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技术与技巧
:29.00元
作者:胡晓阳 等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532257133
字数:
页码:1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摄影技术与技巧》一书中收集了数百幅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更直观、更形象的向读者展示了摄影的原理、历史及世界摄影师的佳作。这些图片特别有助于读者在掌握摄影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对摄影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摄影是因为它仅仅用一幅静态的影像,捕捉到你瞳孔中观察的世界。静默无言的照片,可以存下已逝的时光,可以载下世间难忘的珍贵瞬间。
目录
作者介绍
胡晓阳,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高教部副秘书长。毕业于浙江大学光仪系,曾就职于机械工业部杭州照相机研究所、浙江省档案局。主持省级精品课程“摄影技术与技巧”,承担“光学原理”、“风光摄影”、“大画幅摄影”等课程教学,获2002年度柯达杯《中国摄影》专业反转片摄影师。
文摘
章 摄影是什么
节 摄影术的诞生
三、成像技术的探索与发明
人类的发明创造源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不懈探索追求,摄影术的发明也没有例外。
1760年,德拉罗修的科幻小说《基凡提》描绘过人类把眼前的瞬间景象记录下来的梦想:为了把会消失的影像固定住,人们制造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奇妙物质,把这种物质涂在画布上,对准目的物,一瞬间,影像就被印在画布上了。把画布放进某一个黑暗地方,一个小时后,待印在画布上的影像晾干,精致的影像就再也不会消失。书中所述的影像记录方法,居然同后来发明的成像技术如出一辙,令人惊叹。
18世纪以来,人们进行了大量曝光试验。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将树叶和昆虫的翅膀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来制作“阳光照片”。放在太阳下曝晒后,皮革上未被覆盖树叶的地方变黑,树叶遮盖部分没有变化,取下树叶便在皮革上留下树叶白色的影子。但阳光照片实验终还是失败了,原因是那些未被曝光的影子部分,仍然有感光能力,在观看时光线的照射下,不久就全部变黑了。
德拉罗修所描绘的在66年后成为现实。1827年,法国人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1765~1833)用暗箱通过8小时曝光在他家的窗户前拍下了现存于世的人类历史上幅能被长久保存的照片——《窗外的景色》(也称《鸽子窝》,图1-1-6)。尼埃普斯将白沥青涂布在金属板上,用光线使受光部分白沥青硬化,再将未受光部分白沥青用薰衣草油溶去后形成固定影像。尼埃普斯把自己的发明称为阳光蚀刻法,人类终于可以把物体的影像抓取固定下来。阳光蚀刻法所需的曝光时间很长,太阳的移动使照片《窗外的景色》中显现了建筑物东西两面的墙都受光的景象。太长的曝光时间使尼埃普斯的发明还不具推广普及的价值。
……
序言
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非常有逻辑性,循序渐进,让我这个摄影小白也能看得懂。它从最基础的相机设置讲起,比如如何正确地对焦,如何选择白平衡,如何进行连拍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其实对照片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以前总是忽略这些,所以拍出来的照片总感觉不舒服。然后,它逐步深入到各种拍摄题材的技巧,比如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微距摄影等等。每个题材都配有大量的精彩案例,并且对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我能够理解作者是如何思考和拍摄的。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风光摄影时,对于如何捕捉天气变化的瞬间,如何运用前景来丰富画面,以及如何处理高光和阴影部分,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它甚至还教我如何寻找独特的视角,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对摄影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高度,不再仅仅是停留在记录层面,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镜头去表达我的情感和观点。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并不高,以为它和市面上其他摄影书差不多,都是一些陈词滥调。但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非常强调“摄影师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讲解。作者鼓励读者去观察世界,去感受光影,去思考如何用影像来讲故事。它引导我从一个被动的记录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创作者。书中有很多章节都在探讨“为什么”要这么拍,而不是“怎么”去拍。它让我反思自己的拍摄习惯,思考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意义。比如,它会问读者:“你想通过这张照片传达什么?”“你希望观者看到什么?”这些问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考究,充满了文学性和艺术感,读起来就像在品味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技术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心去看待世界的指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摄影有热情,并且希望在摄影领域有所突破的人。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拿起相机随便拍拍,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背后有这么多大学问。书里从最基础的曝光三角讲起,详细解释了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ISO感光度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它们对照片最终效果的影响。我之前总是抓瞎,不知道该怎么调这些参数才能拍出想要的效果,比如想拍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就应该开大光圈;想凝固瞬间,就得用高速快门。书里还用了很多图例,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比如用不同快门速度拍流水,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构图的黄金法则、三分法、对称构图等等,让我意识到原来一张好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我以前拍的照片总是显得平淡无奇,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让画面更有张力。它甚至还教我如何利用前景、背景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让平面的照片拥有了纵深感。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摄影世界的新大门,让我对拍照这件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超乎我想象!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书,而是充满了可以直接上手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选择最合适的镜头,以及如何利用镜头的焦距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以前对镜头没有什么概念,总是用一个镜头拍所有东西,现在我明白了长焦镜头适合拍远处的景物,广角镜头适合拍大场面,而定焦镜头则能拍出更纯粹、更有艺术感的效果。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分享了大量的后期处理技巧。虽然我以前也用过一些修图软件,但总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后期流程,从基础的曝光、色彩调整,到更高级的局部调整、创意合成,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它还推荐了一些好用的软件和插件,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通过书中的指导,我尝试着去调整我以前拍摄的照片,发现它们竟然可以变得如此生动和有吸引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我掌握了提升照片质量的真正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非常独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摄影教程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来阐述。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那些自己拍摄时的经历和心得,感觉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跟我聊天,分享他的宝贵经验。他讲到在拍摄人像时,如何与被拍摄者沟通,如何捕捉他们最自然、最动人的瞬间,这让我觉得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与人的一种连接。书中关于光线的运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的特点和技巧,并且用大量的范例照片来佐证。我之前总是对光线感到束手无策,拍出来的人像要么太暗,要么脸部出现奇怪的阴影。读了这本书,我开始理解了如何利用自然光,甚至是在光线不好的室内,也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他强调的“光是摄影的灵魂”这句话,我深有体会。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师的眼睛其实是在“阅读”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视觉语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