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
定價:28.00元
作者:匠英一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3994555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一鍵完全購買:每天懂一點心理學係列(全八冊) “每天懂一點”輕悅讀書係主打“拒絕乏味,拒絕沒營養”,旨在讓年輕人快速汲取有用的新知識! 人人都需要便捷的讀心術!以大傢親身經曆的小事為例子,講解連FBI都要學習的*基本的讀心術。 教您掌握通過小動作讀取真心的技巧,從而消除人際關係中的各種煩惱,把自己也看得更清楚。 漫畫插圖,詼諧畫風,讓整本書趣味盎然。隻看漫畫,也可以學會行為心理學。
內容提要
目錄
前言
章 “解讀”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 對鏡子中的自己異常關注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2) 先坐靠邊座位的理由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3) 習慣把發票揉成團的人精神壓力較大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4) 一摸方嚮盤就性格突變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5) 在自動扶梯上還要自己上樓梯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6) “先來一杯啤酒”的理由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7) 用雨傘進行高爾夫揮杆練習的大叔們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8) “工作和我,到底哪個重要?”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9) 一邊打電話一邊信手塗鴉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0) 一身的人缺乏自信?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1) 考試前一天晚上還通宵看漫畫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2) 經常檢查手機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3) 事後諸葛亮,“所以我就說嘛……”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4) 男性失戀後不容易恢復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5) 看到有人排隊也想加入其中的心理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6) 人總容易被“好聽的”欺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7) 為什麼老把雨傘忘在地鐵裏?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8) 人想事情的時候,眼睛為什麼會往上看?
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行為(19) 把自己的不幸掛在嘴邊的人,多是自我中心主義者
專欄 心理學的曆史(1) 心理學從哲學中萌芽
第二章 “解讀”商務活動中的小動作!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1) 伸齣雙手與人握手是熱情的錶現?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2) 閉著眼睛聽人說話的人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3) 對方突然整理領帶的話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4) 身體動作誇張的人性情飄忽不定?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5) 像雞啄米一樣點頭的人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6) 如果對方眨眼次數增加的話
通過動作看透客戶的心理(7) 說話中途摸鼻子的人,可能在說謊?
通過動作看透部下的心理(1) 過分的深度鞠躬有可能意味著拒絕接受
通過動作看透部下的心理(2) 從座位位置看部下的工作熱情
通過動作看透部下的心理(3) 模仿上司的部下是個什麼心理狀態?
通過動作看透部下的心理(4) 常使用專業術語的部下
通過動作看透部下的心理(5) 反射性道歉的人,心裏並沒有反省的意思
通過動作看透部下的心理(6) “基本上……”是逃避責任的一道保險
通過動作看透同事的心理(1) “我受不瞭瞭”是自我吹噓的前奏?
通過動作看透同事的心理(2) 把“恐怕不行吧”掛在嘴邊的悲觀論者
通過動作看透同事的心理(3) “總之……”喜歡半路插話做總結性發言的人
通過動作看透同事的心理(4) 從不接電話的同事
通過動作看透同事的心理(5) 嘴上說自己“很忙”的人,真的很忙嗎?
通過動作看透上司的心理(1) 從不離開自己座位的上司
通過動作看透上司的心理(2) 部下靠近,馬上蹺起二郎腿的上司
通過動作看透上司的心理(3) 單調地晃腿,是為瞭緩解焦躁情緒
通過動作看透上司的心理(4) 經常用手轉筆的上司很無聊?
根據場閤選擇閤適的著裝 需要鼓足乾勁的日子,就係紅色領帶!
專欄 心理學的曆史(2) 反馮特派創立的“行為主義”
第三章 “解讀”男人和女人的“真心”
透過行為解讀男朋友的心理(1) 嫉妒真的是愛情的印證嗎?
透過行為解讀男朋友的心理(2) 約會中搶著坐左邊的男人
透過行為解讀男朋友的心理(3) 談話途中,男朋友突然將雙手抱於胸前,這是為什麼?
透過行為解讀男朋友的心理(4) 戒指是“束縛”的象徵?
透過行為解讀男朋友的心理(5) 如何分辨真假笑容?
透過行為解讀男朋友的心理(6) 擅長使用人稱的男性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1) 根據次約會的食量看透她的心思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2) 不太熟的女性專門跑來找你商量事情,她的真意是……?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3) 故意貶低自己的女性的真實心情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4) 女朋友舔嘴唇是在誘惑男朋友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5) 女性嚮上翻著眼珠看人是撒嬌的證據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6) 玄關處散落一地的鞋子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7) 女性接觸男性的身體,說明有戲!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8) 女性盯著人看,可能是在說謊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9) 擺弄頭發時,女性在想些什麼?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10) 她說話的聲調為什麼突然拉高?
透過行為解讀女朋友的心理(11) 麵對喜歡的人,為什麼總是無法直抒胸臆?
透過兩個人的行為解讀戀人的心理(1) 障礙越多,戀人的關係越緊密
透過兩個人的行為解讀戀人的心理(2) 為什麼戀人和夫婦都很相似?
透過兩個人的行為解讀戀人的心理(3) 通過腳尖的方嚮,讀取情侶的感情深度
透過兩個人的行為解讀戀人的心理(4) 並排坐更有助於愛情的發展!
專欄 心理學的曆史(3) 維特海默的完形心理學
第四章 “解讀”朋友們的無意識行為
通過語言看透朋友的心情(1) “告訴你個秘密”所隱含的心理技巧
通過語言看透朋友的心情(2) “我是為你好”,實際是為瞭自己!
通過語言看透朋友的心情(3) 總是說“不過”的人,心中是怎麼想的?
通過語言看透朋友的心情(4) “就是說、就是說……”是撒嬌的證據?
通過語言看透朋友的心情(5) 喜歡直呼彆人姓名的人
通過語言看透朋友的心情(6) 因為沒有自信,纔會說“”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1) 越是認真的人,喝醉後越容易“劇變”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2) 閤影時總喜歡站中間的人,是容易感到寂寞的人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3) 摺疊傘不離身的人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4) “手刀”動作有什麼含義?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5) 照相時做“V”字手勢的含義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6) 相親時錶現齣一臉無聊的女性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7) 喜歡給彆人斟酒的人,心中有個小算盤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8) 老是改變形象的人,心中充滿瞭不安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9) 通過日程安排簿看人的性格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10) 喜歡作勢大笑的人,有點自以為是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11) 談話過程中伸舌頭代錶什麼?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12) 不停贊美彆人的人,是想聽到彆人贊美自己
通過行為看透朋友的心情(13) 穿迷你裙的女性對自己充滿自信
通過癖好看透朋友的性格(1) 喜歡穿藍色衣服的人,有怎樣的性格?
通過癖好看透朋友的性格(2) 筆力弱的人社交能力強
通過癖好看透朋友的性格(3) 睡相也能暴露一個人的性格
通過癖好看透朋友的性格(4) 雙腿張開的人和雙腿並攏的人有什麼不同之處?
通過癖好看透朋友的性格(5) 走路匆匆忙忙的人容易犯一般性錯誤
專欄 心理學的曆史(4) 弗洛伊德與榮格
第五章 通過癖好,“解讀”另外一個自我
無意識的行為(1) 脫襪子時總忍不住要聞一聞的心理
無意識的行為(2) 認識的字還會寫錯的原因
無意識的行為(3) 戴墨鏡是沒底氣的錶現!
無意識的行為(4) 人為什麼會陷入無法自拔?
無意識的行為(5) 毛茸茸、軟綿綿的東西讓人産生撫摸的欲望
無意識的行為(6) 自言自語是心的退化現象?
無意識的行為(7) 人一害羞就會撓頭
無意識的行為(8) 辦公桌上擺很多私人物品的人
無意識的行為(9) 收藏傢都欲求不滿?
無意識的行為(10) 濃妝艷抹的女性其本質反倒很樸素
無意識的行為(11) 時尚品位始終和彆人保持一緻的人
無意識的行為(12) 吸煙成癮是退化成嬰兒的證據?
無意識的行為(13) 用力把煙頭碾滅的人都是實心眼兒
專欄 心理學的曆史(5) 被精細分類的的現代心理學
作者介紹
匠英一
1990年創立(株)認知科學研究所。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對無意識、直覺等進行研究,並應用其研究成果解決市場管理、營銷等方麵的心理問題。此外,他還擔任多傢企業的顧問,活躍於雜誌專欄、演講和電視訪談節目等眾多領域。
主要著作有《一分鍾看穿對方的心理》《公開,洞察對手的心理練習冊》《科學認識“意識的秘密”》《“動作與心理”詞典》《圖解好學易用的心理技巧》等。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人類行為的“為什麼”充滿好奇,總覺得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不那麼容易理解”的特質,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這份好奇心。它不是一本簡單地列舉心理學現象的書,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實驗,去揭示隱藏在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認知偏差”的探討。比如,它會分析為什麼我們更容易相信那些與我們觀點相似的信息,而對相反的證據視而不見,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這一點讓我警醒,在獲取信息的時候,需要更加客觀和批判性地去思考,不被自己的主觀意願所濛蔽。 另外,書中關於“奬勵機製”和“習慣養成”的內容,對我改變生活方式起到瞭很大的幫助。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要養成好習慣,更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瞭如何設計有效的奬勵機製,讓我們更容易堅持下去。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為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和奬勵,果然發現執行起來比以前容易瞭很多。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值得稱贊。它沒有使用生硬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心理學理論娓娓道來。即使是對心理學完全沒有基礎的人,也能輕鬆理解。而且,它常常會引用一些社會學、經濟學甚至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將心理學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下進行解讀,這讓我感覺收獲的知識更加全麵。 總而言之,《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書。它不僅解答瞭我心中的許多疑問,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觀察、去思考、去行動。這本書讓我對人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自己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毫不猶豫地會將它推薦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抱著一種“嘗鮮”的心態,想著大概就是些陳詞濫調,用些心理學術語包裝一下罷瞭。然而,讀瞭幾章之後,我完全改變瞭看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輕鬆幽默的方式,將復雜的心理學理論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 書中對於“從眾效應”的解讀,我印象特彆深刻。它並沒有簡單地批評人們盲目跟風,而是深入分析瞭從眾背後的社會壓力、信息不確定性等原因,並且舉瞭很多生動的例子,比如商場促銷時大傢排隊購買的場景,或者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如何迅速發酵。這讓我反思,很多時候我們看似獨立的選擇,其實也受到瞭周圍環境和他人行為的微妙影響。 這本書最棒的一點是,它鼓勵我們去觀察和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它會提齣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讀者去聯係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發現自己身上或者身邊人身上存在的行為模式。比如,在讀到關於“錨定效應”的部分時,我立刻想到瞭自己在購物時,經常會被商傢最初給齣的高價“錨定”,然後覺得打摺後的價格很劃算,實際上可能仍然超齣瞭我的預算。這種自我覺察的樂趣,是閱讀其他同類書籍所沒有的。 而且,它並不是一本“講完就走”的書,而是會不斷地在後續章節中補充、印證前麵提到的理論,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知識體係。這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零散地學習知識點,而是在構建一個更完整的心理學認知框架。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變得不一樣瞭,對很多事情都有瞭新的視角和更深的理解,不再輕易下定論。 總的來說,《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以一種極其易懂和有趣的方式,將晦澀的心理學知識轉化為指導我們生活的實用指南。它教會我如何去理解自己,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每天懂一點”的書,也是一本我願意反復閱讀,並且時不時拿齣翻翻的書。
評分我承認,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的。“每天懂一點”,聽起來就很輕鬆,仿佛可以潤物細無聲地提升自己。事實證明,我的直覺是對的。這本書的篇幅適中,內容也足夠精煉,確實做到瞭“每天懂一點”的承諾。我並沒有把它當作一本需要“啃”的書,而是每天睡前或者通勤路上,隨意翻開一頁,就能收獲一些新的認識。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神化心理學,而是將它置於一個非常日常的語境中。比如,它會分析為什麼我們會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大量時間,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信息産生偏見,為什麼我們會更容易相信看起來“有說服力”的論調。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而這本書則給瞭我們一個科學的解釋,讓我們不再感到睏惑。 它也教會瞭我如何去識彆一些常見的心理操縱。比如,在閱讀關於“互惠原則”的章節時,我立刻想到瞭生活中那些看似無私的幫助,背後可能隱藏的期待。這讓我能夠更加警惕,在接受他人善意的時候,也能保持一份理性,不至於輕易被“綁架”。這種“未雨綢繆”的能力,我覺得非常寶貴。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常常會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一個有趣的實驗作為引子,然後引齣相關的心理學原理,最後再給齣一些實用的建議。這種“故事-原理-應用”的模式,讓知識的傳遞變得非常順暢,也更容易被記住。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聽一場精彩的演講,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大量的知識。 總的來說,《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讀物。它用一種輕鬆、有趣、實用的方式,為我們打開瞭認識人性和理解世界的窗口。它讓我更加瞭解自己,也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給自己充電,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感覺更加充實和自信。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對這類“行為心理學”的書有點抵觸,總覺得它們會把人的一切行為都標簽化、簡單化,甚至有些“心靈雞湯”的味道。但是,這本《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大放厥詞,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理性的態度,去剖析人類行為背後的復雜邏輯。 書中關於“損失規避”的解釋,我至今仍津津樂道。它精準地描述瞭我們為什麼會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去嘗試,哪怕潛在的迴報是巨大的。這讓我反思瞭很多過去的決定,很多時候,我並非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被“萬一失敗瞭怎麼辦”的恐懼所束縛。這本書幫助我看到瞭這種恐懼的根源,也讓我開始嘗試去挑戰那些看似“風險”的未知。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非常注重“情境”對行為的影響。它會告訴你,在不同的情境下,即使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做齣截然不同的反應。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真實,因為在生活中,我們也確實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在工作場閤,我們會錶現得專業而嚴謹,而在朋友麵前,則可能更放鬆隨意。這本書幫助我理解瞭這種“角色扮演”的心理機製,也讓我更能理解他人的不同行為錶現。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錶達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在講解每一個心理學概念的時候,都會帶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仿佛在和讀者進行一場真誠的對話。這種“走心”的寫作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書,更是一本能夠觸及靈魂的書。 總而言之,《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是理論知識。它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長者,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我認識自己,理解他人,並最終學會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希望提升自我認知,並且渴望更深入理解人性的人。
評分這本《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有些行為是“莫名其妙”的,明明知道這樣不好,卻總是忍不住去做,或者看到彆人做齣一些讓人費解的舉動。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解鎖瞭這些行為背後的潛藏邏輯。 比如,書中關於“沉沒成本謬誤”的解釋,我當時就聯想到瞭自己曾經因為“已經投入瞭這麼多時間/金錢,不能半途而廢”而堅持做一件其實並不喜歡的事情。讀完之後,我纔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種心理陷阱,而我完全可以更理性地評估當前情況,而不是被過去的付齣所束縛。書中用瞭不少生活化的例子,讓我能夠感同身受,仿佛作者就在我身邊,一點點地剖析我的思緒。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講瞭“為什麼”,還常常提供“怎麼做”的建議。比如,在談到“認知失調”時,它會指導我們如何通過改變行為來緩解不適,而不是一味地去扭麯自己的認知。這種實用性是讓我最滿意的地方,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看熱鬧”的書,而是真正能夠指導我改善生活、提升自我的工具。 每次翻開這本書,都能在某個章節中找到共鳴,或者發現一些我從未留意過的細節。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背後可能蘊含的深層心理。比如,在和朋友交往中,我會更注意到對方的非語言信號,並試著去解讀其背後的情緒和意圖。這讓我的社交變得更加順暢,也讓我覺得與人溝通不再是“靠感覺”,而是有跡可循。 總而言之,《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發是多方麵的。它讓我對人類的行為模式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自己有瞭更清晰的瞭解。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新的發現。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對瞭解自己、瞭解他人感興趣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