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是教齣來的:中國父母必修的七堂課(大教育書係)
定價:32.00元
售價:21.1元,便宜10.9元,摺扣65
作者:魯鵬程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54916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性。魯鵬程是當代傢庭教育專傢,其《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孩子100招》銷售過50萬冊,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本書是作者係統性闡述傢庭教育觀念與方法的大成之作。2.實戰性。本書針對傢庭教育的現狀,用大量生活事例來分析教育的得失,找尋因應策略。好學,實用。3.開創性。本書開創性地進入傢庭教育的德育領域,將孩子的做人教育、道德教育作為切入點,得到硃永新、周國平、孫雲曉、盧勤等教育傢的極力推崇。
內容提要
七堂課!傢庭教育專傢魯鵬程為中國萬韆父母道明瞭傢庭教育的本質。 不論何種形式的教育,其終目標,是把孩子培養成德纔兼備的人纔。我們當下教育,過於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培育,忽視瞭孩子的道德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帶來瞭不少負麵影響。 作者以專業的教育素養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探尋傢庭教育的本質,倡導傢庭的做人教育,德行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等,力求孩子往德纔兼備的方嚮發展。如何行之有效地教育孩子?教育的智慧從哪裏來?作者引導我們從傳統文化中發掘豐富而又強大的教育資源,將重讀經典作為教育重要一環,從中吸取營養。好的教育方法,建立在好的教育理念和好的教育心態之上。社會流行的教育觀念,未必真正適用於每一個孩子,好的方法,就是盡量少用“技巧”,而是提高教育者的修養,用父母的品格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目錄
作者介紹
魯鵬程,原名張振鵬,我國傢庭教育專傢,教育暢銷書作者。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特聘專傢,北京大學中小學骨乾教師高級研修班主講專傢。中央人民廣播電颱、江蘇教育電視颱、鳳凰講堂等教育類節目特約訪談嘉賓。親子教育類雜誌《時尚育兒》《親子》等專傢顧問團成員、撰稿人。機械工業齣版社成立60周年“*影響力作者”,作品總超過200萬冊,其中《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自2011年齣版以來持續加印、已暢銷50餘萬冊,長期雄踞各大圖書排行榜前列,續篇《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實踐版)入選“全民閱讀年會50種重點推薦圖書(2014-2015)”及“全國圖書館推薦書目(2014-2015)”,姊妹書《好媽媽不寵不嬌教育女孩100招》係列、《學好弟子規 教齣好孩子》及《教師的國學素養》等圖書深受傢長和老師們歡迎。有多部作品分彆入選“2011—2012年中國十大傢庭教育圖書”、“《中國教育報》2011年教師暑期閱讀推薦書目”。另有多部作品版權輸往韓國、越南、中國香港等國傢和地區。
文摘
序言
從文學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行文風格也獨樹一幟,它不像某些嚴肅的學術著作那樣高冷,反而有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和力。作者的筆觸是溫暖而堅定的,他深知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會遇到的焦慮、自我懷疑和挫敗感,並且能夠精準地觸及這些痛點。有一段描述父母在夜深人靜時,看著熟睡的孩子,那種復雜的情緒,我讀瞭之後差點流淚,因為它太真實瞭。這種“共情式”的寫作,讓閱讀過程本身就變成瞭一種自我療愈。它不是在指責父母的不足,而是在邀請父母加入一個成長的隊伍。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覺得胸中的一塊大石頭落瞭地,仿佛收到瞭來自一位智者的溫柔鼓勵:“你做得不錯,但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這種情感上的支撐,比任何硬性的方法論都要來得珍貴和持久。
評分坦白說,我以前買過不少號稱“革命性”的育兒書,大多是空泛的理論堆砌,讀完後感覺知識點倒是記瞭不少,但一到實際操作就抓瞎。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具有一種驚人的“實操性”和“畫麵感”。當我讀到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那一章節時,作者描繪瞭一個傢庭場景:孩子弄灑瞭牛奶,父母首先要做什麼,接著引導孩子如何補救,每一步的颱詞和肢體語言都寫得清清楚楚。這種細緻入微的描述,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讀完後馬上就能在腦海中預演一遍,知道在下一次類似情境發生時該如何反應,而不是手足無措地吼叫。特彆贊賞作者對“情緒管理”部分的深入探討,他沒有簡單地要求父母“保持冷靜”,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暫停-觀察-迴應”的流程。這套流程非常實用,它幫助我在情緒爆發的臨界點強迫自己慢下來,真正去傾聽孩子被情緒掩蓋下的真實需求。這本書與其說是教育書,不如說是一本高情商父母的“行為手冊”,非常實在,不玩虛的。
評分這本讓我眼前一亮的育兒寶典,簡直是為我這種在孩子教育路上摸爬滾打的父母們量身定製的指南。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看似玄奧的教育理念掰開瞭揉碎瞭講給我們聽。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談及“規則建立”那一部分時所展現齣的智慧。他不是簡單地喊口號,而是深入剖析瞭規則背後的心理學邏輯,告訴我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約束,而不是僅僅因為害怕懲罰而順從。書中提到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利用“選擇權”來平衡權威與自由,我迴傢就嘗試瞭一下,效果立竿見影,孩子對“必須完成的作業”的抵觸情緒明顯降低瞭。這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做什麼”的書,更是一本教你“為什麼這麼做”的書,讓我對“管教”這件事的理解徹底顛覆瞭。它教會我,真正的教育不是塑造,而是激發,是從根源上滋養孩子內心的力量。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像是拿到瞭一把萬能鑰匙,打開瞭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秘密通道。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振奮的是它對“學習動力”的重新定義。我們這一代傢長,多多少少都帶著“唯分數論”的陰影,總覺得不逼一逼孩子,他們就會停滯不前。但這本書旗幟鮮明地指齣瞭這種“外部驅動”的弊端,並花瞭大量篇幅去闡述如何構建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作者提齣的“成就感循環”模型非常具有啓發性,它告訴我們,每一次小小的、被認可的成功,遠比一次大考的高分更能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捕捉孩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那些微小的閃光點,比如他今天主動整理瞭書桌,或者獨立解決瞭一個難題,然後給予那種精準而有分量的贊揚。效果令人驚喜,我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隻有完成任務纔願意投入,他開始對探索未知這件事本身産生興趣瞭。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監工”的心態,轉變成瞭一個“園丁”的心態,不再隻盯著結果,而是專注於土壤的滋養。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對“傢庭文化”建設的強調。很多育兒書隻聚焦於“親子關係”或“個體行為矯正”,但這本書卻將目光放得更遠,探討瞭整個傢庭的價值觀是如何代際傳遞的。作者提齣的“傢庭契約”的概念,對我啓發很大。它不再是單嚮的“父母命令孩子”,而是全傢共同參與製定的行為準則和溝通模式。這極大地提升瞭傢庭的凝聚力和民主氛圍。我開始思考,我想給孩子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傢庭氛圍?是充滿控製的緊張,還是充滿理解的支持?這本書引導我進行瞭一次深刻的傢庭價值觀重審。它讓我明白,我們今天對孩子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瞭應對明天的考試,更是為瞭塑造他們未來幾十年的人格底色和麵對世界的態度。這是一本真正具有前瞻性和深遠影響力的指導手冊,它讓我對“為人父母”的責任有瞭更宏大和敬畏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