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
定价: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西恩贝洛克(Sian Beilock)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115377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还在以为是头脑在操纵身体?原来,你的身体也影响着头脑!
研究人类表现的脑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西恩贝洛克
教你全面开发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
提升思维和记忆力、激发创造力、改善情绪、理解他人、做出更好决策。
这就是有趣又有用的'具身认知'!
内容提要
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
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被极大地忽视了。
过去几年中,'具身认知'这门新科学快速发展,
说明了身体和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想法、情绪、决策和行动。
本书会向你介绍关于身心如何相互作用的新知识,
也将教你使用身体和环境:
↘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大应用领域
用身体让自己感觉更好
当你微笑时,你会感到更快乐,
也能更快地从痛苦中恢复。
用'有力姿势'站立,只要几分钟,就能增加心理力量感和冒险的意愿。
用身体帮助自己思考
约束身体会让你的想法受到束缚,在房间内随意走动能带给你新的联想。
短时间的有氧运动,就能帮助你以崭新且不同寻常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用身体培养孩子的头脑
手写字母可以将儿童负责阅读的脑区发动起来。
练习钢琴可以提高儿童手指灵活度、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技巧。
用身体理解他人的感受
亲自打过比赛会让你在预测别人传球或射门是否成功时更加准确。
身体的距离会导致心理的距离,所以面对面更有利于敏感重要的交流。
目录
目录
前言 大脑之外改变大脑之内
章 皱纹没了,忧愁也没了
情绪原来扎根在身体里// 001
第2章 手指灵活,数学也强
运动体验如何提升认知能力// 014
第3章 跳跳舞,学数学
身体参与如何帮助头脑理解// 030
第4章 久坐无创新
运动是如何激活创造力的// 046
第5章 右手=好事,左手=坏事
身体语言如何帮助我们思考
和交流// 059
第6章 能说对,才能听懂
用身体理解别人// 078
第7章 母亲抑郁,婴儿沮丧
与他人产生共鸣// 097
第8章 被别人拒绝,身体也会疼
社交温暖的根源// 112
第9章 有氧运动铸就强大脑
锻炼如何帮助身体和精神// 129
0章 冥想5分钟,专注一整天
以身体为中心来冷静大脑// 145
1章 绿地绿地,恢复脑力
自然环境如何让思维更敏锐// 160
结语 用身体来改变头脑// 176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西恩·贝洛克(Sian Beilock)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专注研究人类表现的脑科学专家。
贝洛克教授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运动机能学和心理学的双博士学位,并曾获得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在2011年颁发的'革命性早期贡献奖(Transformative Early Career Contributions)'。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长期在教育领域工作的教师,尤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我观察到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行为上的困扰,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或者在解决问题时显得犹豫不决。我一直在思考,这些行为的根源是否仅仅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或者认知能力,还是与他们自身的身体状态有着更深的联系?这本书的书名,像一道闪电,瞬间点亮了我脑海中的诸多疑问。“具身认知”——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一个身体感到疲惫的学生,他的思维是否也会变得迟缓?一个身体因为缺乏锻炼而僵硬的学生,他的思维是否也会因此而缺乏灵活性?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例如,是否有证据表明,通过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比如课间操或者冥想,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和问题解决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关怀和培养我的学生,让他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能拥有健康的身心。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类学和发展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对“人”的形成过程感到着迷。我们不仅仅是思维的产物,更是身体的塑造者,同时也被身体深深地影响着。从婴儿时期开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与环境的互动,都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大脑和心智。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概括了我一直以来隐约感受到的真理——思维并非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我好奇作者会如何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一复杂的概念。是会从进化的角度,讲述身体结构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能力?还是会从神经发育的角度,展示身体与大脑如何协同发展?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身体的姿态、运动方式甚至生育观念,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行为。例如,一些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其成员在表达情绪和社交互动上,是否会展现出与强调个人主义文化不同的身体语言和认知倾向?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那种简约而富有深度的感觉,让我忍不住翻开它。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具身认知”这个概念,我之前虽然有所耳闻,但总觉得有些缥缈。然而,当我看到“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这句话时,心中那种朦胧的探求欲瞬间被点燃了。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思考、情绪、决策都发生在颅骨之内。但这本书,似乎在挑战我这个根深蒂固的认知。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阐述身体与思维之间的微妙联系?是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还是心理学的实验?又或者是更宏观的哲学层面的探讨?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当身体发生某些变化时,我们的思维和行为究竟会发生怎样的转变。比如,一个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他的决策模式是否会比久坐不动的人更加果断?一个经常处于焦虑状态的人,他的身体会释放怎样的信号,而这些信号又如何反过来加剧他的焦虑?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切入点,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让我对“我”这个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当我偶然瞥见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时,我并没有立刻被“具身认知”这个学术词汇所吸引,反而更被“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这句话所打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鼓励去“思考”,去“理性决策”,仿佛身体只是一个被动的容器,而思维才是真正的主导者。然而,我总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回想自己,每一次情绪低落时,身体都会不自觉地变得沉重、懒散;而当我感到兴奋和活力时,思维也似乎变得更加敏捷和清晰。这本书,似乎在试图为我一直以来的模糊感受提供一个系统的解释。我希望它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比如,为什么在紧张的环境下,我们的大脑会做出某些“非理性”的决定?为什么一些身体上的疼痛,会让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负面情绪?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示身体与心灵之间那错综复杂、却又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本书,也许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智慧地与自己的身体相处。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从业者。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构建更智能、更具“人性化”的AI系统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某个关键的维度?“具身认知”这个概念,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我们目前所做的很多AI模型,都是基于海量数据的训练,它们在模拟人类的认知能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身体”。而身体,不仅仅是感知世界的载体,更是学习、适应和理解的基础。想象一下,一个机器人,如果它能够感受到触碰的力度,能够体会到平衡的失衡,能够体验到行走带来的疲惫,那么它对世界的理解,是否会比一个纯粹基于算法的AI更加深刻?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开始审视AI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非具身”局限。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将“具身”的理念融入到AI的设计和训练中,例如通过具身交互的机器人学习,或者模拟人类运动和感知的计算模型。这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更强大的AI,更是为了理解智能本身的本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