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喜欢自己的脸吗?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山口真美 夏瑞红 译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1595946 | |
魔镜,魔镜,请告诉我:谁是世界上*美丽的人?
很少有人不关心自己的脸,脸是自我表现的标志,就像"我的门牌"一样,同时,它也是连接个人与周围世界的桥梁。
在当下这个"看脸"的社会,颜值的重要性被提升到**的高度,朋友圈中几乎每个人都变身"颜控",P图软件、美妆产品和化妆技巧大行其道,甚**"医美""微整容"等理念和技术也在大众中推广普及,似乎一夜之间,周围人都变漂亮了,你能甘心继续"素面朝天""顺其自然"吗?你会坚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不为所动吗?
本书从不同角度剖析人脸对于个人、社会及人际交往的重要影响,包括但不**于以下话题:
"美丽容颜"有标准吗?
如果你的脸变成了你想要的,你还能像原来那样继续生活下去吗?
脸盲症如何认脸?
婴儿和成年人认脸技能有什么区别?
脸能和内心完全脱离,像面具那样随意改变吗?
……
人人都想要**的容颜,但**的**意味着没有特点,那样真的好吗?
脸,在人与人的交往间形成,在人与人的联系中被评判。自己的脸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到,如何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来了解自己的脸,*终变成心目中向往的脸?
读完本书,你或许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你为什么在意别人的目光?除了先天因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颜值?脸和内心有着怎样的关联?一本关于脸/颜值的科普书。脸是我们和社会连接的节点。人们用表情来传达感情,通过脸来认识他人、表现自身。
目录
第1章
脸是心灵之窗
你的窗是敞开的吗
你喜欢自己的脸吗 1
什么样的脸有优势 3
通过镜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脸 6
怎样和﹃看着不顺眼的脸﹄相处 8
第2章
脸是交流**
什么是脸的社会性
**印象的魔法 11
"无法认脸"的人们 13
"认脸"关乎大脑 14
大脑如何认脸 16
三十而立的认脸能力 19
观察脸时的奇异现象 21
哪里都能看见脸! 22
你擅长记脸吗 23
利用情绪来记脸 25
记脸的诀窍 28
青春期的伙伴关系 29
婴儿如何记脸 31
如何与"不擅长认脸"的人相处 33
第3章
眼睛拥有与口相媲美的表达力
你在意他人的视线吗
视线可怕吗 37
"眼神"支配魅力? 39
为什么会产生视线恐惧 42
对视线敏感和钝感的人 45
视线读取能力的发育 48
婴儿与母亲的共同成长 49
视线是交流之源泉 50
日本人没有视线交流 52
运用心理学时的小贴士 53
敏感的日本人 55
第4章
漂亮的证件照
脸部照片:媒介的历史 59
脸可以表现人物吗 60
照片中的脸是什么样的 62
根据通缉犯的照片能抓到犯人吗 65
修正了的照片也是"我的脸"吗 67
脸的加工:整容和牙科矫正 69
皮肤中展现出的健康和魅力 71
通过化妆来改变? 72
想变成什么样的脸?想给别人看什么样的脸 75
第5章
展现魅力表情
如果无法展现表情 79
表情是交流的原点 80
表情与情感紧密相连 82
表达魅力表情的*要条件 84
文化不同,表情也各异吗 85
无法识别表情的人 88
表情识别能力的发育 90
第6章
男与女,大人与孩子
脸的成长和心灵的成长
大人的脸和孩子的脸 93
什么是"可爱" 95
解析"可爱" 97
亚洲人显年轻? 99
男女差异、脸与社会 102
从进化角度思考魅力 104
"美丽容颜"有标准吗 106
健康是美的标志吗 109
脸与内心的关系 110
脸在与人交往间形成 111
后记113
参考文献116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坦诚和直接的方式,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脸”的困惑与不安。它没有回避关于外貌焦虑、审美压力等敏感话题,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情绪的根源。书中关于“脸”作为社会连接节点的论述,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总是孤立地看待自己的脸,认为它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特征,却从未想过它承载着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就像一个信息枢纽,连接着我与周围的世界。无论是友好的微笑,还是警惕的皱眉,都能瞬间传递我的意图和情绪,影响着他人对我的感知。这本书的科普性体现在它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了这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并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新视角。它让我明白,爱惜自己的脸,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好看”,更是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建立更健康、更真诚的人际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干净的背景,一个略带哲学意味的模糊人脸剪影,配合书名“你喜欢自己的脸吗?”,瞬间引发了我内心的共鸣。我一直觉得,我们对脸的审视,不仅仅是对外貌的评价,更是对自我认知的过程。这本书的标题直接戳中了现代社会许多人的痛点,毕竟,在这个颜值当道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坦然地面对镜中的自己。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脸”这个我们最熟悉却又常常让我们感到陌生的部分。它是否会探讨我们社会是如何形成对“脸”的价值判断的?是否会揭示那些隐藏在审美标准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摆脱外貌焦虑,建立健康自我认知的实用建议,毕竟,脸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第一个窗口,如果我们自身都无法接纳,又如何去拥抱外部的世界呢?这本书的“科普”性质也让我充满期待,希望它能用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为我揭开脸部魅力背后的科学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科学与人文关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接收关于脸部结构、表情肌运动等科学知识,更是在与作者一同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书中所探讨的“脸”与社会连接的节点作用,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如何通过脸与他人建立信任,如何通过脸传递情感,甚至如何通过脸来影响他人的决策,这些在书中都有精彩的阐述。我曾一度认为,外貌只是一个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脸,作为我们最直接的“名片”,在社交互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一个器官,更是心理、情感和社会层面的一个复杂交汇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一次知识的获取,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珍视与他人的每一次真诚的互动。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脸”这个概念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复杂得多。它不仅仅是我们用来辨认彼此的标志,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情绪的载体。书中对于表情的细腻描写,让我对那些细微的面部肌肉运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轻微的皱眉,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信息,传递着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我常常在社交场合中,过于关注自己说了什么,却忽略了自己在“脸上”说了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一直以来的一些模糊感受。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是否有效地利用了“脸”这个工具,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脸”上传递的信息。那种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喜悦、困惑、甚至一点点小小的尴尬,都能在脸上留下痕迹。我之前从未想过,脸部是如此精妙的社交工具,它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也让我们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叙事方式上非常有创新性。作者没有采用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从孩童时期对父母面孔的辨识,到成年后在社交媒体上精心修饰的头像,书中描绘了我们一生中与“脸”息息相关的各种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审美差异的探讨。它提醒我,我们所认为的“美”并非普适的真理,而是深受历史、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开放性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包容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外貌,也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狭隘的审美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探索“脸”的奥秘,让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