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书--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礼记选译(修订版) |
| 作者 | 朱正义,林开甲注 |
| 定价 | 22.00元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 ISBN | 9787550603288 |
| 出版日期 | 2011-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主要是记载和论述了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
| 作者简介 | |
| 林开甲,山东大学出版社编审,古典文献专家。 |
| 目录 | |
| 前言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为名家今译之精品,雅俗共赏之佳作。采用导读、注释、翻译的形式,逐篇解析,精读精译,还原出一幅生动活泼的先秦生活礼仪图。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发现书中似乎存在一些排版和校对上的低级错误,这些疏忽让我对整个编辑团队的专业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比如,在同一页中,同一个词汇的注释编号竟然出现错乱,导致我需要频繁地在正文和脚注之间来回跳转核对,极大地打断了我的思路。更有甚者,我发现有几处的标点符号似乎是缺失或者多余的,使得某些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出现了语义上的歧义。虽然这些错误可能只是零星出现,但对于一本声称是“修订版”的学术性选译丛书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知识的传递需要精准无误的载体,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在读者心中种下不信任的种子。我不得不拿出笔来,小心翼翼地在旁边做标记,修正那些本不该出现在印刷品上的错误,这份工作本应是出版社代我完成的。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字体小得让人怀疑人生,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阅读,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得戴上老花镜,还得凑得很近才能勉强看清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眼睛干涩又酸痛。更要命的是,纸张的质量也实在不敢恭维,那种廉价的纸张摸起来粗糙不说,油墨还时不时地印到另一页上,翻页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弄花了本就模糊不清的字迹。装帧设计也透着一股廉价感,封面设计得毫无美感可言,拿在手里完全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我原本是抱着学习和鉴赏的心情来买书的,结果光是和这糟糕的物理载体作斗争,就已经消磨掉了大部分耐心。如果不是内容实在有吸引力(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沉浸进去),我真想直接把它束之高阁,不再碰它。这种出版质量,对得起读者付出的金钱和对知识的尊重吗?我强烈建议出版社重新审视一下他们的工艺流程,起码把字体调大一点,用点稍微像样的纸张吧,毕竟是文化经典,不该受到如此敷衍的对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极其呆板和过时。封面采用了一种老旧的、缺乏层次感的配色方案,图案元素也十分陈腐,没有丝毫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译的尝试。拿在手上,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严肃得近乎刻板的教材,完全没有激发人去翻阅的欲望。内页的版式设计也同样令人困惑,行距和段落划分显得非常随意,缺乏美学考量,导致阅读节奏非常跳跃和断续。我曾试图向朋友推荐这本书,但朋友仅仅看了一眼封面,就表示兴趣索然,认为它“看起来太沉闷了”。在这个信息爆炸、视觉体验至上的时代,一本知识载体如果不能在外观上吸引人,就等于自我关闭了通往更广阔读者的门。这本书在“颜值”上的失分,严重影响了它在书架上的地位。
评分从内容呈现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注释部分简直是敷衍了事。那些看似厚厚的一本,但真正有价值的解读和现代语境下的阐释却少得可怜。许多关键概念和古代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生硬的直译,完全没有考虑到当代读者在理解上的障碍。我翻阅了几处我认为比较晦涩难懂的段落,期待译者能提供一些精到的疏解,结果得到的却是寥寥数语,甚至有些地方直接留白,仿佛认为读者已经具备了深厚的古文功底。这对于希望通过译本来入门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挫败。它更像是一份未经细致打磨的底稿,而非一本面向大众出版的普及性选译本。如果只是想收藏原著的文字,我何不直接购买原文呢?花钱买一本缺乏深度加工的译本,实在让人感到物非所值。
评分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那股浓重的“工业味”给熏到了,不知道是不是印刷油墨的味道太冲,放在书桌上没多久,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质量都产生了怀疑,如此不注重读者体验的厂商,对内容的把关又能做到多严谨呢?我尝试着去阅读其中的篇章,但那股挥之不去的气味实在让人分心,每一次深呼吸都像是在吸入一种有害物质。我不得不把它放在阳台通风了好几天,效果也只是稍微减轻了一点点。这对我这种对气味比较敏感的人来说,简直是场噩梦。书籍理应是令人放松和沉静的媒介,但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持续的生理不适。下次购买同类书籍时,我一定会优先选择那些口碑中印刷环保、无异味的产品,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