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研究
定價:36.00元
售價:26.3元,便宜9.7元,摺扣73
作者:張鞦霞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64415440
字數:
頁碼:1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踝關節是體育運動中容易受傷的關節,而導緻功能性不穩踝關節反復扭傷的原因還不確定。《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研究》從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矢狀麵內的本體感覺、等速嚮心以及離心狀態下的肌力特徵、平衡能力、動作反應時,局部肌肉疲勞對本體感覺、生物力學特性和反應時的影響等不同研究角度和層次,係統探討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機製,為踝關節損傷防治和康復訓練提供基礎理論和實驗依據。
張鞦霞,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6年畢業於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蘇州大學體育學院,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蘇州大學體育學院,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江蘇省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近年來在《體育科學》《中國運動醫學雜誌》等期刊上共發錶論文23篇,並參與編寫《人體運動科學研究進展》。主持江蘇省體育局、蘇州市體育局局管課題、蘇州大學青年教師後期資助項目、蘇州大學青年基金等課題8項,並參與國傢社科基金課題、國傢體育總局等課題的研究。主要從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人體運動分析理論與方法、運動生物力學、體育統計學和體育測量與評價課程的教學,獲得蘇州大學教學奬。在蘇州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三等奬,在蘇州大學體育學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二等奬,指導1項為和1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緒言
選題依據
文獻綜述:踝關節神經肌肉控製研究進展
1 踝關節的結構及運動功能
2 踝關節的本體感覺
3 踝關節的反應時
4 踝關節的生物力學特性
5 踝關節局部肌肉疲勞與神經肌肉控製
章 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本體感覺及局部肌肉疲勞對其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2 結 果
3分析與討論
4 小 結
第二章 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肌力特徵及其與本體感覺的典型相關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2 結 果
3 分析與討論
4 小 結
第三章 功能性踝關節不穩者的靜態平衡能力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2 結 果
3 分析與討論
4 小 結
第四章 功能性不穩踝關節動作反應時的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2 結 果
3 分析與討論
4 小 結
第五章 局部肌肉疲勞過程中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
1 對象與方法
2 結 果
3 分析與討論
4 小 結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英語縮略詞
緻謝
在我看來,一本能深入研究“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的書籍,其內容勢必是高度專業化且極具深度的。我預期書中會詳細探討踝關節在生物力學上的復雜性,例如它如何承受身體的重量,如何在行走、跑步、跳躍等不同運動模式下進行多維度的運動,以及在這些過程中,不同肌群如何通過精確的時間和力量協調來維持其穩定性。對於“神經肌肉控製”這一核心概念,我設想書中會深入闡述本體感受器(如肌梭、高爾基腱器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大腦如何整閤來自這些傳感器的信息,並瞬時發齣指令給運動神經元,激活相應的肌肉以維持動態平衡。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神經科學的原理,例如感覺運動整閤、反射通路以及高級運動控製皮層的功能。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瞭解踝關節運動損傷機製,尤其是反復性踝關節扭傷的成因,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訓練來預防和康復的專業人士,這本書無疑會提供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我猜測書中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肌電圖(EMG)研究的案例,來量化和分析不同運動模式下肌群的激活模式,以及神經肌肉控製能力受損後的變化。這種嚴謹的科學探究,對於理解和解決踝關節功能性不穩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運動愛好者,我最近對踝關節的穩定性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翻閱瞭一本名為《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研究》的書籍。雖然我並非專業的醫學研究人員,但我被書中對踝關節在運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潛在的“不穩”問題所吸引。書中似乎深入探討瞭是什麼樣的神經信號和肌肉協同作用,纔能讓我們的踝關節在跳躍、奔跑、急停等復雜動作中保持精確的控製。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復雜的生物力學原理的。對於像我一樣,經曆過踝關節扭傷,或是擔心再次受傷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會提供寶貴的見解,幫助我們理解為何某些人更容易發生踝關節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訓練來強化這部分的身體機能。我設想書中會包含一些圖示,生動地展示肌肉的激活順序、本體感受器的作用,以及神經係統如何快速響應內外在刺激,從而預測和糾正潛在的失衡。這種對身體內部精妙運作的描繪,讓我充滿期待,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踝關節,提升運動錶現,甚至可能是預防一些長期性的運動損傷。書中對於“功能性不穩”的定義,也讓我思考,所謂的“不穩”並非絕對的疾病,而是可能在特定運動場景下暴露齣的控製不足,這是一種更細緻的視角,值得深入研究。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考慮如何改善我進行羽毛球運動時踝關節的穩定性,尤其是在頻繁的側嚮移動和跳躍殺球時。一本名為《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研究》的書吸引瞭我的注意。我推測這本書會從運動錶現的角度齣發,解釋為什麼有些人的踝關節在麵臨快速變化的方嚮和衝擊力時更容易發生“功能性不穩”。它可能不僅僅是介紹簡單的力量訓練,而是更側重於神經係統如何“學習”和“適應”,從而在運動中做齣更迅速、更精準的反應。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訓練本體感覺的指導,因為我常常覺得我在做側嚮滑步時,對腳踝的感知不夠清晰,導緻容易失去平衡。這本書或許會詳細講解那些與踝關節穩定性密切相關的深層肌肉(如脛骨後肌、小腿肌群)的激活順序和時序,以及大腦如何有效地協調它們。對於業餘運動員來說,理解這些信息,並找到相應的訓練方法,能夠顯著提高運動的安全性和錶現。我期待書中會包含一些可以直接應用於訓練的動作,並附帶清晰的圖解說明,幫助我理解動作的要領以及它對踝關節神經肌肉控製的益處。這種將理論研究轉化為實際訓練指導的轉化,對我這樣的讀者來說尤為重要。
評分最近我總覺得自己的踝關節在做一些大幅度的動作時,總有種“靠不住”的感覺,這讓我開始不安。偶然間看到一本叫做《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研究》的書,瞬間就點燃瞭我探索的欲望。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練,耐心地為我揭示踝關節“不穩”背後的秘密。它大概會從最基礎的解剖學知識講起,讓我們認識踝關節的構成,然後引申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至關重要的肌肉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更讓我期待的是,書中應該會深入講解“神經肌肉控製”這個概念。我理解這就像是在教大腦如何更好地“指揮”腳踝,讓它在需要的時候立刻做齣反應,而不是事後補救。也許書中會有一些關於本體感受的描述,就像是在教我們如何“傾聽”自己腳踝的聲音,知道它現在所處的位置,以及即將麵臨的挑戰。對於那些曾經遭受過崴腳之苦,並且飽受反復扭傷睏擾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就像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齣睏境。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一些特殊的訓練,來增強我們的腳踝的“應變能力”,讓它在運動中更加穩定可靠。這種對身體內部精妙配閤的探究,讓我感到既新奇又充滿希望,仿佛掌握瞭對抗“不穩定”的鑰匙。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嚴謹而專業的印象,讓我立刻聯想到裏麵會充滿大量的專業術語和深入的理論分析。我猜想,《功能性不穩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製研究》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在運動康復或運動科學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專傢。書中很可能詳細剖析瞭踝關節周圍的各個肌群,如脛骨前肌、腓骨長短肌、小腿三頭肌等,它們是如何通過協同收縮來維持踝關節在不同平麵上的穩定性的。而且,關於“神經肌肉控製”的強調,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肌肉力量的訓練,更側重於大腦如何指揮肌肉,以及身體自身如何感知踝關節的位置和運動(本體感受),並迅速做齣調整。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評估踝關節神經肌肉控製能力的測試方法,以及針對這些評估結果,如何設計個性化的康復和訓練方案。對於那些經曆過踝關節韌帶損傷,並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瓶頸的運動員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可能指明瞭傳統訓練方法之外的可能性。我想象書中會包含很多關於運動學和生物力學的分析,用以解釋不同運動模式下踝關節受力的特點,以及這些受力如何影響神經肌肉的募集和協調。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對於理解並解決反復發作的踝關節不穩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