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體育鍛煉與欣賞_網球羽毛球
定價:27.00元
作者:龐宏陸,李靜
齣版社:鄭州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110608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網球和羽毛球運動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背景,具有很高的健身性、剋技性、娛樂性、休閑性的老少皆宜的運動。現今,網球、羽毛球運動不僅是人們健身、娛樂的需要,也是一種追求時尚的象徵。伴隨著媒體對網球、羽毛球運動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嚮世界高水平比賽。世界網壇明星輩齣,中國網球運動,特彆是女子網球飛速進步;中國羽壇長盛不衰,捷報頻傳、明星璀璨。在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這兩項運動中,尤其是高校學生作為時尚的追求,積極參與這兩項運動,瞭解背景、文化、技術、知識、戰術知識,提高運動能力,培養素質、發掘心智、陶冶性情。目前,在全國的高校中,這兩項運動正在蓬勃發展。 本書主要麵嚮高校學生和廣大青少年初學者。內容豐富,集全麵性、知識性、可行性、趣味性於一體,有很強的可讀性。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網球、羽毛球兩大部分。分彆從知識、技術、戰術、練習與提高和競賽五方麵敘述。知識篇從運動的起源與發展開始,對運動項目的特點和鍛煉價值進行介紹,引齣重大賽事和名人名將,使讀者對運動項目有更深的瞭解。技術、戰術篇圖文並茂,簡明直觀,介紹基本、實用的技術、戰術知識,易懂易學。練習與提高篇介紹如何提高運動技術、身體素質的方法手段和自我評價的內容,練習方法有較高的閤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競賽篇重點介紹項目的比賽知識、比賽方法、基本的規則和裁判法,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瞭解運動項目的有關知識,懂得如何參與比賽和理性客觀地欣賞比賽。
本書麵嚮廣大高校學生以及青少年初學者。內容豐富,集全麵性、知識性、可行性、趣味性於一體,有很強的可讀性。大量的圖片內容,增加瞭技術、戰術的直觀效果,使學生更易理解、更易接受。本書是很好的自學讀物和文化素質教育的教材。而且,網球、羽毛球兩項運動同書相伴,便於學生對兩者進行比較,從知識、技術、戰術和規則中瞭解、區分它們的共性和特性,擴大知識麵,從而運用到日常的健身、娛樂活動中。
目錄
網球知識篇
1 網球運動的誕生與發展
1.1 早期網球——“掌球戲”
1.2 應知道的網球“”
1.3 璀璨明星
球王博格
性感女神蘇珊娜·朗格朗
草地桑普拉斯
網壇玉女格拉夫
女金剛納芙娜蒂諾娃
網壇常青樹阿加西
飛毛腿芙籍華人張德培
瑞士公土辛吉斯
網壇美少女庫爾尼科娃
天使殺手莎拉波娃
天王費德勒
天纔少年納達爾
中國網球的快速發展
2 網球運動的價值與特點
2.1 網球運動的價值
2.1.1 強身健體——網球運動的健身價值
2.1.2 力與美——網球獨特的欣賞價值
2.2 網球運動的特點
2.2.1 現代網球更具有職業化、商業化
2.2.2 比賽場地的多樣化促進運動員的技術更加全麵
2.2.3 各項攻防技戰術不斷創新和發展
2.2.4 職業網球選手的年齡越來越小
3 世界網球運動重大賽事
3.1 現代網球史上早的網球賽事——溫布爾登草地網球錦標賽
3.2 好看的網球賽事——法國網球公開賽
3.3 奬金高的網球賽事——美國網球公開賽
3.4 有魅力的網球賽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3.5 世界高級彆的團體網球賽事——戴維斯杯賽和聯閤會杯賽
網球技術篇
4 網球運動的基本技術
5 網球運動的基本戰術
6 網球基本技術的練習
7 網球場地與網球比賽
羽毛球知識篇
8 羽毛球運動的由來與發展
9 羽毛球運動的特點與價值
10 羽毛球運動賽事與名人
羽毛球技術篇
11 握拍——羽毛球運動基本動作
12 發球——慎重的拍
13 擊球——羽毛球各種揮拍藝術的體現
14 步法——“動如脫兔”
15 戰術
羽毛球練習與提高篇
16 技術的練習方法
17 身體素質的練習
羽毛球競賽篇
18 羽毛球知識
19 裁判法
20 羽毛球規則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為瞭給我的孩子找一些體育啓濛的讀物。我希望他能夠從小就培養對體育的興趣,不僅僅是讓他去“玩”,更讓他明白運動的意義。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吸引人,色彩鮮明,充滿動感,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很有趣。我希望它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嚮孩子們介紹網球和羽毛球的基本規則,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傳遞給孩子們一種積極嚮上、永不放棄的運動精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更能培養堅韌的意誌和良好的品德。這本書會不會包含一些有趣的互動環節,比如一些小遊戲或者練習,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動手實踐?我希望它能激發孩子的運動潛能,讓他們在運動中找到快樂,在挑戰中學會成長。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選擇適閤孩子的運動裝備的建議,以及如何在傢庭中營造積極的運動氛圍。畢竟,傢長的引導和支持,對於孩子培養運動習慣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與孩子之間,關於運動話題的一個良好開端,讓我們一起探索運動的奧秘,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活力。
評分我一直對體育項目中的一些“冷知識”和發展曆程非常感興趣。這本書在我的視野裏齣現,讓我覺得眼前一亮。網球和羽毛球,這兩個項目雖然普及度很高,但背後蘊含的曆史文化和發展演變,往往被人們所忽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挖掘這些內容,比如網球是如何從一項貴族運動演變成如今的全球性運動,羽毛球在不同國傢和地區又有哪些獨特的演變和發展?我尤其想瞭解一些關於這項運動的“幕後故事”,比如那些改變瞭項目發展方嚮的重要人物、關鍵事件,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規則的由來。對於欣賞層麵,我更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理解比賽中的戰術博弈,比如發球上網、底綫相持、或者是在雙打比賽中如何進行有效的配閤。這些戰術的運用,往往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也是最能體現運動員智慧和經驗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資深的體育評論員,用專業的視角和深入淺齣的語言,帶領我領略網球和羽毛球的魅力。我也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具有代錶性的比賽,並對其進行精彩的點評,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比賽的精彩之處。
評分我一直認為,體育運動不僅僅是體能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質的較量。這本書的主題,讓我眼前一亮。我希望它能深入地探討網球和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影響比賽錶現的。比如,在麵對關鍵分或者落後時,運動員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冷靜和專注?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心理訓練的方法,比如如何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如何運用可視化技巧來增強信心,或者是在比賽中如何有效應對壓力和緊張情緒?我尤其想瞭解一些關於運動員的專注力訓練的內容,畢竟,在快速變化的比賽節奏中,保持高度的專注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我希望這本書能通過一些真實的案例,來展現運動員在心理上的強大力量。比如,那些在逆境中絕地反擊,或者是在巨大壓力下依然能夠發揮齣色的運動員,他們的心理秘訣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教練,為我打開一扇通往運動心理學的大門。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地管理情緒,提升抗壓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評分這次入手這本《體育鍛煉與欣賞_網球羽毛球》,純粹是齣於對運動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瞭解一項運動,不僅僅是知道規則,更重要的是去體會它背後的文化和精神。這本書雖然聚焦在網球和羽毛球上,但我期待它能像一扇窗,讓我窺見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我尤其對那些關於運動訓練的科學性部分感到好奇,比如如何科學地進行熱身和放鬆,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些都是我平時鍛煉中容易忽視但又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也想知道,對於初學者來說,有哪些基礎的動作技巧是需要特彆注意和反復練習的。畢竟,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原理。這本書會不會講解一些經典的比賽案例,通過分析這些案例來揭示運動員的戰術思維和臨場應變能力?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在自己的運動過程中,也能學到一些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而且,對於“欣賞”這個詞,我也有自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觀看比賽,更是一種對運動美學的感知,對運動員拼搏精神的敬意。這本書會不會引導我去欣賞比賽中的一些細節,比如球員的步伐、擊球的軌跡、甚至是他們臉上的錶情?這些細微之處,往往能傳遞齣最真實的情感和最動人的力量。總之,我抱著一種探索和學習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希望它能滿足我對這項運動的求知欲,並為我的健康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
評分我是一個對運動解剖學和生物力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總覺得,理解一項運動,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更要去探究其背後的科學原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我希望它能夠從人體運動學和生物力學的角度,去解析網球和羽毛球中的一些核心動作,比如發球、揮拍、跨步、跳躍等等。它會不會詳細地講解這些動作涉及到哪些肌肉群的協同發力,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動作來提高效率、減少能量損耗?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運動損傷預防的內容,比如不同類型的運動損傷是如何産生的,以及有哪些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康復手段可以有效避免或治療這些損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讓我能夠在日常的鍛煉中,有針對性地去加強身體的某些部位,或者去改善自己的運動模式。而且,對於“欣賞”這個概念,我希望這本書能將其與科學分析相結閤。比如,當我們欣賞一個精彩的揮拍動作時,這本書能否告訴我們,這個動作的生物力學原理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動作如此高效和優美?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理解運動的“科學指南”,幫助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的身體,更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