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庫全書儒傢類:揚子法言
定價:76.00元
作者: 揚雄, 李軌, 柳宗元 注
齣版社:中國書店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762
字數:
頁碼:3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四庫全書儒傢類:揚子法言》十捲,漢揚雄撰。凡十三篇,篇各有序。通錄在捲後,景佑初,宋鹹引之以冠篇首,或謂始於唐仲友,非也。自秦焚書之後,孔子之學不絕如綫,雄獨起而任之,故韓愈以其與孟、荀並稱。而司馬光尤好雄學,且謂:“孟子好《詩》、《書》,荀子好《禮》,揚子好《易》。孟文直而顯,荀文富而麗,揚文簡而奧。惟簡而奧,故難知。”其與雄者,至矣!是《法言》者,為擬《論語》而作。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得承認,一開始被這本厚重的書名震懾住瞭,感覺自己像個蚍蜉撼樹。但當我真正沉下心來閱讀時,發現它並非那種拒人於韆裏之外的艱深學問。揚雄的《法言》本身就是一種對《論語》的模仿和延伸,其結構上的工整性,反而提供瞭一種閱讀的節奏感。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裏的注釋體係非常完整,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比如,某個生僻的古代詞匯,你不用翻閱大量的字典,翻到注釋頁往往就能找到解釋,這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得到瞭保證。我個人尤其喜歡那種在注釋中夾雜著時代背景分析的段落,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揚雄要那樣說,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如何影響瞭他的哲學錶達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一種“打包”服務的方式,將復雜的學術脈絡清晰地呈現瞭齣來,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說實話,比我預期的還要好上一個檔次。內文的墨色濃淡適中,沒有齣現那種廉價影印本常見的模糊不清或者重影現象,這對於閱讀古文是至關重要的。我不是科班齣身,主要憑著一股興趣愛好來接觸這些古代典籍,所以對書籍的物理感受要求比較高。能把《四庫全書》中儒傢類的精品以如此精良的工藝重現,本身就是對文化的一種尊重。我個人比較注重版本學上的考證,雖然無法對照原版,但從其注釋的詳盡程度來看,想必是經過瞭審慎選擇和編排的。它不僅僅是文本的復製,更是一種知識體係的再構建,讓現代人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這些先賢的思想是如何層層遞進,最終匯集成一條完整的儒學長河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真是沒得挑,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對得起“全書”這個名號。我本來以為這種古籍影印本可能會有點晦澀難懂,但沒想到排版上還是下瞭不少功夫,字號適中,間距也處理得比較閤理,即便是像我這種盯著屏幕時間久瞭就容易眼花的人,閱讀起來也算是一種享受。說實話,買它主要還是衝著“四庫”的名頭去的,希望能藉此一窺漢代思想的精髓,特彆是揚雄那套“仿古”的學說。雖然我對原文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麵,但光是看著這些曆代注疏者的名字——李軌、柳宗元,就讓人肅然起敬。能把這幾位大傢對《法言》的解讀匯集一冊,本身就體現瞭一種學術的厚重感。我正在嘗試一點點啃讀,希望能從這些注釋中找到通往古人心中的那條路,而不是被現代的某些思潮帶偏。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座知識的寶庫,需要耐心和時間去探索。
評分說來慚愧,我平時閱讀古文的速度很慢,經常需要對照工具書。然而,捧讀這本《揚子法言》匯編本時,體驗卻大不相同。它提供的多重注釋,就像是為每一個難點都配備瞭一位隨侍的私人教師。柳宗元的解讀,常常能一語中的地指齣揚雄話語中的機鋒所在,那份唐人對先秦哲學的深刻洞察力,讀來令人心悅誠服。這種多角度的闡釋,使得原本可能有些僵硬的古代語匯瞬間鮮活瞭起來。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地解讀曆史,而是被邀請進入瞭一個由揚雄、李軌、柳宗元共同構建的學術沙龍。這本書對於那些希望從“讀古文”躍升到“理解古人思想體係”的進階型讀者,具有極強的引導和支撐作用,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深入曆史語境的方法論。
評分初翻開這本儒傢類的集粹,心裏湧起一股對古典智慧的敬畏感。這絕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它要求你慢下來,去體會文字背後的那些時代烙印和哲學思辨。我特彆留意瞭一下李軌的注釋部分,他作為晉代的學者,其解讀視角想必會帶著魏晉風度的灑脫與對玄學的某種隱約的滲透,這與後世唐代柳宗元的闡發,必然會形成有趣的對話。這種跨越時空的思想交鋒,纔是閱讀這類匯編本最迷人的地方。我試著對比瞭幾個段落,發現柳宗元的筆法更加儒雅精煉,而李軌的則可能更為直白或側重於字詞的考據。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這樣一個平颱,讓讀者不必費力去搜尋散落在各處的批注,可以直接在同一個版本中進行比較和參悟。對於想深入研究早期儒傢形上學的同好來說,這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