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主頌
1.閤唱
2.詠嘆調(女低音)
3.詠嘆調(女高音)
5.詠嘆調(男低音)
6.二重唱(女低音、男高音)
7.閤唱
8.詠嘆調(男高音)
9.詠嘆調(女低音)
10.閤唱(第二女高音、女低音)
11.閤唱
12.閤唱
康塔塔第63號:“基督徒,銘記這吧”
1.閤唱
2.宣敘調(女低音)
3.二重唱(女高音、男低音)
4.宣敘調(男高音)
5.詠嘆調(二重唱)
6.宣敘調(男低音)
7.閤唱
康塔塔第65號:“他們來自賽伯依”
1.閤唱
2.閤唱麯
3.宣敘調(男低音)
4.詠嘆調(男低音)
5.宣敘調(男高音)
6.詠嘆調(男高音)
7.閤唱麯
DG經典唱片,展現世界指揮傢,演奏傢精湛藝術,解讀大師文本,對作品逐分逐秒分析,集音樂知識和背景介紹於一體。
經典聚積精神的財富,名麯撫慰心靈的世界,本碟為上海文藝音像齣版社原版引進的“大劇院藝術課堂”《環球經典名麯導讀》係列總匯。“環球經典名麯導讀”係列如同一張聆聽、體會、走近偉大音樂傢的音樂地圖。
我對於這種跨界的書籍總是抱有極高的期待,因為它打破瞭傳統分類的壁壘。一方麵是嚴謹的古典音樂理論探索,另一方麵是充滿激情的舞颱藝術指導,這種碰撞一定會擦齣不一樣的火花。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聽巴赫,更是通過巴赫的作品,來闡釋錶演的本質——如何將內在的“頌唱”與外在的“呈現”完美結閤。劉若瑀老師的課程或許會從錶演的角度切入,指導我們如何以一種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去“演繹”內心的感受,而這恰恰是欣賞古典音樂時最需要的“共情”能力。這種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迴到實踐的循環學習模式,對我來說吸引力巨大。
評分拿到手感覺沉甸甸的,這說明內容一定非常紮實。我一直有個習慣,每當聽一張新的古典音樂CD時,總想找一本配套的解讀手冊來輔助理解,不然總覺得隔著一層紗。這本書的“唱片CD+欣賞手冊”的組閤形式簡直太貼心瞭,聲畫同步的學習體驗是任何電子資料都無法替代的。我希望手冊裏的內容不僅是對巴赫作品的深度解析,還能提供一些曆史背景,比如創作時的社會環境、樂器的演變對演奏風格的影響等等。如果能附帶一些不同版本演奏的對比分析,那就更具有研究價值瞭。我期待著,在細緻的文字引導下,耳朵能捕捉到那些平時容易忽略的細微差彆,真正做到“聽懂”音樂,而不是僅僅“聽到”。
評分說實話,我對“劉若瑀的三十六堂錶演課”這個標題部分更感興趣,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寶藏!我一直覺得舞颱錶演不僅僅是颱詞和走位,更重要的是內在的能量和情感的傳達。劉若瑀老師在錶演藝術界是公認的大傢,她的教學方法一定獨到而深刻。我期待在這三十六堂課中,能學到如何真正地走進角色,如何剋服舞颱恐懼,以及如何用肢體語言和聲音去講述一個故事。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實用的技巧,不僅能用於欣賞音樂和戲劇,也能應用到日常的溝通和錶達中。這本書如果能結閤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瞭,比如分析某位著名音樂傢在舞颱上如何處理一首麯子的情感錶達,那就太棒瞭,那樣“錶演課”和“名麯導讀”就能完美地融閤在一起瞭。
評分終於盼到這本書瞭,我之前就對這類音樂導讀類的書籍非常感興趣,特彆是涉及到古典音樂巨匠的作品。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典雅中帶著一絲現代感的風格,很符閤我對“環球經典名麯導讀”的期待。我特彆好奇,續集21這部分會聚焦在哪些鮮為人知的麯目上,是會深入挖掘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名麯背後的故事,還是會帶我們探索一些相對冷門但同樣精彩的音樂篇章。光是看到“巴赫”這個名字,我就知道這次的閱讀體驗會非常充實,畢竟巴赫的作品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的樂評人也時常有新的見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在枯燥的樂理知識和生動的音樂賞析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領略到音樂的魅力,而不是被一堆術語繞暈。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開始這段美妙的音樂之旅瞭。
評分這本書的命名方式非常古典,透著一股莊重感,但“續集21”又暗示著一個漫長而係統的係列。我非常好奇這個係列是如何構築起來的,它是否遵循瞭某種特定的音樂史脈絡,還是按照主題進行劃分?對於巴赫這樣一位音樂史上的巨人,隻用一本書來概括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我非常期待續集21能帶來一些新穎的角度,比如關注巴赫晚期作品的神秘主義傾嚮,或者他與當時教會環境的復雜關係。同時,那張附帶的CD如果能收錄一些罕見或高質量的錄音版本,就更好瞭。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書架上一個常青的參考工具書,而不是讀完一次就束之高閣的快消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