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童行为心理学
定价:39.80元
售价:25.9元,便宜13.9元,折扣65
作者:王银杰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090126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哭的行为:一种表达孩子意愿的特殊语言;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语言行为:听出孩子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
生活行为:孩子心灵世界*直接的表达方式;
学习行为:孩子大部分的学习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习惯行为:释放孩子内心的多种“信号”;
交际行为:善于社交的孩子*有出息;
亲子行为:破解孩子心理行为的暗语;
行为误区:父母不可不知的儿童行为心理知识。内容提要
孩子的很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玩具不离手,真的是因为孩子喜欢吗?
每个孩子的行为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纠正表面的行为不如了解背后的心理,
培养好孩子,做懂心理学的好父母,你,可以!目录
目?录
章 读懂孩子内心:才能读懂孩子行为 001
1.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002
2.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吗 005
3.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 008
4.要想改变孩子行为,先要使自己成长 011
5.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014
6.孩子好的行为是爱和支持滋养出来的 016
7.父母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019
第二章 哭的行为:一种表达孩子意愿的特殊语言 021
1.爱哭——是每个孩子常用的武器 022
2.哭声抑扬顿挫——孩子在做运动 025
3.和妈妈分开时号啕大哭——患有分离焦虑 027
4.跌倒后大哭——依赖性强或紧张、恐惧 030
5.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033
6.强忍着不哭出声——受到了极大的委屈 036
7.哭得喘不过气来——身体不舒服 039
第三章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041
1.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042
2.手部小动作——体现“大心事” 045
3.眼睛——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047
4.微笑——心里藏着一个“大玄机” 049
5.下巴——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 052
6.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进入口腔敏感期 054
7.不断跺脚——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056
8.低头不语——持反对态度或不感兴趣 058
第四章 语言行为:听出孩子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 061
1.“我是从哪里来的”——出现个迷惑期 062
2.“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担心被抛弃 065
3.“我要,我就要”——占有欲在作祟 067
4.“你不能夸别人”——产生了嫉妒心理 069
5.“我不好意思说不”——不懂得拒绝别人 072
6.“我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可能患有孤独症 074
7.“我这样做对不对”——缺乏自主判断力 077
8.“妈妈,我肚子疼”——很有可能是在装病 080
9.“我要嫁给爸爸”——进入婚姻敏感期 083
10.大声尖叫——另类语言表达的方式 086
第五章 生活行为:孩子心灵世界直接的表达方式 089
1.不喜欢刷牙——不懂得口腔卫生的重要 090
2.不愿意做家务——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093
3.过度干净、有洁癖——可能患有强迫症 096
4.喜欢抱着枕头睡觉——希望获得安全感 098
5.睡觉时磨牙——晚餐过饱或身体缺钙 101
6.看电视上瘾——人际交往有障碍 104
7.一边吃饭一边玩——不能做到专心致志 107
第六章 学习行为:孩子大部分的学习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109
1.不愿意上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理念 110
2.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能力在发展 113
3.默写变抄写——孩子有应付心理 116
4.一提作业就头大——超限效应在作怪 119
5.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心存侥幸心理 121
6.轻易放弃难题——缺乏挑战精神 124
7.上课老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 127
8.理解力相对较差——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130
第七章 道德行为:为孩子的不道德行为找找原因 133
1.孩子学会了撒谎——认知发展的需要 134
2.家有小霸王——霸道,不知道礼让他人 136
3.对他人的帮助不知感激——缺乏感恩之心 138
4.——不懂得诚实做人的道理 141
5.喜欢炫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144
6.喜欢说脏话——可能在模仿周围的人 147
7.给他人取绰号——不懂得尊重他人 150
8.不愿意分享——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152
第八章 习惯行为:释放孩子内心的多种“信号” 155
1.磨磨蹭蹭——孩子在进行无声的反抗 156
2.做事敷衍——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 159
3.见到东西就想买——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162
4.孩子是个手机控——父母的影子在起作用 165
5.总是丢三落四——自我控制能力低 168
6.习惯性顶嘴——独立期孩子的逆反行为 171
7.干什么事都拖拉——时间观念淡薄 174
第九章 交际行为:善于社交的孩子有出息 177
1.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自我意识的出现 178
2.经常和同伴打架——自我意识在发展 181
3.害羞、怕生——患有社交恐惧症 184
4.被小团体排斥——缺乏团队意识 187
5.话太多——内心充满表现的欲望 190
6.吹牛、说大话——好胜心理强烈 193
7.到处碰壁——没有足够的适应能力 195
8.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缺少社交经验 198
9.早恋——孩子产生了朦胧的两性意识 201
第十章 异常行为:拨开迷雾,认清孩子的心理密码 203
1.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 204
2.乱写乱画——孩子有了创造力和感知力 207
3.胡闹、人来疯——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 210
4.痴迷于用纸折各种物件——怀有探索之心 213
5.喜欢漂亮姐姐——进入性意识成长的关键期 216
6.故意捣乱——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218
7.特别怕黑——自我保护的本能需求 221
8.喜欢到处扔东西——确定自己的空间感 223
9.奇怪的恋物症——找不到情感的寄托 226
10.离家出走——缺乏安全感或自尊心受损 228
第十一章 亲子行为:破解孩子心理行为的暗语 231
1.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可能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232
2.与家长对着干——陷入了禁果效应 234
3.喜欢和父母撒娇——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237
4.在家没大没小——与爸爸妈妈意见不同 239
5.喜欢和父母玩亲亲——行为成人化的表现 242
6.对父母忽冷忽热——与父母有情感隔阂 244
7.不喜欢二胎妹妹——想独占父母的爱 247
第十二章 行为误区:父母不可不知的儿童行为心理知识 249
1.父母言而无信——孩子有样学样 250
2.过分谦虚——会扼杀孩子的小小梦想 252
3.不正当奖励——使孩子的路越走越歪 254
4.“别人家的孩子……”——一种无形的伤害 256
5.使用冷暴力——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阴影 258
6.包办一切——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 260作者介绍
王银杰,亲子教育实践专家,父母成功与子女成长关系研究与实践专家。北京本元智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著有《有条理的孩子》、《决定孩子命运的七个小习惯》。
曾在中学任教的她,先弃教从商独立创业,成功创立多家企业,后有感于事业的成功无法弥补子女教育的不足,从而开始潜心研究父母成功与子女成长的关系,专门研究并传播儿童本元智慧激发,以“让少年拥有未来智慧,让少年成为未来精英”为使命,投身教育事业。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学会了“倾听”。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是习惯性地去“指挥”孩子,很少真正去听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他们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书中关于孩子沟通方式的分析,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这才明白,原来孩子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要求,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关注的渴望,或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更温和、更有同理心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去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不再仅仅把孩子当作需要被“教育”的对象,而是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我一同成长的伙伴。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不足,也让我找到了改进的方向。它让我明白了,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一味的控制和约束,而是基于理解和尊重。
评分我抱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原本以为会看到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想到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仿佛能穿透孩子的行为,直接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玩耍”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玩耍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消遣,更是他们学习、探索和发展社交技能的重要途径。之前我总觉得孩子玩得太疯,有时候还会影响学习,但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由地玩耍,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书中还讲到了很多关于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典型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所代表的发展需求,这让我能更准确地理解孩子,而不是简单地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知道”,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去“做到”。它提供的许多方法和建议,都非常实用,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地运用,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束手无策的家长,而是更有信心、更有智慧地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我一直以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他们就能健康成长,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孩子的心灵健康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书中关于孩子早期情感依恋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它让我明白,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同理心”的强调,它教会我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他们的情绪。这让我不再因为孩子的小错误而轻易发怒,而是能够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空洞的理论,更多的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分析和建议,让我读起来既有启发性,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朋友,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也都在这本书的帮助下,与孩子建立了更美好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为那些对孩子行为背后原因感到好奇的家长们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孩子们的哭闹、固执、甚至是一些看似“不听话”的行为,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籍那样,上来就给出各种“怎么办”,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和解,重新认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以及如何以一种更平和、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挑战。其中关于孩子情绪发展的章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以为的“小题大做”,在孩子那里却是天大的事情。它教会我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信号,并且用恰当的方式去回应,而不是简单地压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没有太多复杂的术语,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儿童心理学的家长,也能很快领会其中的精髓。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父母们!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育儿不再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它让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发展轨迹。书中并没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秘籍,而是教会我如何观察、理解和回应我的孩子。它让我不再纠结于孩子是否“达标”,而是更加关注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感受。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界限”和“规则”的探讨,它帮助我找到了如何在爱与管教之间取得平衡,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又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我以前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这本书告诉我,最重要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精彩绝伦,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家孩子的影子,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耐心、更有智慧的父母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