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心理咨询的48个典型案例 马志国 9787504174994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心理咨询的48个典型案例 马志国 978750417499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志国 著
图书标签:
  • 教师心理健康
  • 心理咨询
  • 案例分析
  • 教育心理学
  • 教师发展
  • 心理健康教育
  • 马志国
  • 心理辅导
  • 压力管理
  • 情绪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4174994
商品编码:2957172896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心理咨询的48个典型案例

定价:38.00元

作者:马志国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41749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48个典型案例,48剂心理处方,帮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内容提要


教师为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年轻漂亮、工作出色,也没有情感纠葛的小田老师却险些走上不归路?为什么年富力强的教师却突然病倒了?为什么越是关键时刻越是把课讲砸了?……
48个典型案例,涉及教师自我心理、教师职场心理、教师亲子心理和教师异常心理等多个方面;48剂心理处方,帮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目录


前言 谁来关注教师的心灵
辑 教师自我心理:学会善待你自己
 1 新手教师,有权利失败
 2 新手教师,要接纳自我
 3 爱提意见的男教师
 4 爱发脾气的女教师
 5 戴好你的“人格面具”
 6 出色女教师为何想走不归路
 7 接纳一个平凡的自己
第二辑 教师职场心理:找到工作的幸福感
 8 为何关键时刻把课讲砸了
 9 面临“职业角色冲突”
 10 不把“职业倦怠”带回家
 11 警惕“职业心理枯竭”
 12 教师梦中偏遇麻烦事
 13 谨防“师源”
 14 教师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第三辑 教师人际心理:你也会遇到天使
 15 为何成绩显著却评优落选
 16 究竟该不该帮助他
 17 我为什么祸不单行
 18 为什么对我的印象更不好
 19 拨响心弦才会有知音
 20 青年教师人际障碍多
 21 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第四辑 教师情感心理:我的心情我做主
 22 别让怒火烧坏了身心
 23 不给自己制造“第二箭”
 24 怎样找到一份好心境
 25 教师的爱,让学生总想逃离
 26 学生的爱,让教师困惑不已
 27 一位教师婚外迷情的背后
 28 一名女教师与两个好男人
第五辑 教师婚恋心理:营造和谐的港湾
 29 一言难尽“师生恋”
 30 加重爱情砝码是出路吗
 31 谁把你关在婚姻门外
 32 好丈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33 一位男教师奇怪的梦
 34 一位女教师奇怪的梦
 35 中年教师婚姻乐章跑了调
第六辑教师亲子心理:我是爸爸,我是妈妈
 36 教师为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37 为什么孩子不如我
 38 请换个视角看孩子
 39 把生活“还”给孩子
 40 “职业外衣”挂在门外
 41 名师教育子女也头疼
第七辑 教师异常心理:心病还需心药医
 42 非常女教师的非常恋情
 43 告别抑郁的女教师
 44 告别失眠的男教师
 45 女教师的强迫症状背后
 46 谁“套”住了你的悲苦人生
 47 中年教师为何突然病倒
 48 教师宿舍的一幕悲剧
【附录】教师自测心理:认识你自己
 教师心理健康自测
 教师职业接纳感自测
 教师职业心理枯竭自测
 教师心理压力自测
 后 记

作者介绍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夏教师》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专家。著有心理论文及心理散文2000余篇,《做学生的心灵导师》等心理学著作30余部。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30余年,接待心理求询者数以千计,享誉全国。

文摘


序言



《心之翼:点亮教师职业生涯的心理指南》 在教育的广袤星河中,教师肩负着塑造未来的神圣使命。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引航人。然而,教师这份职业也伴随着独特的挑战与压力,常常需要面对学生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以及自身情绪的起伏。当教育的热情遭遇现实的阻碍,当理想的光辉被日常的琐碎蒙尘,一股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正呼唤着理解、支持与专业的疏导。 《心之翼:点亮教师职业生涯的心理指南》正是这样一本为所有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却同样需要呵护和滋养心灵的教师们而精心打造的读物。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也非一味强调问题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充满温度、贴近实际、富有启发性的伙伴。本书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温和而坚实的肩膀,让他们在面对职业生涯中的种种心理困境时,能够找到方向,获得力量,重燃激情,最终成为一个真正心理健康、闪耀光芒的教育者。 本书特色与内容深度解析: 一、全景式视角,聚焦教师核心心理需求: 《心之翼》深刻洞察教师群体的独特心理需求,从多个维度切入,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心理图景。 职业倦怠的纾解之道: 教师职业的高强度、高压力是众所周知的。长时间的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以及处理复杂的学生和家长关系,极易导致身心俱疲,产生职业倦怠。本书将深入剖析职业倦怠的成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进行多角度解读,并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这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如正念练习、时间管理技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睡眠、运动),以及寻求专业的支持和放松方法。读者将学会识别早期倦怠的信号,并掌握主动干预的手段,避免倦怠走向失控。 情绪管理的艺术与技巧: 教师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情绪,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学生的情绪。教学中的挫败感、家长的误解、学生的叛逆,都可能引发负面情绪。本书将引导教师们认识情绪的本质,学习辨识并接纳自身的情绪,区分“我感觉不好”和“我不好”。通过一系列情绪调节工具,如认知重构、放松训练、情绪表达的健康方式等,帮助教师们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 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其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联系:学生、同事、领导、家长。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紧张的人际关系则可能成为巨大的心理负担。《心之翼》将聚焦于教师在这些关系中的常见困境,例如如何处理与学生的代沟、如何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应对来自学校领导的压力等。本书将提供实用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沟通技巧,如积极倾听、同理心表达、冲突解决策略,帮助教师们建立更为融洽、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自我认同与职业价值的重塑: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能会面临自我价值感的动摇,对职业意义产生迷茫。本书将引导教师们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定位,挖掘并肯定自己在学生成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引导性的思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教师们重拾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使命感,建立稳固的自我认同,并从中获得持续的职业驱动力。 应对教育新挑战的心理准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例如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模式、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化、家校合作的新模式等。本书将适时关注这些新兴的教育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应对思路和支持,帮助教师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适应能力,以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教育的未来。 二、情境化案例,重现真实教学场景: 《心之翼》并非理论的堆砌,而是以极其贴近教师实际工作生活的案例为载体,将心理学理论巧妙地融入其中。 案例的选择: 本书将精选一系列发生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典型场景,这些场景涵盖了教学、管理、沟通、个人成长等各个方面。它们可能来自于教师们在课堂上遇到的棘手问题,也可能来自于办公室里 colleagues 的交流,甚至可能来自于教师们在自我反思时的困惑。每个案例都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案例的深度解析: 对于每一个案例,本书都将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学分析。这包括: 问题的识别与界定: 准确把握案例中所暴露出的核心心理问题。 心理机制的阐释: 解释问题产生背后的心理动因、认知偏差、情绪模式等。 应对策略的提供: 针对问题,提供一套或多套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会考虑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并提供具体的实施步骤。 反思与启示: 引导读者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反思自身的行为模式,并从中获得对未来处理类似情境的启示。 多样化的案例类型: 案例将涵盖多种类型,例如: 学生行为问题: 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间的冲突、青春期学生的叛逆等。 家长沟通难题: 如何与过度担忧的家长沟通、如何处理与不配合的家长之间的分歧、如何建立信任的家校合作关系。 同事关系挑战: 如何应对办公室政治、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分歧、如何建立支持性的同事网络。 个人成长与情绪困扰: 如何克服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如何处理自我怀疑、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三、专业视角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心之翼》在内容的专业性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同时又充满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支撑: 本书将借鉴认知行为疗法(CBT)、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依恋理论等多种成熟的心理学理论,确保所提供的分析和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过度使用专业术语,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同理心与支持性的语言: 在书写过程中,作者始终站在教师的立场,用理解和支持的语言与读者沟通。本书不是在评判,而是在陪伴;不是在指责,而是在赋能。每一章、每一个案例,都传递着“你并不孤单”的温暖信息。 鼓励自我探索与成长: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万能药”,而是鼓励读者积极进行自我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与你一同探讨问题的根源,并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四、实践性强,即学即用: 《心之翼》最大的价值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性。书中所提供的每一个建议、每一个方法,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旨在让教师们能够“即学即用”。 具体的练习与工具: 书中会穿插一些小练习、思考题、自我评估表等,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在讲解情绪管理时,可能会提供具体的呼吸练习步骤;在讲解沟通技巧时,可能会提供一些沟通模板。 启发性的思考路径: 除了提供具体方法,本书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的思考。它引导教师们去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实现长期的个人成长。 结语: 《心之翼:点亮教师职业生涯的心理指南》是一本献给所有教师的礼物。它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内心深处的风景;它是一盏灯,照亮前行中的迷茫;它是一把钥匙,开启通往内心平和与职业幸福的大门。阅读本书,将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次自我关照、自我疗愈与自我成长的旅程。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这本书的陪伴下,拥有更加健康、阳光、有力量的心灵,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播撒希望,收获芬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照亮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常常会迷失的方向。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绝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指导,更包含着对学生人格、情感、心理的全面培养。然而,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有限的资源下,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疲于应付,难以顾及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呼唤。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用枯燥的术语,而是用一个个贴近现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教师在面对学生心理困境时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家庭变故带来的影响的篇章。这些问题,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屡见不鲜,而书中提出的应对策略,既温和又有效,充满了智慧和人性光辉。它让我明白,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恰到好处的倾听和理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去成为一个真正能够温暖学生心灵的老师。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专业上的重要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超出我预料的学生行为,或是他们表现出的难以理解的情绪。过去,我或许会简单地认为那是“不听话”或“叛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这些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或困扰。书中那些具体的案例,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处理问题时的不足,也启发了我去思考更积极、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建立师生信任,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章节。这些内容不仅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实践技巧。当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时,我发现学生们的回应是积极的,他们的状态也明显有了改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健康,因为这才是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新的热情和信心。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并没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难以落地。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书中那些真实而生动的案例深深吸引了。它讲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在校园里会遇到的种种情境:孩子们的敏感、困惑、不安,以及他们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复杂互动。书中的分析深入浅出,常常能一下子点醒我,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在处理某些问题时的局限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棘手”学生的处理方式,它没有简单地将他们标签化,而是试图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这让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值得被尊重和关爱。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对话,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同理心的教育者。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重新找回了教育的初心和温度。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深深地被其中所描绘的教师角色所打动。我们常常被要求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成为纪律的维护者,但这本书提醒我们,我们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在现代社会,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元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本书以极其细腻和人性化的笔触,展现了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责任与担当。我尤其赞赏书中那些关于如何与情绪失控的学生沟通,以及如何处理校园欺凌等敏感问题的案例。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难题,而书中的解决方案,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充满智慧和策略的引导。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而一个有准备、有能力的教师,可以成为他们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这本书不只是提供了一套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职业使命感,让我更加坚定地朝着成为一名“有心”的教师而努力。

评分

收到!以下是以读者口吻撰写的五段图书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迥异,避免AI痕迹,并且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书名和作者信息。 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我心中怀揣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许忐忑的心情。期待是因为,作为一名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然而,现实中的挑战总是层出不穷,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它并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那些困扰我们的真实情境一一呈现。我尤其对那些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引导情绪波动的孩子的章节印象深刻。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看到了我班上那些熟悉的面孔。书中的分析鞭辟入里,提出的建议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可行性。它让我反思自己在过往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我相信,通过学习书中的智慧,我能更好地理解并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更可靠的引路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低语着那些关于爱与成长的秘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