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安国,1942年3月12日生于贵阳市。1957-1964年就读于贵州大学艺术系理论作曲。大学毕业后在贵州遵义黔剧团、文工团、歌舞团担任作曲、指挥15年。1981年湖北艺术学院(现武汉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到湖南师范大学任教,曾任艺术系副主任、音乐系主任。1985年评定为教授。1986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3年起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后任音乐系主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安国致力于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当代音乐和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及教科书多部。代表性著作有《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和声创新问题》、《我国音乐创作“新潮”纵观》、《复调写作及复调音乐分析》、音乐文集《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世纪的回眸》等。2000年起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主持制订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现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艺体学科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及专职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曾任第四、五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湖南省和北京市音协副主席、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会长等职。
章 原生态的艺术琼浆——中国民间音乐
原生态民歌赏析
一、侗族大歌《嘎吉哟》
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之《木凯迪曼》
三、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四、蒙古族长调《辽阔的草原》
原生态民歌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
一、王洛宾与《达坂城的姑娘》
二、瞿希贤与她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三、马思聪与他的小提琴曲《思乡曲》
四、刘湲与他的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第二章 音乐中的视野——外国民族音乐
一、《樱花》(日本民歌)
二、《阿里郎》(朝鲜民歌)
三、《海鸥》(缅甸民歌)
四、《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
五、《摇篮曲》(越南南部民歌)
六、《春之歌》(巴基斯坦民歌)
七、《厄尔嘎兹》(土耳其民歌)
八、《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
九、《夏天后一朵玫瑰》(爱尔兰民歌)
十、《娶个什么样的新娘》(匈牙利民歌)
十一、《红河村》(加拿大民歌)
十二、《扬基歌》(美国民歌)
十三、《甜蜜的甘蔗》(波多黎各民歌)
十四、《羊毛剪子咔嚓响》(澳大利亚民歌)
十五、《色卡尔·纠朋》(印度尼西亚·巴厘佳美兰)
十六、《鲁德拉·维纳的独奏曲》(印度民间乐曲)
十七、《鼓的语言》(科特迪瓦民间乐曲)
十八、《单簧管波尔卡》(波兰民间舞曲)
十九、《云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
第三章 音乐与诗歌联姻——中外声乐作品
音乐与诗歌自古就是一家
音乐与诗歌结合的方法
珠联璧合的音乐与诗歌——声乐作品赏析
一、《诗经》的开篇之作——《关睢》
二、古曲《阳关三叠》
三、学堂乐歌《送别》
四、古曲《满江红》
五、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六、清唱剧《长恨歌》
七、《义勇军进行曲》
八、《黄河大合唱》选曲之《黄河颂》
九、秧歌舞曲《南泥湾》
十、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
十一、电影插曲《我爱你,中国》
十二、《抒情诗Ⅱ——水调歌头》
十三、电视连续剧主题歌《青藏高原》
十四、交响合唱《蜀道难》
十五、古诗19首之一《涉江采芙蓉》
十六、艺术歌曲《魔王》
十七、艺术歌曲《小夜曲》
十八、艺术歌曲《跳蚤之歌》
十九、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十、《培尔·金特》组曲选曲《索尔维格之歌》
第四章 音乐与姊妹艺术牵手
歌剧、舞剧及影视音乐
歌剧
一、《江姐》(七场歌剧)
(一)《红梅赞》
(二)《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江姐的咏叹调)
二、《苍原》(四乐章、附有尾声的史诗性正剧)
(一)《我一定要做好这件事情》(舍愣的咏叹调)
(二)《情歌》(娜仁高娃的咏叹调)
三、《费加罗婚礼》(四幕喜歌剧)
(一)《再不要去做情郎》(费加罗的咏叹调)
(二)《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罗西娜和苏珊娜的二重唱)
四、《茶花女》(三幕歌剧)
(一)《饮酒歌》(对唱、合唱)
(二)《为什么他的话让我这样感动》(薇奥莱塔的咏叹调)
五、《图兰朵特》(三幕歌剧)
(一)《你听我说》(柳儿的咏叹调)
(二)《你虽然冷酷无情》(柳儿的咏叹调)
(三)《今夜无人入睡》(卡拉弗的咏叹调)
舞剧
一、《小刀会》(七场民族舞剧)
(一)《花香鼓舞》(选自第二场)
(二)《弓舞》(选自第六场)
二、《红色娘子军》(六场芭蕾舞剧)
(一)序曲与序幕
(二)《南霸天做寿》(第三场之一)
(三)《排山倒海,乘胜追击》(过场)
三、《天鹅湖》(四幕芭蕾舞剧)
(一)序曲
(二)天鹅的主题
(三)场景音乐
(四)《小天鹅舞曲》
(五)圆舞曲
四、《春之祭》(二幕芭蕾舞剧)
部分《对大地的崇拜》
第二部分《祭献》
影视音乐
一、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影视音乐的构成
三、中国影视音乐发展简史
四、美国好莱坞影视音乐发展简史
五、影视音乐鉴赏
鉴赏曲目一《渔光曲》
鉴赏曲目二《风云儿女》
鉴赏曲目三《红楼梦》
鉴赏曲目四《卧虎藏龙》
鉴赏曲目五《花样年华》
鉴赏曲目六《音乐之声》
鉴赏曲目七《雨中曲》
鉴赏曲目八《辛德勒名单》
第五章 音乐的自律美——无标题的器乐作品
一、《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三、《b小调第二谐谑曲》
四、《a小调钢琴练习曲》
五、《b小调钢琴协奏曲》
……
第六章 华夏之声 八音和鸣
第七章 从教学到音乐厅
如果你没有接受过的音乐教育,而你对音乐历史、作品、大师、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你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而你又希望好能有一位的音乐家、教育家;好只需阅读一本他写的普及性音乐图书,就能让你全面了解古今中外音乐知识,以快捷的方式进入音乐艺术。那么,《音乐鉴赏》就正是你一直苦苦寻觅的它。这是一本由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副主任亲自主编的书,这是一本写给非音乐读者的书,这是一本写给对音乐有红后兴趣的读者的书,这是一本写给有志气提高个人音乐艺术修养的读者的书。
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贴心的地方在于它对学习者“痛点”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入微的照顾。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个贴心的学习伙伴。比如,在一些容易混淆的关键术语对比部分,它会用非常清晰的表格或图示来进行区分,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比单纯的文字描述高效百倍。再者,对于那些需要记忆大量信息点的部分,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助记的小窍门或者总结性的口诀,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接地气”,但在高压的学习状态下,这些小技巧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种对学习过程的优化和对学习者体验的关注,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煎熬,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下去的动力。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对学科前沿动态的捕捉上做得尤为出色,这在很多传统的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教材内容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更早的阶段,但这本书显然拥有一个非常活跃的编辑和编撰团队,对近年来学术界的新发展、新流派乃至新的考试趋势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比如,在讨论某个经典理论时,作者没有简单地重复旧有的观点,而是加入了对该理论在当前语境下受到哪些挑战、有哪些新的解释或修正的探讨,这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帮助我们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对于一个以研究为导向的考试来说,展现出对最新研究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避免了知识体系的“老化”。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平衡点。很多学术著作往往过于偏重理论的构建,读起来佶屈聱牙,脱离实际;而有些实务手册又流于表面,缺乏扎实的理论根基。然而,手头的这本教材却完美地避开了这两个极端。它在阐述基础理论时毫不含糊,逻辑严密,保证了读者对学科全局的把握;同时,在每一个重要的理论点之后,总会紧跟着详尽的案例分析或者应用场景的探讨,这使得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对于准备应对高难度考试的考生来说,这种既能建立宏观框架,又能精雕细琢微观应用的讲解方式,无疑是最有效率的学习路径,让人感觉每翻开一页都是在积累可以转化为实战得分的有效知识点。
评分初翻阅这本书的目录,便能感受到其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达到了令人赞叹的程度。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是精心编织的知识网络,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完全符合学习规律和认知习惯。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阐述,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精准、最易于理解的切入点,避免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读者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我特别欣赏其中穿插的一些“学习提示”或“难点解析”小板块,它们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旁边随时提供点拨,精准地抓住了我们这些初学者最容易困惑的地方,这种教学上的智慧远非一般的教材可以比拟。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汇编,更是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拿到手上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的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度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露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学术用书。尤其是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和页边距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的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会松散脱落,可见出版社在制作细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对于考研这种需要反复研读的资料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这种用心的制作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内容本身的严谨性,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