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编者的话
1.渔光曲
2.在银色的月光下
3.赤胆忠心(朝鲜歌剧《血海》主题歌)
4.感恩日
5.上海滩
6.黎明
7.游子吟
8.我心怀高原
9.红莓花儿开
10.大海啊故乡
11.乡恋
12.喀秋莎
13.一剪梅
14.感谢你(日本电视剧《血疑》主题曲)
15.北国之春
16.平安夜
17.红河谷
18.待到重相见
19.绒花(电影《小花》插曲)
20.但愿人长久
21.铃儿响丁当一
22.叶塞尼亚(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主题曲)
23.爱的忧伤
24.母教我的歌
25.同一首歌
26.白色圣诞节
27.同志们,勇敢地前进
28.生日快乐歌
29.甜蜜蜜
30.同桌的你
31.邮递马车
32.海滨之歌
33.月亮颂(选自歌剧《水仙女》)
34.化蝶
35.樱花
36.乘着歌声的翅膀
37.哦!丹尼
38.悔恨
39.梭罗河
40.安东尼达咏叹调(选自歌剧《伊凡·苏萨宁》)
41.遥远的地方
42.你甜蜜的声音令我难忘(选自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43.在水一方
44.美丽的梦神
45.我们走在大路上
46.简爱(电影《简·爱》主题曲)
47.爱情是蓝色的
48.小城故事
附同曲异伴奏:
49.夕阳红
50.四季歌
51.牧羊姑娘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的曲子,取材于世界名曲、中外歌曲、中外影视插曲等。绝大部分曲子附有中外文歌词,以便边弹边唱,既能提高修养,更能增添情趣。也附简谱对照,使乐曲更容易被不熟悉五线谱者接受。 这些曲子,旋律优美动听,编配简单,容易上手,程度浅易,适合不同年龄的初学钢琴者选择弹奏,能在钢琴上自娱自乐,享受音乐,享受生活。 凡钢琴爱好者,都能用优美的音乐来陶冶性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安详而愉悦的音乐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弹奏愿望,籍此在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息、放松。
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我最痛恨的就是那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教材。它们总假设你已经拥有了扎实的乐理基础和完美的肌肉记忆,上来就扔给你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不切实际的演奏要求。这本教材完全没有这种“精英主义”的倾向,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引导你进入更深层次的音乐世界。我尤其欣赏它在钢琴教材定位上的谦逊与务实。它没有过度承诺,而是用精选的小品来证明其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到它对和声结构的解析非常直观,即便是简化的线条,也清晰地揭示了和弦进行背后的逻辑。这使得我在面对新的、未曾接触过的曲目时,能够更快地抓住其核心情感和织体结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识谱层面。很多时候,我们学钢琴是为了放松和享受,但如果过程太痛苦,这份爱好也很容易被消磨殆尽。这本小品集的设计理念似乎是“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享受的一部分”。它的曲目选择兼顾了不同时期的风格,从巴洛克时期的清晰线条,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充沛,都有所涉猎,这让我的音乐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它成功地将技术训练融入到了艺术表达之中,非常高明。
评分我是一个对审美要求比较高的人,如果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或者内页排版看起来杂乱无章,我可能连翻开的欲望都没有。这本书的视觉呈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愉悦感。它不是那种传统教材常用的黑白、密密麻麻的布局,而是采用了更加开阔、留白适度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仅减轻了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它让那些复杂的乐谱看起来不再那么“吓人”。特别是那个钢琴小品集的定位,非常精准地抓住了成年人寻求高效、精致学习体验的特点。我发现,很多教材的难度设置要么是断层式上升,要么就是完全不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的连贯性。但这本书的小品难度过渡非常平滑,你可以在弹奏前一首曲子的时候,就为下一首曲子做好了技术和乐理上的铺垫。这体现了编者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学习流程的深刻理解。我个人对其中几首强调触键和踏板控制的小品印象深刻,它们不是通过快速的跑动来考验你,而是要求你在每一个音符上都注入饱满的情感和精确的力度控制。这种对音乐“质感”的强调,恰恰是很多业余学习者在达到一定基础后最难突破的瓶颈。这本书提供的不是“弹会”的方案,而是“弹好”的路径,对于那些追求细节打磨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我购买这本乐谱时,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同类产品实在太多了。但拿到手后,我立刻被它在钢琴曲谱编排上的严谨性所折服。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谱,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划的“音乐学习方案”。不同于那种只提供最终成果的曲谱,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做得极为到位。例如,对于那些需要复杂的双手交替或跨越的段落,它不仅提供了简易的视觉辅助,更在下方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法建议,这些建议是基于成年人手型特点考虑的,而不是那种为儿童设计的僵硬指法。这对于解决我长期存在的某些技术瓶颈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小品选材非常具有“可演奏性”。我经常在朋友聚会时即兴演奏几段,以前弹的曲子要么太长太难,要么就显得过于肤浅。这本书里的小品恰到好处,旋律抓耳,情感饱满,能在短时间内展现出较好的演奏水准,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表现欲。它真正理解了“成人学习”的本质:追求效率、注重品质、并渴望将所学立即转化为实际的音乐享受。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常伴左右的优秀乐谱集,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音符,更是一种持续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大多数钢琴教程都抱持着一种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是吃老本,要么就是为了凑数而硬塞一些不搭调的曲目。但是这本《简线对照成.人钢琴小品集1》给我的感觉是,编者真的花了不少心思去揣摩成年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技术瓶颈。我之前学过一段时间的古典乐,对于一些复杂的和弦连接和指法跨度感到非常吃力,很多教材的练习曲都是围绕着某一个技术点反复操练,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劲。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将技术训练巧妙地融入到了旋律优美的“小品”之中。比如,其中有几首融合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小品,要求手指在不同声部之间快速切换,这在传统练习曲中可能是用枯燥的音阶来呈现的,但在这里,通过一个动听的旋律驱动你完成这些技术动作,你会不知不觉地把技术练得扎实了。我特别喜欢它对节奏处理上的细致标注,对于我们这些容易“弹快”或者“节奏不稳”的人来说,那些细微的力度和时值标记至关重要。它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五线谱,然后让你自己去摸索情感表达,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具指导性的框架。这让我在练习时,不仅仅是机械地移动手指,而是真正开始思考“如何让音乐‘活’起来”。这种注重“实用性”和“音乐性”并重的编排,极大地激发了我对钢琴的内在热情,让我觉得每一次练习都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在应付一项任务。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而且是为追求更高艺术水准的成年学习者量身定制的教材。
评分这本乐谱集真是一股清流,对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想在指尖上找点乐子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面对那些五线谱就头大,什么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交错在一起,简直像看天书。后来朋友推荐了几本所谓的“入门”教材,要么是曲子太幼稚,听着像给幼儿园小朋友弹的,要么就是讲解过于学术化,一上来就拽一堆乐理知识,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那简线对照的编排方式,简直是为我这种“视觉学习者”量身定做的。我不需要费力地在脑子里进行复杂的转换,一眼就能看到它对应的简化版本,这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焦虑。特别是那些小品,选的曲目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难到让人想砸琴。我最近正在攻克其中一首巴洛克风格的小品,原本觉得那些快速的音阶和琶音很吃力,但对照着简化版的结构图来理解和练习,感觉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手指的协调性也进步神速。这本书的选曲范围也很有意思,它似乎非常懂得成年学习者渴望的“即时满足感”,很多小品虽然简单,但旋律性很强,弹出来很有“作品感”,不像是随便应付的练习曲。而且,不得不提的是,它的装帧质量也挺不错,纸张厚实,印刷清晰,翻阅起来手感很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的练习积极性,毕竟谁不想拥有一本看起来就“专业”的乐谱呢?总而言之,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从“只会按键”到“真正演奏”之间的桥梁,非常推荐给所有渴望有效提升演奏能力的成年自学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