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田園春色
2.瑪依拉
3.我愛北京天安門
4.掀起你的蓋頭來
5.簫
6.金色的太陽
7.西藏舞麯
8.鳳陽花鼓
9.紫竹調
10.雪絨花
二級
1.森吉德瑪
2.茉莉花
3.南泥灣
4.八月桂花遍地開
5.小麯好唱口難開
6.送彆
7.在北京的金山上
8.馬蘭花開
9.紅河榖
10.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三級
1.良宵
2.黃水謠
3.小花鼓
4.劍舞
5.故鄉的人
6.內濛民間樂麯
7.綉金匾
8.在希望的田野上
9.風雪滿天
10.旱天雷
四級
1.賽馬
2.拉駱駝
3.光明行
4.田 問
5.馬頭琴之歌
6.人勤春來早
7.大河漲水沙浪沙
8.豐收序歌
9.喜唱豐收
10.農村之歌
五級
1.阿美族舞麯
2.花兒紅變奏麯
3.梆子風
4.燭影搖紅
5.豐收
6.牧羊姑娘
7.夜深沉
8.好江南
9.春韻
10.蘇南小麯
六級
1.月夜
2.摘棉
3.歡騰的水鄉
4.喜送公糧
5.山村變瞭樣
6.火車開進彝傢寨
7.田歌
8.懷鄉麯
9.行街
七級
1.金珠瑪米贊
2.春詩
3.相望
4.空山鳥語
5.迷鬍調
6.苦悶之謳
7.中花六闆
8.草原新牧民
9.湘江樂
10.姑蘇春曉
11.紅水河畔憶人
12.山村小景
八級
1.翻身歌
2.紅軍哥哥迴來瞭
3.悲歌
4.懷鄉行
5.陽關三疊
6.江南春色
7.秦腔主題隨想麯
8.病中吟
9.聽鬆
10.新婚彆
11.山東小麯
12.豫鄉行
九級
1.豫北敘事麯
2.葡萄熟瞭
3.河南小麯
4.流波麯
5.閑居吟
6.壯彆(一枝花)
7.江河水
8.獨弦操
9.藍花花敘事麯
10.陝北抒懷
11.鞦韻
12.寒春風麯
十級
1.三門峽暢想麯
2.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乾
3.洪湖主題隨想麯
4.二泉映月
5.漢宮鞦月
6.**二鬍狂想麯
7.紅梅隨想麯
8.A的隨想I
9.長城隨想
10.寶玉哭靈
二鬍演奏符號說明
這套麯集真是我最近練琴的“救星”!我一直想係統地提升二鬍技藝,但市麵上的教材五花八門,選起來特彆頭疼。朋友推薦我試試這本上海音樂學院齣的考級麯集,果然名不虛傳。首先,從麯目選擇上看,它非常全麵,涵蓋瞭從基礎入門到高級演奏的各個階段。每一個級彆的麯子都有其獨特的側重點,比如初級的麯目側重於指法和音準的穩定,而高等級的則開始挑戰復雜的揉弦技巧和快速換把。我個人對那些富有地方色彩的麯子特彆感興趣,比如某幾個級彆的“江南小調”變奏,把二鬍那種特有的那種細膩、婉轉的韻味展現得淋灕盡緻。而且,這套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人性化,樂譜清晰易讀,連一些比較難的演奏記號都有詳細的圖解說明,這對於自學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我感覺它不僅僅是一套考級指南,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指導你,讓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那種學完一個階段,翻開下一級彆時湧現齣的成就感,真的讓人動力倍增。強烈推薦給所有想紮實提高二鬍水平的琴友們!
評分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買瞭這套麯集,沒想到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作為一名已經學習二鬍有些年頭的愛好者,我最大的睏惑就是如何突破瓶頸,達到更高的藝術錶現力。這套麯集的設計理念顯然是麵嚮未來專業演奏水平的,它沒有過多地停留於簡單的技巧堆砌,而是非常注重音樂作品的內涵和二鬍的音樂語言的構建。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樂麯分析”的部分,雖然這部分在某些版本中可能並不顯眼,但它能引導演奏者去思考每一個音符背後的情感邏輯,而不是機械地拉奏。比如,對於那些著名的傳統麯目改編,它保留瞭原作的精髓,同時又融入瞭現代演奏技巧的考量,使得老歌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我花瞭好長時間鑽研其中一個高難度的練習麯,光是關於弓法控製的細節,書上就給齣瞭好幾種處理方案,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音樂視野。這本書的價值,絕非僅僅在於“考級”,它更像是一部係統性的二鬍演奏美學教材,值得我反復揣摩,細細品味。
評分這套麯集對於那些緻力於深入研究二鬍演奏技術,並希望瞭解中國民族音樂體係演變曆程的專業人士來說,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我注意到,在一些中高級的麯目選編上,它所收錄的版本往往是經過權威專傢考證和優化的,這保證瞭其在學術上的嚴謹性。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拉”,更是“告訴你為什麼這樣拉”。例如,對於某些傳統弓法,麯集會引用曆史上的演奏流派觀點進行對比闡述,這對於我們理解二鬍這件樂器的曆史沿革是至關重要的。我個人是做音樂研究的,我發現這套書在麯目難度遞進上的邏輯鏈條是如此的清晰,它幾乎可以看作是中國二鬍演奏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如果一個音樂教育機構要建立自己的二鬍教學體係,這套麯集無疑是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骨架”。它的內容深度,遠超齣瞭普通考級教材的範疇,達到瞭專業教學體係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買這套書是為瞭應付我孩子即將到來的二鬍等級考試,但當我翻開第一冊時,我的關注點就完全從“考試”轉移到瞭“音樂”本身。我發現這套教材的編排邏輯非常科學,它遵循瞭小提琴等西方樂器教學體係中循序漸進的原則,但又巧妙地融入瞭中國傳統音樂的特性。比如,在處理滑音和揉弦時,它並非簡單地寫齣記號,而是通過前後麯目的對比,讓你體會到力度和速度對音色質感産生的微妙變化。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民間樂麯的“規範化”處理,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起點,讓學習者在掌握標準音準和節奏的同時,可以自由地發揮個性化的處理。我的孩子現在拉起來,明顯比以前更有“底氣”瞭,不再是零散地練習技巧,而是有瞭一個清晰的框架。這本書讓我想起當年我們學音樂時那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每一個音符、每一個休止符都好像被賦予瞭生命和責任。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未接觸樂器的成年學習者,重新拾起二鬍,我最大的障礙就是“慢熱”和“手不聽使喚”。這套上海音院的麯集係列,對我這樣的大齡學生來說,提供瞭一個非常友好的入門路徑。它沒有一上來就給我灌輸那些聽起來很“炫技”的段落,而是用大量的、節奏感適中的練習麯來幫助我的手指建立肌肉記憶。我發現,當我在練習特定的音階段落時,如果感到吃力,翻到前一級的麯目,往往能找到對應的、難度稍低的練習,這樣就能“溫故而知新”,通過鞏固基礎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許多練習麯本身就是鏇律優美的小品,而不是枯燥的“技術操練”。比如其中有一首練習麯,我竟然可以把它當作一首完整的獨奏麯來欣賞和演奏,這極大地維持瞭我的學習興趣。它就像一位耐心且要求嚴格的私人教師,知道什麼時候該推你一把,什麼時候該讓你稍微喘口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