习,吸纳新的知识。这本《德式育儿百科》在德国畅销超过20万册,多次再版,这次我们将它引入,希望其中科学的育儿方法能够对准爸爸和准妈妈们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用爱陪伴宝宝更好地成长。
内容提要
本书作为一本育儿类书籍,主要讲述了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内,父母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帮助父母及宝宝更好地度过他们相处的*年。全书内容丰富,从宝宝出生前要准备的一系列婴儿用品,到宝宝*年中每个月的成长,再到宝宝的睡眠、饮食、疾病等,详尽地为爸爸妈妈介绍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宝宝。书中还讲述了生完宝宝后,妈妈应该如何照顾自己与家人,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以及如何恢复自己往日的身材
目录
推荐序
自 序
1.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1.1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
和宝宝一起度过的蜜月期
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
爸爸妈睡眠小杀手
如何处理经济问题
夫妻生活
美好的时光,难熬的时光
语言是金
1.2好好利用等待宝宝出生的这段时光
宝宝的衣橱里应该有这些
关键是要舒适
“二手货”作为
宝宝需要的各种装备
在宝宝出生之前,您应该为他购买的一些东西
其他有用的东西
安抚奶嘴
背巾
不停地吮吸某种东西就会成为一个疑难问题
赞成使用安抚奶嘴的论点
反对使用安抚奶嘴的论点
正确的睡觉地点
除此之外,您还应该注意的事
问题与回答
1.3一个家庭诞生了
出生以及出生后的一段时间
高成绩
剖宫产
使用产钳或者胎头吸引器出生
阿普加测试
测量pH值
预防眼部感染
次防疫检查
次洗澡
掌控有了宝宝之后的生活
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襁褓
尿布
侧卧的姿势换尿布——这样操作
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
肚脐的护理
宝宝生命中的初几天
先是非常清醒……
……然后是非常疲惫!
保持温暖
睡眠需求
胎便
新生儿血尿
乳房肿胀(奇乳)
眼睛有分泌物
鼻塞
新生儿黄疸
隐睾症
颅骨畸形
宝宝的皮肤问题
问题与回答
1.4产褥期
产褥初期:“纪念”分娩
腹部
私处
剖宫产缝合的伤口
产后阵痛
回缩
轻微产后抑郁
激素变化产生的其他影响
肠道和消化
痔疮
手关节
产褥期体操
所有事都要按部就班,不能急于一时
多才多艺的骨盆底
产褥期扩展体操
恢复练习
家里的小练习
产后避孕
有哪些避孕方法?
各种避孕方式一览表
问题与回答
2.从到幼儿
2.1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2第2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3第3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4第4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5第5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6第6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7第7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8第8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9第9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100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111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2.122个月
您的宝宝是这样成长的
您可以这样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问题与回答
3.宝宝一岁之前的饮食
3.1生命之源:母乳
母乳喂养——从一开始就是佳选择
(几乎)每个妈妈都可以母乳喂养
乳汁的产生以及哺乳
乳房护理
母乳——理想的适应
有关哺乳的重要的一些建议
哺乳姿势
哺乳时的问题
问题与回答
哺乳期需要正确的饮食
哺乳期女性的能量提供者
饮料
问题与回答
3.2婴儿配方奶粉:母乳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给宝宝选择适合他的奶粉
根据年龄进行选择
基础:牛乳
保障质量
里面还有什么
婴儿配方奶粉概况
特殊配方奶粉
其他哺乳动物的乳汁/奶粉
其他种类的饮品/奶粉
与奶瓶相关的事
奶瓶
奶嘴
准备食物
食用量
请您相信您的感觉!
奶瓶和奶嘴的清洗
问题与回答
3.3宝宝的碗粥
一步一步开始添加辅食
新的人生阶段的新食物
从只吃母乳或者奶粉过渡到添加辅食是如何实现的?
步:替换掉白天中的一餐(午饭)
第二步:替换掉宝宝一天中的第二顿饭(晚饭)
第三步:替换掉第三餐(下午茶)
我的宝宝应该怎么吃饭?
宝宝的饮料
宝宝10个月大以后的饮食
问题与回答
4.睡吧,宝贝,睡吧
4.1温柔地进入梦乡
睡眠——生命之源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宝宝来说尤为重要
睡眠阶段
宝宝的睡眠不太一样
为了能够睡好觉,宝宝需要些什么?
入睡
一觉睡到天亮
宝宝的睡眠障碍
死在睡梦中——婴儿猝死综合征
预防:但是如何预防?
问题与回答
5.求救——我的宝宝生病了
5.1大大小小的病痛
尿布疹
婴儿红臀(刺激性皮炎)
真菌性尿布疹
发烧
体温测量仪
高热惊厥
幼儿急疹
不明原因的发热
肚子出了问题
便秘
腹泻
呕吐
大量呕吐(胃食管反流)
腹胀
还有哪些折磨宝宝的病痛
咳嗽/支气管炎
伤风感冒
喘鸣
哭/哭闹
长牙
接种疫苗
通过注射疫苗发生了什么?
疫苗注射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通过疫苗获得安全
针对疫苗注射的一些批判性见解
家庭医药箱——居家旅行
作者介绍
碧尔吉特·格鲍尔·瑟斯特亨
获得博士学位的营养学家和记者。她和丈夫托斯滕共同经历了3次“孩子的年”——连同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她通过自己的孩子宝林娜、萨姆埃尔和索菲以及他们的朋友了解了孩子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
曼弗雷德·普劳恩
先后在布达佩斯、埃尔兰根、慕尼黑以及曼彻斯特学习医学,其后的9年在慕尼黑的Dr.von Haunerschen儿童医院工作。从2003年初开始,他作为儿科医生在吉尔欣格市史坦堡区开设了自己的诊所。他在治疗中除了使用现代医疗手段,还添加了顺势疗法以及其他康复手段。作为儿科医生,他清楚地知道,小孩子需要什么。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在信息更新和专业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似乎紧跟国际上最新的儿科研究和育儿理念,没有那种过时的、基于经验主义的论断。举个例子,关于过敏原的引入时间点,它给出的建议是参考了近几年的大型研究结论,而不是沿用几十年前的“保守做法”。这种对科学前沿的紧密跟踪,让这本书的权威性大大增加。我不会仅仅把它当作一本参考书,更把它看作是一本“动态的知识库”。每一次我感到困惑时,都能从里面找到最新的、有理有据的解释。它不贩卖焦虑,而是提供知识,用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数据支撑起每一个育儿决策,这对于追求科学育儿的现代父母来说,是最大的定心丸。
评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和内容组织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呈现,完全超出了我对“育儿百科”的传统认知。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本精美的图文杂志。色彩的运用非常柔和,大量高质量的实拍照片和清晰的步骤图,让那些复杂的育儿操作变得直观易懂。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说明书研究如何给宝宝做拉伸运动,简直一头雾水,但翻开这本书,那几张动作分解图,配合文字的精准描述,我立刻就明白了要领。而且,它在细节处理上看得出出版方是下了大功夫的,比如那些重要的安全提示,都会用醒目的图标或特殊颜色标注出来,让人绝对不会忽略。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即使在深夜疲惫不堪时,翻阅它也能让人感到一丝平静和秩序感。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都在鼓吹某种单一的、理想化的育儿哲学,那么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和“非批判性”。它没有强行要求你必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提供了基于科学证据的各种选项,让你自己去权衡和选择。比如在处理亲子关系中的“规矩设定”这一块,它呈现了从温和引导到适度坚持的不同流派,并清晰地指出每种方法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最终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家长。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舒服。我不是在被教育,而是在被引导着去探索属于我们家庭的育儿之道。这种开放式的探讨,极大地减轻了新手父母“做错事”的焦虑感,让我更敢于尝试和修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新手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从怀孕初期到宝宝蹒跚学步,每一个阶段的挑战和喜悦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它那种务实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姐姐在跟你分享心得。比如,在谈到夜间喂养和睡眠训练时,它提供了多种可行的方案,并且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让我这个经常处于崩溃边缘的妈妈能找到最适合我们家庭的节奏。书中对婴儿辅食制作的介绍也极其细致,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火候到如何应对宝宝的挑食,都有非常实用的建议。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坚实的后盾在默默支持。它让我明白,育儿路上没有“完美父母”,只有不断学习和调整的父母。这种被理解和被赋权的感觉,比任何华丽的育儿口号都来得实在和温暖。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超越了单纯的“如何照顾婴儿”的层面,深入探讨了父母自身的心理调适。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产后抑郁的识别与应对”以及“伴侣关系在育儿期的维护”这两个章节。很多育儿书只关注宝宝,却忽略了作为养育主体的父母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却把这一点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它直白地指出了,父母状态好了,孩子才能好。它提供的应对策略非常接地气,比如如何与伴侣有效沟通育儿分工,如何挤出时间进行自我关怀等,这些都是我平时在网上搜索都很难找到系统性论述的内容。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带孩子,更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伴侣共同成长,这对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