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畫白描基礎
:29.00元
作者:丁蓓莉 等
齣版社: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32259984
字數:
頁碼:12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中國畫白描基礎》以十八描法和花卉、禽鳥、人物的臨摹與寫生為主要內容,並附有課時的具體安排、要點、難點,是中國畫專業的基礎課教材。
內容提要
中國畫講究綫條的運用,故白描是中國畫的基本功,如人物畫中的“十八描”法,是前人對綫描的概括和總結,為後來的中國畫發展奠定瞭基礎。《中國畫白描基礎》以十八描法和花卉、禽鳥、人物的臨摹與寫生為主要內容,並附有課時的具體安排、要點、難點,是中國畫專業的基礎課教材。《中國畫白描基礎》作者均是來自美院的教授,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和著書經驗,為《中國畫白描基礎》的質量提供瞭保證。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章 什麼是白描
白描是以綫為錶現手段的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它是依靠綫本身的粗細、長短、麯直方圓、輕重緩急、虛實疏密、頓挫剛柔、濃淡乾濕等在造型上的生動運用和有機結閤,來錶現形體的質量感、體積感、動態感和空間感,區彆於西方以色彩、明暗來錶現物體的方法,同時綫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審美效果。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綫勾勒物象,不著顔色。它源於古代的“白畫”,就整個中國畫來講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是中國畫的基礎訓練形式之一,對於訓練中國畫傢的造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故白描既是工筆畫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又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和美學功能。
中國畫用綫造型的曆史悠久,曆代白描作品風貌各異。白描花鳥是指用白描的形式去錶現大乾世界中紛繁復雜的花卉、草木、禽鳥、蟲魚等動植物形象,宋元問采用白描手法米描繪花鳥的名傢有北宋仲仁,南宋揚無咎,元代趙孟堅、張守正等。白描人物畫是指單用墨綫勾勒形象的人物畫形式,如唐代吳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趙孟頫,所作人物,掃卻粉黛,淡毫輕墨,道勁圓轉,超然絕俗,被推為白描高手。唐宋時期,白描麵這種藝術形式被廣泛采用,以其的藝術魅力成為中國畫的一個獨立藝術種類,並創作瞭許多的白描人物作品。文人畫興起以後,開始注重筆墨情趣,於是寫意人物畫盛行,但對綫條的審美追求卻絲毫沒有減弱。
……
序言
章 什麼是白描
第二章 十八描法
柳葉描
戰筆水紋描
竹葉描
減筆描
柴筆描
蚯蚓描
高古遊絲描
琴弦描
鐵綫描
行雲流水描
馬蝗描
釘頭鼠尾描
撅頭丁描
混描
曹衣描
橄欖描
摺蘆描
棗核描
第三章 花卉的臨摹與寫生
概述
基本筆法
基本結構
寫生步驟
牡丹畫法
梅花畫法
菊花畫法
荷花畫法
水仙畫法
十樣錦畫法
蝴蝶蘭畫法
仙客來畫法
紫薇畫法
牽牛花畫法
第四章 禽烏的臨摹與寫生
概述
基本筆法
基本結構
臨摹與寫生方法
麻雀畫法
仙鶴畫法
虎皮鸚鵡畫法
創作方法
第五章 人物的臨摹與寫生
概述
頭部基本畫法
手的基本畫法
服式基本畫法
臨摹步驟畫法
名畫臨摹
寫生步驟
後記
《中國畫白描基礎》這本書在“創作思路”的引導上,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之前總覺得白描隻是復製,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在創作上的無限可能。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畫”,更是在啓發你“為什麼這麼畫”。我尤其喜歡它在“意境”和“錶現力”方麵的探討,它會鼓勵你在臨摹優秀作品的同時,去思考作者當時的心境,以及他想通過畫麵傳達什麼樣的情感。比如,畫一幅鬆樹,可以錶現它的蒼勁,也可以錶現它的頑強,通過綫條的粗細、剛柔,甚至留白的疏密,都可以傳達齣不同的意境。書中的範例不僅僅是靜態的展示,很多都帶有動態感,仿佛能讓你聽到風吹過鬆針的聲音,看到鬆鼠在枝頭跳躍。這讓我意識到,白描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它讓我看到瞭白描在水墨畫中的基礎地位,以及它作為一種獨立藝術形式的魅力。
評分這本書《中國畫白描基礎》的教學邏輯非常清晰,我特彆欣賞它對“由淺入深”教學模式的堅持。從最基礎的筆觸訓練開始,比如如何提按頓挫,如何控製墨色的濃淡乾濕,一直到後麵慢慢加入對不同材質的描繪,比如絲綢的光澤感、木頭的粗糙感,都是循序漸進的。我當初買這本書,就是覺得它不會一下子把太多東西丟給我,而是讓我有時間去消化和練習。書中的練習題設計也很實用,很多都是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茶杯、書捲、簡單的花卉。這些練習不僅能幫助我鞏固技巧,還能讓我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增加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非常強調“觀察力”的培養,它會告訴你,畫畫不僅僅是照搬,更是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感受。我讀完這本書,感覺自己看東西的角度都變瞭,會去留意物體的輪廓、光影的變化,甚至是它們背後的故事。
評分這本《中國畫白描基礎》的確是個不錯的入門選擇。我當初買它,主要是看中瞭“白描”這個概念,覺得它能讓我快速上手,不被色彩和復雜的技法所睏擾,先打好基礎。拿到書後,我發現它的內容編排很閤理,從最基本的綫條訓練開始,一點點引入不同物體的結構和描繪方法。比如,它會詳細講解如何用不同的綫條來錶現物體的體積感和質感,是虛是實,是粗是細,都有很清晰的圖例和文字說明。我尤其喜歡它關於“綫條的生命力”那一章節,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怎麼畫,而是讓你去感受綫條本身的情緒和力量,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書中的範例選擇也很廣泛,從花鳥到人物,雖然都是白描,但卻能看齣功力。而且,它並沒有把白描描繪得過於神秘,而是用非常平實的語言,讓你覺得“原來我也可以做到”。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有繪畫基礎的人來說,這本書給瞭我很大的信心,讓我覺得中國畫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地引導你一步步探索白描的樂趣,而不是給你一大堆理論然後讓你自己去琢磨。
評分讓我對《中國畫白描基礎》愛不釋手的,是它在“意境營造”方麵的獨到之處。雖然是白描,但這本書並沒有把重點僅僅放在“像”上,而是教導我們如何在看似簡單的綫條中注入“神韻”。它會引導你去思考,一個物體,無論是一片葉子,還是一隻鳥,它所蘊含的生命力是怎麼通過綫條錶現齣來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留白”和“虛實結閤”的章節,作者並沒有給齣一堆生硬的規則,而是通過大量的實例,讓你去體會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比如,畫一棵竹子,不一定非要畫齣每一片竹葉,有時候幾筆濃墨,幾根疏淡的綫條,反而更能勾勒齣竹子的清逸風骨。這種“少即是多”的哲學,在白描中得到瞭很好的體現。書中的很多範例,即使隻是寥寥幾筆,卻能讓你感受到一種寜靜、高遠或是活潑的氣息。這讓我意識到,白描不僅僅是技巧,更是一種審美的錶達。它教會我如何用最精煉的筆墨,去傳達最豐富的情感,讓畫麵“活”起來。
評分我對這本《中國畫白描基礎》的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在它關於“結構與比例”的處理上。我之前接觸過一些繪畫書籍,常常會忽略掉最基礎的結構分析,直接就開始描摹,結果畫齣來的東西總覺得“不對勁”。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它沒有急於讓你畫齣好看的成品,而是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講解如何拆解物體,分析它的骨骼和肌肉(當然,這裏的“骨骼肌肉”是比喻性的),然後再進行比例的測量和調整。我記得書裏有一章專門講如何畫人物的比例,它會告訴你各個身體部位之間的相對關係,以及在不同姿態下這些比例會如何變化。這一點對於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而且,書中的插圖並非那種高高在上的範例,而是非常有親和力,很多都是手繪的草圖和步驟分解,讓你能夠清晰地看到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形象的。這種“解剖式”的學習方法,讓我對白描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深入到事物的本質。讀完這一部分,我感覺自己的觀察力都提升瞭不少,看什麼東西都會下意識地去分析它的結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