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言 2 单手与双手的触键练习 3 左手触键练习 4 主题与十二首变奏曲 5 主题与八首变奏曲 6 四首联弹(一) 7 四首联弹(二) 8 12-16课 9 17-19课 10 第20-22课 11 第23-31课 12 第32-34课 13 第35-40课 14 第41-43课 15 第44课 16 第45-46课 17 第47-50课 18 第51-52课 第二片 1 第53-56课 2 第57-59课 3 第60-61课 4 第62-64课 5 音阶练习 第65课 6 双音练习 第66课 7 第67-69课 8 第70-73课 9 第74课 10 第75-77课 11 第78课 12 第79-80课 13 第81-85课 14 第86-90课 15 第91-95课 16 第96-99课 17 100-103课 18 104-106课
鲍蕙荞,钢琴家。中国交响乐团钢琴独奏家、中国音协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她五十年代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钢琴教授朱工一及前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副院长,钢琴教授姬亚娜·彼得罗夫娜·克拉芙琴柯。毕业后,考入硕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同时担任部分教学工作。六十年代起,鲍蕙荞就多次在外各钢琴比赛中获奖。她还历任中国各届钢琴比赛的评委,并应邀担任第十四届路易斯·西加尔钢琴比赛和第六届阿瑟·鲁宾斯坦钢琴大师比赛的评委。她已被列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外妇女名人》等书。并被美国传记文学院董事会主席自提名入选《500名卓有成就的首席演奏家》一书。
这本钢琴教程的封面设计得挺吸引人,装帧看起来很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充实。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真正帮助一个零基础的新手入门。市面上这类教材汗牛充栋,很多都喜欢用过于花哨的图示或者把理论讲得太晦涩,结果反而把人绕晕了。我更喜欢那种循序渐进、步骤清晰的教材。比如,开篇的识谱部分,是不是能用最直观的方式来解释五线谱和高低音谱号?按键位置的图解会不会清晰到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中央C?我很期待它在基础指法训练上能有多细致的指导,毕竟正确的发力方式和手型是后续技术发展的基础,如果一开始就练错了,后面想改就太费劲了。另外,配套的练习曲目选材也很关键,光是枯燥的音阶和琶音会让人提不起兴趣,最好能穿插一些旋律性强、听起来悦耳的短小片段,这样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我对这本教材的期待值挺高,希望它真的是一个靠谱的“领路人”。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音乐,最终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光是练习那些为了教学目的而编创的“小曲子”,时间久了会让人感到审美疲劳,也无法真正体会到钢琴艺术的博大精深。我非常期待这套教程在涉及“钢琴名作演奏探索”这个部分时,能够真正做到“探索”而非仅仅是“节选”。如果它能选取一些耳熟能详的、但又适合入门者尝试的经典小品(比如巴赫初级乐曲集里那些相对简单的赋格片段,或者一些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微型曲),并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那就太棒了。这种分析不应是高深的音乐史论,而是要聚焦于“如何用我们现阶段的技巧去合理地表现这段音乐的情感和结构”。比如,这段旋律应该在哪里呼吸?哪个音需要突出?这能有效地培养我们从机械演奏者向音乐诠释者转变的意识,让学习过程充满艺术的乐趣和目标感。
评分我对学习材料的视觉呈现和辅助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毕竟,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套教材如果真的配套了DVD视频教学,那么视频的制作质量就至关重要了。我希望视频里能清晰地展示演奏者的手型特写,最好是从一个侧上方或者直接俯视的角度,这样能让我清楚地观察到手指的弯曲度、手腕的放松状态以及与琴键的接触点。如果视频里还能配合屏幕上的五线谱同步显示正在演奏的音符和指法标记,那就完美了,能极大地辅助我对照书本进行练习。此外,视频的讲解者必须具备极强的亲和力,语速适中,表达清晰,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干巴巴地念教材内容。好的视频能让枯燥的练习变得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面交流,这是任何一本纯文字教材都无法替代的优势。
评分我对教材的实用性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非常关注。现在学钢琴,光靠老一套的“死记硬背”已经行不通了,时代需要更高效、更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我特别好奇它如何融入现代的音乐教育理念。比如,在节奏训练方面,它有没有提供一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而不是单纯地让我们数拍子?对很多初学者来说,建立稳定的节奏感比看准音高还难。再说说技术层面,它对力度(强弱对比)的早期引入是否科学?很多教材都是等到学了一大堆音符之后才开始强调力度变化,这样往往让学生错过了培养音乐感和控制力的黄金时期。如果它能在很早的阶段就开始强调“触键”的感觉,区分不同的音色,那就太棒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弹对”音符,更是引导我如何“弹好”音乐,让每一个音符都带有情感和生命力,这才是衡量一本优秀教程的重要标准。
评分作为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想重新系统梳理知识的进阶学习者,我更关注的是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初级教材往往只停留在C大调、G大调这种基础调性上,后续的拓展性略显不足。我希望这套教程在打好根基之后,能够平滑地过渡到更多的调式和和声概念。例如,能否在练习曲中巧妙地融入一些常用的小调或转调练习,让学习者提前接触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此外,对于踏板的使用,很多基础教程往往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提。如果这套教程能在一开始就讲解如何正确运用延音踏板来美化音色和连贯乐句,那绝对是加分项。毕竟,钢琴演奏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声音的驾驭,而踏板正是实现这种驾驭的关键工具之一。我希望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弹奏的指法”,更是“音乐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