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 | 作者 | 王浩威 |
| 定价 | 42.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77590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心理专家王浩威全新阐释父母、孩子逆反等人际现象,破解亲子沟通难题。 王浩威以亲身经历和案例经验,从专业角度,讲述青少年的不同心理面向,为代际沟通提出不同的见解。这里既有年轻朋友们的镜,也有父母的窗,作者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直言不讳,也成就了本书的价值。这是心理医生笔下的成长课题、生命故事。 |
| 作者简介 | |
| 王浩威,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集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的传奇医生。历任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中华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台大医院精神部兼任主治医师等职。“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心灵工作室负责人、心灵工坊文化公司发行人。著有诗集《献给雨季的歌》,散文《在自恋和忧郁间飞行》《海岸浮现》《与自己和好》,文化评论《一场论述的狂欢宴》等。其“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包括《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生命的12堂情绪课》《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王医生的情绪诊疗笔记》)为台湾亲子类畅销书。 |
| 目录 | |
| 前言十岁的成人,四十岁的少年 // VII 篇一在我们的屋子里 勇于梦想 // 003 独唱少年 // 008 变身 // 011 沉默的呐喊 // 017 面具 // 024 怨愤少年 // 031 虎父如何教出虎子? // 038 快压垮了我们的家 // 043 街头与家之间 // 047 篇二家庭和家庭之外 青春的呐喊 // 057 不敢开口问 // 066 追风者的指引 // 069 家里的秘密人物 // 076 “偏颇”的平衡 // 079 还给孩子一个应有的成长环境 // 082 透明化的存在 // 086 沉默的瘟疫 // 088 篇三校园生活的竞技场 标签 // 105 消失 // 110 纸飞机乘空飞翔 // 114 自杀的共犯结构 // 119 社会用很复杂的方式了她们 // 122 新新人类更幸福? // 124 开启之门,释放内心的困兽 // 131 篇四在社会的跑道上 爱丽丝不愿离开仙境 // 141 善意的囚房 // 145 男孩不要哭! // 151 菟丝与大树 // 154 惊险历程 // 159 走进另一个世界 // 165 活着,其实有很多方式 // 169 自我放逐 // 173 失去梦和理想 // 177 我的勇气遗留在爱琴海 // 179 未来,属于走向四面八方的傻子 // 182 篇五诊疗室絮语 丰富我的天使们 // 187 我的朋友王浩威—读《全是为你好》的一点随想 // 212 遇见青少年 // 215 |
| 编辑推荐 | |
| 1. 娱乐名人蔡康永、刘若英、苏有朋,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素黑,“弗洛伊德奖”得主赵旭东,精神分析师曾奇峰,心理督导师施琪嘉联袂推荐! 2. 作者,剖析真实案例,为陷入教养难题的父母们指点迷津。王浩威堪称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是集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的传奇医生。他以几十年从事心理咨询经验,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养孩子方法,解救陷入教养难题的父母们。 3. 全新阐释父母、孩子逆反等人际现象,破解亲子沟通难题。心理专家王浩威用充满同理心的人文关怀,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让每一位以沟通为终身奋斗目标的父母都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 4.关注当下社会热点,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专业方法论。王浩威用真实案例,直击中国式家庭代际沟通盲点,关注校园霸凌现象,剖析原生家庭影响力,专业解读少年离家出走、自杀、叛逆等社会现象,为亲子沟通、少年成长提供有效指导。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最近在读一本关于亲子关系的著作,让我深感震撼。它以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揭示了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为你好”这句话背后,可能潜藏着的控制欲和不安全感。我常常反思自己,在很多时候,是不是把自己的期望和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而忽略了他们独立的个性和成长的需求?书里提到的少年困境,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也看到了我们作为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可能存在的滞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往往是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写照。我被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所打动,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观,尝试着放下那些固有的观念,去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作为父母的不足,也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找到与孩子建立更健康、更和谐关系的路径,让他们在爱与理解中茁壮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简单地批判某一方,而是试图深入剖析“父母的焦虑”和“少年的困境”之间的微妙联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群体时所展现出的同理心。当我读到那些关于少年在学业、社交、自我认知等方面遭遇的困惑时,我仿佛看到了过去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我孩子可能正在经历的挣扎。而当我读到父母们因为对孩子的未来担忧而产生的种种行为时,我又能理解那种无助和焦躁。书中的论述逻辑严谨,观点深刻,它帮助我打破了以往的固有思维模式,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源于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期望。然而,这种焦虑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维度,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份爱和期望转化为支持,而不是压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我一直认为,作为父母,就应该为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提前考虑到,然后尽力为他们铺平道路。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放下过度的担忧,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信任。它让我明白,少年的困境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磨砺。而父母的焦虑,很多时候是一种循环,越焦虑,越容易做出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决定。书中提出的观点,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角色,我是否过于扮演了一个“救世主”的角色,而忽略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反思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开始尝试着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试着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韧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温和又不失力量的色调,瞬间就勾起了我作为父母的共鸣。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正是我为孩子升学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书名直击人心,“全是为你好”,这句简单的话背后,隐藏了多少父母的辛酸和纠结。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一直以来所谓的“为你好”,其实正在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书中描绘的少年困境,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世界。他们看似叛逆,实则内心有着自己的挣扎和迷茫,而我们作为父母,往往沉浸在自己的焦虑中,忽略了他们的真实感受。我迫不及待地想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答案,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方法。毕竟,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连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摆脱那些不必要的担忧,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准确地捕捉到了当代亲子关系中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情绪——父母的爱与焦虑交织,少年在其中感受到的压力与迷茫。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说教读物,而是充满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描写少年困境时所表现出的敏锐度,那些细节,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语,都精准地描绘出了青少年时期特有的敏感和不安。而父母的焦虑,也并非是那种脸谱化的指责,而是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挣扎。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为了你好”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理解。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好地成为一个能够与孩子共同成长,而非仅仅是“为他们好”的父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