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 9787111159575 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 9787111159575 机械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允玢,贾贵儒 等 著
图书标签:
  • 大学物理
  • 物理实验
  • 实验教程
  • 高等教育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159575
  • 教材
  • 理工科
  • 物理学
  • 实验指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159575
商品编码:2989046566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

定价:19.00元

作者:戴允玢,贾贵儒 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111159575

字数:

页码:21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是中国农业大学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室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教学、教改经验编写而成的。
  *书共分五章,*一章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第二章预备知识;第三章基础实验;第四章近代物理测量分析方法与综合性实验;第五章设计性实验;书末附表介绍了国际单位制及部分常用导出单位。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非物理(理、工、生命、农)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用书。

目录


前言
绪论
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
节 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 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第四节 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
第五节 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第六节 实验数据的直线拟合

第二章 预备知识
节 电学实验预备知识
第二节 光学实验预备知识
第三节 信号处理

第三章 基础实验
实验A1 长度与固体密度测量
实验A2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实验A3 碰撞
实验A4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A5 驻波
实验A6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实验A7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A8 用奥氏粘度计测液体的粘度
实验A9 用转筒法和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
实验A10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A11 用单臂电桥研究金属电阻温度系数
实验A12 用补偿法测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A13 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
实验A14 等厚干涉 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
实验A15 单缝衍射实验
实验A16 用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实验A17 光的偏振
实验A18 阴极射线示波器
实验A19 分光计应用一——用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
实验A20 分光计应用二——用棱镜测定光波的波长
实验A21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A22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实验A23 全息照相
实验A24 声速的测定
实验A25 基本电学量的测量

第四章 近代物理测量分析方法与综合性实验
实验B1 用单色仪测定介质的吸收曲线
实验B2 测量光电元件相对光谱特性
实验B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实验B4 温度测量的综合性实验
实验B5 用电位差计研究温差电偶的特性
实验B6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吸收光谱仪
实验B7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实验B8 激光测距
实验B9 长度测量的综合性实验
实验B10 共振法测量弹性模量
实验B11 脉冲傅里叶变换
实验B12 光镊微操纵实验——光的力学效应及光肼力的测量
实验B13 激光喇曼谱

第五章 设计性实验
实验C1 误差配套
实验C2 电表的改装和校正
实验C3 用谐振子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C4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C5 实验仪器的选择和误差分配
实验C6 望远镜的设计
实验C7 显微镜的设计
附录 国际单位制(SI)介绍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经典力学导论:从牛顿定律到拉格朗日力学的严谨构建 作者: [此处填写虚构的权威作者姓名,例如:张伟/Prof. John Smith] 出版社: [此处填写虚构的出版社名称,例如: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ISBN: [此处填写虚构的ISBN号码,例如:978-7-03-XXXX-X] ---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物理学、工程学及相关理工科专业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逻辑严谨的经典力学教材。不同于侧重于初级问题求解的入门读物,本教程将经典力学体系的构建过程置于核心地位,力求在培养读者扎实的数学分析能力的同时,建立起对物理规律的深刻洞察力。全书内容横跨牛顿力学的基石性原理,直至分析力学(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力学)的优雅形式,旨在为后续学习高等物理(如量子力学、场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基础与运动学——牛顿框架的重申与深化 本部分首先回顾并系统化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牛顿运动定律。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公式的罗列,而是深入探讨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如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描述。重点章节将详细解析科里奥利力、离心力的物理本质及其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矢量代数与微积分基础回顾: 确保读者具备处理三维空间中变分和积分的数学工具。 直线与平面运动的精确分析: 引入瞬时加速度、曲率半径等概念,为更复杂的运动建立数学模型。 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 详尽阐述了陀螺仪的运动、大气运动中的地转平衡等实际物理场景,揭示了惯性力的物理意义。 第二部分:守恒定律与中心力问题——保守系统的美学 能量、动量和角动量的守恒定律被视为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适的规律。本部分着重于利用这些守恒量来简化复杂问题的分析,特别是对中心力问题(如行星运动)的深入剖析。 功、势能与机械能守恒: 详细讨论了保守力场的势能概念,并引入了势阱与束缚态的初步讨论。 轨道动力学与开普勒定律的严格推导: 利用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完整推导出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轨道的数学表达式,并讨论了散射截面问题。 刚体动力学基础: 引入转动惯量张量、刚体绕固定轴转动和绕定点的欧拉角描述。本节将用矩阵和张量语言精确定义刚体的动量和角动量,为后续的分析力学做准备。 第三部分:振动与波——时间演化的基本模式 振动是物理系统中最普遍的存在形式。本部分聚焦于简谐振动(SHM)的推广,并过渡到受迫振动和阻尼振动中能量的耗散与共振现象。 简谐振动的解: 采用微分方程方法求解,引入复数解法以简化相位描述。 耦合振子系统: 这是从单自由度系统向多自由度系统过渡的关键。通过矩阵特征值分解,导出了系统的正常模式和固有频率,这是理解分子振动和晶格振动的起点。 线性波方程简介: 简要介绍了一维波动现象,为读者接触波动光学和声学打下初步的力学基础。 第四部分:从约束到广义坐标——分析力学的宏伟框架 本部分是本书的精髓所在,标志着从牛顿力学向更基本、更普适的分析力学的飞跃。通过引入约束力的消除和广义坐标的概念,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力学问题转化为变分原理问题。 约束的几何性质: 区分了完整约束和非完整约束,并详细讨论了如何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处理单值约束。 达朗贝尔原理与虚功原理: 导出动力的微分方程,着重阐明虚功原理作为动力学基本公设的优越性。 拉格朗日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系统性地推导出拉格朗日方程,并将其应用于单摆、圆锥摆以及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运动(初步引入电磁势的作用)。本节将强调拉格朗日量($L = T - V$)的构造方法,而非仅仅依赖于力。 第五部分:哈密顿力学——通往现代物理的桥梁 拉格朗日力学通过勒让德变换,导向了哈密顿力学。哈密顿形式不仅在数学上更为紧凑,更在概念上为量子力学的正则对易关系和相空间概念铺平了道路。 正则坐标与动量: 严格定义了广义动量,并建立了拉格朗日量到哈密顿量 ($H = sum p_i dot{q}_i - L$) 的变换。 哈密顿方程: 导出正则方程组,并讨论其作为一阶微分方程组的优势。 泊松括号与守恒量: 引入泊松括号,并展示了如何利用泊松括号的性质来判定一个量是否是守恒量(即其对时间的偏导数为零)。 正则变换(选读): 简要介绍正则变换的判据,为理解生成函数和辛几何结构提供初步认识。 目标读者与特色: 本书面向物理系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经典力学基础的工程师。本书的特色在于其严格的数学推导和对物理概念的辨析,避免了低级重复的例题堆砌。它强调从运动学到动力学,再到分析力学的逻辑递进,确保读者不仅“会算”,更能“理解”力学背后的深刻结构。附录中包含丰富的数学工具回顾,以及大量需要深入思考的习题,以期达到启发思维、培养独立研究能力的目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不错,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贴近实际的实验操作指导,并且在数据分析和误差处理方面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对于准备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奥秘,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评分

打开书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章节的编排逻辑。从基础的概念引入,到具体的实验操作指导,再到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层层递进。对于像我这样初次接触某些复杂物理实验的学生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书中的实验项目选择也很有代表性,覆盖了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并且考虑到实际教学的可行性,很多实验都可以在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上完成。这对于我们这些在有限条件下学习的学生来说,非常实用。

评分

在内容细节上,这本书的优点更是随处可见。每一个实验都详细列出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这些信息不是简单罗列,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即使是对于实验原理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也能通过阅读理解实验的根本。图示也非常精细,对于实验装置的连接和操作手法,都有直观的示意图,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当我拿到它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清晰的书名和出版社信息,这让我在一众书籍中很容易找到它。书的纸张质量也比我之前看过的某些教材要好一些,触感比较细腻,翻页的时候不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即使长时间翻阅,手感也相当舒适。我尤其喜欢它印刷的清晰度,每一个字都锐利分明,图标和公式也排布得整整齐齐,这对于需要仔细辨认的物理实验内容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重视。物理实验最终的价值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上,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它不仅讲解了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还深入探讨了各种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减小和评估误差,这对于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至关重要。书中的例题和习题也很有针对性,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验分析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