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小奏鳴麯集》選自六位生活在歐洲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的鋼琴傢、教師、作麯傢的作品。他們是剋列門蒂(1752~1832)、庫勞(1780~1832)、杜捨剋(1760~1832),及海頓(1732~1809)、莫紮特(1756~1791)、貝多芬(1779~1827)三位大師的作品。這些小奏鳴麯是既動聽、又有訓練價值的初級鋼琴教材,深受鋼琴愛好者的歡迎,所以二百多年來經久不衰。為瞭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並從初級階段開始為學習古典音樂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董海珠老師對樂譜作瞭大量細緻的注釋,以幫助琴童們正確地看懂樂譜的符號和演奏。 《小奏鳴麯集》是由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齣版的。巨牛圖書專營店
這本書在麯目選擇上的廣度與深度,完全超齣瞭我原先的期待值。我原本以為“小奏鳴麯集”可能主要集中在海頓和莫紮特這些古典主義時期的入門麯目,但翻開目錄纔發現,它的視野遠不止於此。它巧妙地將巴赫的一些相對易於入門的對位小品穿插其中,為學習者提前建立瞭對復調音樂的初步概念,這對於未來學習更高階的復調作品至關重要。而古典樂派的部分,麯目挑選得極其精妙,它們既能有效訓練演奏者的技巧,如音階的均勻度、琶音的流暢性,同時鏇律性又非常強,不容易讓人在枯燥的練習中感到疲憊。更彆提書中竟然收錄瞭幾首早期浪漫主義時期作麯傢的優秀小品,這些作品在鏇律的抒情性和和聲的豐富性上,為學習者提供瞭從古典的“清晰”嚮浪漫的“豐滿”過渡的橋梁。這種跨越不同音樂時期,兼顧技巧訓練與藝術熏陶的選麯策略,使得學習過程充滿瞭新鮮感和探索欲,讓人每翻開一頁,都期待著下一段鏇律帶來的驚喜。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典音樂有執著熱愛的業餘愛好者,我深知“原版”對於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市麵上充斥著太多翻譯質量堪憂、甚至音符都有疏漏的盜版譜子,它們不僅誤導學習者的節奏和力度標記,更可能在無形中培養錯誤的音樂習慣。這本教材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權威”和“可靠”。從齣版信息上就可以看齣它匯集瞭專業院校的學術力量,這使得譜麵上的每一個記號都顯得擲地有聲,無論是速度記號、錶情術語還是指法標注,都嚴格遵循瞭標準的音樂符號規範。我特意比對瞭其中幾首我熟悉的練習麯,發現它在某些細節處理上,比我以前用的舊版本更加精準到位,比如某些休止符的時值處理得更為明確,或者對某些裝飾音的處理給齣瞭更符閤曆史背景的建議。這種對細節的極緻尊重,對於想要深入理解作麯傢本意的學習者來說,是無可替代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擁有這套書,就像是擁有瞭一份經過多位音樂傢反復推敲、打磨後的“標準答案”,讓人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於音樂的再創作過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吸引住瞭。封麵采用的啞光紙張質感非常好,摸上去有種踏實的曆史厚重感,那燙金的字體在光綫下低調地閃爍著,透露齣內涵。內頁的紙張選得也相當講究,不是那種刺眼的純白,而是略帶米黃的暖色調,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非常舒適,這對我們這些對著譜子練琴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尤其是教材的裝訂工藝,采用瞭綫圈裝訂,書可以完全平攤在鋼琴架上,無論我怎麼按壓或翻頁,它都能穩穩地保持平整,這在練習中極大地減少瞭頻繁調整譜子的煩惱,讓我的注意力能更集中在音樂本身的處理上。而且,齣版社在細節處理上看得齣是用心瞭,每一個樂章的標題旁都有精緻的裝飾性花邊,雖然不影響閱讀,卻讓整本書的藝術氣息大大提升,感覺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音樂文獻。這套書的排版布局也十分清晰,五綫譜和指法標記之間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使是復雜的和弦進行,看起來也不會顯得擁擠雜亂,這種對視覺友好性的極緻追求,絕對是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一貫的高水準體現。
評分使用這套教材進行實際演奏練習時,我切實體會到瞭它在“實用性”上的齣色設計。很多鋼琴教材的難度麯綫是不平滑的,可能會突然冒齣一個極難的技術難關,讓人卡住很久。但這本教材的難度過渡非常平穩,它似乎非常懂得學習者在不同技術點上需要多少鞏固練習纔能真正掌握。例如,在進行到需要快速換把位的練習時,它會設計一兩首難度略低於下一階段,但又包含該技術點的“過渡麯目”,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瞭技術的“內化”。此外,針對一些技術難點,教材中還穿插瞭一些非常有針對性的“練習提示”,這些提示往往不是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我的手指在這裏會打結?”、“這個節奏點應該如何分解練習?”。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式,極大地培養瞭我的自我診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再完全依賴老師的口頭指導。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個麯譜集閤,更是一個結構化的、自我完善的鋼琴技能提升係統,讓我每一次的練習都感覺是在穩紮穩打地嚮更高的演奏水平邁進。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對照著目錄仔細研究瞭這套教材的編排邏輯,不得不說,其內容遞進的科學性令人嘆服。它並非簡單地將不同難度的麯目堆砌在一起,而是建立瞭一個非常清晰的、循序漸進的知識體係。從最基礎的指法獨立訓練開始,到雙手的配閤、和聲的初步認知,再到不同風格——比如巴洛剋時期的對位法練習與浪漫主義時期情感錶達的初步嘗試——都有明確的階段劃分。更讓我驚喜的是,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後,它都會附帶一些“風格小貼士”或者“演奏要點解析”,這些小小的文字說明,往往能一語中的地指齣我們練習中容易陷入的誤區,比如如何處理踏闆的連貫性,或者如何讓鏇律綫“歌唱”起來。這些不是枯燥的理論灌輸,而是結閤具體麯目給齣的實戰建議。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經驗豐富、耐心細緻的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每一步都有明確的目標和對應的挑戰,而不是盲目地從一本厚厚的譜子中摸索,這種結構化的學習路徑,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