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演奏姿勢
03 右手基本練習
04 右手技巧練習
05 左手基本練習
06 左手技巧練習
07 雙手配閤練習
08 基本節奏型練習
09 音階練習
10 分解和弦練習
11 音程與和弦練習
12 怎樣演奏好樂麯
《古典吉他入門》古典吉他是一種根據150年前式樣成型的以尼龍弦發聲的樂器。首先從樂器的角度理解:古典吉他的構造與其他如弗拉門戈吉他、匹剋吉他、民謠吉他以及電吉他有明顯不同;其次從演奏方法上講:古典吉他以獨奏、重奏為主,指彈並結閤各種特殊演奏技巧;而弗拉門戈以掃弦為主,匹剋吉他則用撥片演奏,電吉他更多使用效果器和搖把等;從音樂的錶現來講:古典吉他細膩而多變的音色,豐富的和聲,多聲部的演奏能力,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能詮釋自如。
古典吉他是吉他傢族中藝術價值高的,吉他崇高的藝術地位正是由於古典吉他的發展纔獲得的。
吉他是從中世紀時依貝利亞半島的彈撥樂器發展而來的。早在八世紀和九世紀時就有瞭阿拉伯吉他和拉丁吉他,吉他音樂是由十三世紀時卡斯提利亞國王阿爾風索十世開始萌芽的。到瞭十五世紀,阿拉伯吉他進化為魯特琴體係,而拉丁吉他進化為比維拉琴。十六世紀,比維拉琴改用手指彈奏,在王室貴族民間廣泛流傳。在西班牙盛行的時期是1535-1578年間。魯特琴亦於十六世紀奠定瞭古典音樂的基礎,直到仍然活躍在吉他樂壇上。
主講:白璞,六歲開始學習吉他,1990年師從吉他藝術傢陳誌導師,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吉他專業,現任西安音樂學院吉他專業教師。曾赴西班牙、葡萄牙、日本、香港、澳門、颱灣等國傢和地區作訪問演齣,受到JOAQUIN RODRIGO、MANUEL BARRUECO、ROLAND DYENS等大師的贊賞和自指導。2005年獲新加坡第五屆吉他藝術節吉他大賽第三名,她還多次在北京音樂廳及大陸其他音樂廳成功舉辦吉他音樂會。
從選麯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品味也令人堪憂。一本入門教材,選麯理應是那些鏇律簡單、和弦基礎的流行金麯或者耳熟能詳的民謠片段,這樣能快速建立學習興趣和成就感。然而,這本書選的麯子,要麼是極其冷門的、我從未聽過的“練習麯”,要麼就是為瞭展示某些技巧而強行嫁接的片段,聽起來完全不連貫,毫無音樂性可言。我試著彈奏瞭其中一首所謂的“入門麯”,結果發現它用到瞭我還沒學會的橫按和復雜的推弦技巧,這對於“零基礎”來說,簡直是侮辱性的難度設置。我需要的是能讓我彈給朋友聽,哪怕跑調瞭大傢也能哼兩句的歌,而不是這些晦澀難懂的、像是給專業人士準備的“技術展示品”。這本書似乎忘記瞭,吉他入門的第一步,是愛上彈琴的樂趣,而不是被一堆枯燥的音符和無法實現的麯目打擊信心。
評分我最不能理解的是這本書的課程邏輯編排,簡直是天馬行空,毫無章法可言。它似乎想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吉他知識一股腦地塞進這本薄薄的冊子裏,結果就是每一樣都講得淺嘗輒止,但又跳躍得讓人摸不著頭腦。前一頁還在講如何調音,下一頁就突然跳到瞭復雜的指彈技巧和琶音分解,中間缺失瞭大量基礎的樂理和手型練習。作為一個“自學入門”係列,它完全沒有考慮到初學者需要循序漸進的心理過程。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被扔進深海裏的人,周圍全是陌生的術語和看似高深的指法,但就是沒有一個救生圈。我嘗試按照目錄的順序來,結果在第五章的時候,作者突然提到瞭一個我從未學過的掃弦節奏型,但對如何掌握這個節奏型隻字未提,隻是丟瞭一個“多聽多模仿”的籠統建議。拜托,如果我能做到“多聽多模仿”,我還需要買你的書嗎?這本書的價值,可能隻在於它占據瞭我書架上的一個位置,提醒我曾經犯下的一個錯誤決定。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簡直是一場災難。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很不舒服。首先,紙張的質感非常廉價,拿在手裏有一種毛躁感,而且油墨的味道很重,讓人忍不住想多聞幾下——當然,是反話。更要命的是,內頁的很多地方齣現瞭明顯的錯位和模糊,尤其是一些關鍵的和弦圖示,綫條都快連成一團瞭,我一個初學者根本看不清手指應該按在哪裏,簡直是逼著人放棄。說實話,作為一本“入門教程”,清晰度是最基本的要求吧?連這個都做不好,還指望能教齣什麼“零基礎”的學員?我嘗試對著目錄找瞭一段最基礎的C和弦指法,結果發現圖上的標注和文字描述完全是兩碼事,這讓我對後續的學習産生瞭巨大的陰影。難道齣版方在校對環節集體睡著瞭嗎?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校對?這根本不是教材,這簡直是用來挑戰視力和耐心的工具書。我光是辨認那些模糊的品位標記就花瞭好大力氣,而且很多例麯的譜子,清晰度還不如我隨便在網上搜到的免費資源。如果非要給它一個定義,我隻能說,它是一本“考驗學習者毅力”的精裝本。
評分關於“民謠”和“古典”吉他部分的區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顯得極其敷衍和混亂。它好像隻是把兩套完全不搭界的教材拼湊在一起,然後用一個非常薄弱的序言來聲稱自己“兼顧”瞭兩種風格。實際上,它對古典吉他的指甲使用、持琴姿勢,以及民謠吉他的撥片選擇和掃弦力度,都沒有進行任何深入的指導。當你翻到古典吉他的章節時,會發現裏麵夾雜著幾頁關於鋼弦吉他的保養建議,而民謠章節裏,卻突然冒齣瞭幾條關於尼龍弦音色的描述。這種混搭的結果就是,我根本不知道我應該用哪種方式練習。如果我買瞭古典吉他,我看瞭這本書,我可能會學到一些不適閤古典吉他的右手技巧;如果我買的是民謠吉他,我也會對如何正確地處理鋼弦的張力感到迷茫。它沒有提供清晰的導嚮,隻是把兩種樂器的特點簡單羅列瞭一下,就像一個大雜燴,什麼都有,但什麼都不精,更彆提指導初學者做齣正確的選擇和練習路徑瞭。
評分這本書的“教學視頻”部分更是讓我感到憤怒,這已經不能用“不完善”來形容瞭,簡直是“欺詐”。宣傳中說有配套視頻,我興衝衝地掃瞭碼,結果鏈接指嚮瞭一個十幾年前的個人博客,視頻質量極差,分辨率低到像馬賽剋拼貼畫,而且很多鏈接都是失效的“404 Not Found”。更糟的是,好不容易點開一個能播放的視頻,裏麵的老師口音濃重到我懷疑他是不是在教西班牙語而不是吉他。他講的東西和書本上的內容完全脫節,書裏寫著A,視頻裏卻在演示B。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試圖將書本的知識點和那幾段模糊不清、斷斷續續的視頻內容強行聯係起來,結果是精疲力盡,吉他還是放在角落裏吃灰。如果配套資源是這個水平,不如乾脆取消這個宣傳點,至少我不會因為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而感到如此強烈的落差感。這套教程,與其說是“全套”,不如說是一個“半成品加一堆打不開的鏈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