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板Largo_x000D_
2.D大调第四奏鸣曲Sonata in D major No.4_x000D_
3.A小调第九协奏曲Concerto in A minor No.9_x000D_
4.E大调第二协奏曲Concerto in E major No.2_x000D_
5.D小调变奏曲Variation in D minor_x000D_
6.降B大调第-协奏曲Concerto in B flat major No.1_x000D_
7.降B大调第六协奏曲Concerto in B flat major No.6_x000D_
8.A小调第七协奏曲Concerto in A minor No.7(第-乐章)_x000D_
9.E小调第八协奏曲Concerto in E minor No.8(第-乐章)_x000D_
10.G大调第三协奏曲Concerto in G major No.3
内容推荐 作者是我国小提琴教育家,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现居悉尼,先后在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悉尼音乐学院、威尔士大学音乐系等学校任教。其编注的“张世祥小提琴教材系列”图书已由我社出版发行。本书是其系列教材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技巧涵盖更全面,曲目更加丰富。
让我特别不满意的是,这本书在音准和听力训练方面几乎是真空状态。小提琴是一门极其依赖听觉和肌肉记忆的乐器,入门阶段的“模唱”和“对比”至关重要。然而,这本书里除了五线谱和指法标记之外,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判断音准、如何纠正跑调的有效指导。例如,在介绍D大调指位时,书中只是简单地标出了手指的位置,但完全没有提到如何通过听觉来校准每个音的准确性,也没有提供任何可以对照的原声参考(比如配套的音频文件,但这本书显然没有)。这种纯粹依赖视觉阅读的教学法,在小提琴这个对音准要求极高的乐器上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初学者很容易在没有听觉反馈的情况下,养成错误的手型和肌肉习惯,而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后期想要纠正,其难度简直是指数级增长。它似乎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了某种内在的音乐感或听力基础,这与“入门初学”的定位完全相悖。
评分关于曲目的选择和编排,这本书也暴露了明显的短板。虽然声称是“教学曲集”,但选取的曲目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入门”来说,难度跨度实在太大,衔接非常生硬。前几首曲子似乎还停留在最简单的空弦练习和指位固定上,勉强算得上“初学”,但紧接着,突然就跳跃到了一些需要复杂换把和揉弦技巧的曲目片段。这种“陡峭”的学习曲线,对建立学习信心是致命的打击。很多小练习曲的节奏型设计得过于复杂,比如有些地方强行加入了不常见的附点和三连音组合,这对于需要建立稳定节奏感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强加的负担。而且,很多练习曲的名字和内容之间缺乏明确的联系,我看不出每一首曲子具体是要解决哪一个技术难点。如果教材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来巩固技巧,那么这本教材的逻辑性实在让人费解。它更像是一本把各种难度级别的曲子随意拼凑起来的曲谱集,而不是一本经过精心设计的教程。
评分最后,关于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必须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所谓的“教学曲集”,理应包含大量的“技巧分解”和“常见错误分析”。可翻阅全书,我找不到任何一个专门的章节来系统地讲解拉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比如拉奏时出现噪音、弓子拉不直、音色发扁等这些初学者必然会遇到的“拦路虎”。它只是提供了“结果”(即乐谱),却没有详细描述如何“达到结果”的过程中的陷阱和避雷指南。一个真正好的入门教程,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提前告诉你“当你拉到这里时,你的弓可能没有对准琴码,你会听到沙沙声,这时你需要调整你的手腕角度”。但这本书完全缺失了这种“预判性指导”。这导致读者在实际练习中,遇到问题时无法自我诊断,只能茫然无措,最终很可能只能选择放弃,因为它提供的帮助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零基础学习者度过最艰难的起步阶段。
评分从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来看,这本书也显得异常沉闷和过时。现在的儿童或青少年学习任何技能,都渴望即时反馈和互动元素。一本好的教程应该能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的干燥和学术化,仿佛是从上世纪某个老旧的音乐学院教材里直接复制粘贴出来的。除了枯燥的音阶和练习曲,几乎看不到任何能够吸引眼球的元素。例如,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小提琴历史、著名演奏家的小故事,也没有将练习曲与一些耳熟能详的简单旋律结合起来做趣味变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为什么学”的理解和对“学完能做什么”的期待。这本书完全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它只是机械地告诉你“该拉什么”,却从未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拉”。对于依赖兴趣驱动的初学者来说,阅读这样的教材就像是在啃一块没有味道的木头,坚持下去的毅力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力。
评分这本号称“小提琴入门初学教程”的书,我真的得好好说道说道。我本来是想给刚开始接触小提琴的侄女找一本系统又友好的教材,结果翻开这本书,差点没被它那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和生硬的讲解劝退。首先,从排版上看,简直是灾难。字体小得可怜,行距也挤得让人喘不过气,每页的空白处少得可怜,给初学者留下的视觉缓冲几乎为零。更要命的是,理论知识的引入显得过于突兀和抽象。比如,刚开始教握弓和持琴姿势时,文字描述就堆砌了大量术语,什么“腕关节的自然放松”、“小指的支撑作用”等等,对于一个连音符都认不全的新手来说,这些概念简直是天书。书里没有提供足够的、清晰的图示来辅助理解,光靠文字描述,我光是想象那个正确的姿势就费了半天劲,更别提让一个孩子去模仿了。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初学者需要大量的具象化引导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真怀疑作者是不是忘了自己当初是怎么学会小提琴的,或者他/她面对的根本不是零基础的“入门”学生。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本专家手册,而是一个耐心的、一步一步引导的伙伴,这本书显然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