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个性化教育
定价:38.00元
作者:罗利建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96440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继《解放儿童》之后的姊妹篇。《解 放儿童》关系幼儿教育,《个性化教育》关系基础教 育。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优质的基础教 育才能培养出优质的人才。什么才是青少年教育的良 好方式呢?这一问题至今令中国的教师及家长十分困 惑。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个性的释放与完善已成为 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和家长强烈呼唤个性化教育,要 求教师发现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要求学校提供有利 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个性很大程度上是后天 培养的结果,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创新而理性的个 性,是现代教育应有的理想和欲求。罗利建编*的《 个性化教育》根据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国教育 现状,提出了一套个性化教育的体系,与教育同行共 同参与教改。书中首先提出要解决“人本与个性化” 、“高考改革”、“阅读”、“个性解放”四个教育 短板问题,然后通过文化个性、乐学个性、思辨个性 、创新个性、心理个性、动手个性以及美德个性,形 成一个个性化教育的模块,使学校教育能塑造出既有 其个性又有君子人格的学生。本书注重理论的阐述, 也重视教学的可操作性。教师或家长对书中案例若能 举一反三,将会对受教育者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目录
章 人本与个性化 1.个性化教育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2.个性辩证法 3.个性化教育首先要确立人的主体意识 4.个性化教育需要学校形成个I生化 5.个性化教育就是把素质教育融入智力教育之中 6.个性化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7.泯灭个性是中国教育的大危机第2章 中国高考——教改突破口 8.中国高考紧缺的是考学生的思想 9.败亦高考,成亦高考 10.高考改革应把语文改革作为突破口 11.“素质高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考试 12.中国高考应实行双轨制,废除推荐制 13.农村子弟进高校逐年下降是高考招生战略性失误 14.英语在高考普考科目中应禁止作主考科目第3章 思考之母——阅读 15.阅读能力是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的利器 16.不爱阅读的民族就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17.丢了读书大国传统就是败家子 18.阅读是在享受孤独 19.阅读不是当书奴而是 20.我们应力求把“浅阅读”转化为“深阅读” 21.从少年儿童抓起。改变中国人缺少阅读的不良习惯第4章 个性解放 22.中国教育离不开中国文化主旋律——个性解放 23.个性解放就是顺其自然 24.因材施教是学生个性解放的必要手段 25.个性解放就是按规律办事 26.没有分离就没有孩子的自由可言 27.把自由还给学生 28.孩子做“中等生”。挺好!第5章 文化个性 29.让中国孩子拥有“文化个性”地成长 30.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文化个性” 31.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在孔子的“启发式”面前后退 32.中国文化底蕴的匮乏导致中国孩子缺少阳刚之气 33.抛弃了传统文化的“乌龙指”教改是十分危险的 34.我赞赏但不支持“桃花源”式教育第6章 乐学个性 35.倡导乐学。摒弃苦学 36.让创新教育使学生快乐 37.让学生在课堂诞生“精彩观念” 38.用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 39.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一种难得的享受 40.过度教育必然会导致厌学 41.青春不能错过的是独立性第7章 思辨个性 42.平等交流是思辨个性形成的前提 43.“爱提问”易彰显学生的思辨个性 44.让孩子从小学会思考 45.不要让“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再戕害我们青少年 46.应试教育使中国青少年辩证思维退化 47.“探究性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成功的保证第8章 创新个性 48.教育创新的根本是创新个性人才的培养 49.再不能为我国青少年创造力低而麻木 50.让学生始终保持发现的喜悦 51.教育要有“创新立国”意识 52.中国学生需要一场“想象革命”第9章 心理个性 53.教育要抓住心理个性的支点——情感 54.抛弃竞争就会制造平庸 55.有了自信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自信的心理 56.学会用“延迟满足”来战胜自己 57.树立学生抗挫折力和灾难意识0章 动手个性 58.用“工匠精神”改变鄙弃动手能力陋习 59.请墨子学说回归应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战略之举 60.蔑视动手能力成了中国人强国之痛 61.让儿童从小就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62.优质职业教育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军 63.忘了培训新一代农民将会造成重大失误1章 美德个性 64.仁爱是教育的要义 65.不学礼,无以立 66.尊重是德育必须具备的基本美德 67.辨善恶是美德个性形成的前提 68.用“良心”塑造学生的“君子人格” 69.做个“好老师” 70.“美育者.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传承短语(百则)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罗利建,成都都江堰市人,1940年3月生,就职于重庆理工大学,行为科学副教授。 主要作品有:《中国行为科学导论》《现代基础管理与大同文化》《巫歌》《弱变强》《人本教育》《奔月记》《探险少年》《哲学之子》《探索未知》《答钱学森之问》《追寻远古巫文化》(电视文献片解说词六集,重庆电视台摄制并播出)、《文化大国之希望》《解放儿童》《运动哲学》《情感美学》《个性化教育》。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梳理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够连接宏观政策与微观教育实践的视角。这本书的出现,尤其是其“经济管理出版社”的背景,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切入点。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投资的回报,或者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创新来驱动经济增长。另外,“个性化教育”这个概念,如果能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我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探讨教育的市场化改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激发个体潜能、同时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它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教育产业化、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在教育领域运用管理学原理提升效率和质量的深刻见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花哨的插图,只是简单的书名和作者信息,经济管理出版社的标志也一目了然。这种设计风格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务实和专注的意味,让人觉得它是一本内容扎实的专业书籍。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上很有分量,印刷字体清晰,排版也比较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一直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新理念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如何因材施教、如何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是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这本书的标题“个性化教育”立刻吸引了我,它似乎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核心,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评分作为一名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比较关注的读者,我总是渴望能够接触到那些能够带来启发和深刻思考的作品。这本书的书名“个性化教育”让我联想到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突破传统“一刀切”模式的困境。我一直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兴趣、天赋、学习方式都存在显著差异,而真正优质的教育应当是能够识别并发展这些独特性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学生评估、如何设计灵活的课程体系、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个性化辅导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对我来说将是非常宝贵的。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案例和指导,帮助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找到有效的途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跑道上发光发热。
评分我一直对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抱有浓厚的好奇心,特别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这本书的书名“个性化教育”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似乎预示着一种更加注重个体差异、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的兴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如何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和发展规划。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角色转变、以及家长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参与方式等方面的深度分析和实践指导。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理解教育的未来趋势,并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启示。
评分最近我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提升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竞争力。这本书的书名和出版社信息,以及作者的署名,都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深度探讨教育与经济管理之间关联的著作。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因此,一本能够将教育理念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书籍,对我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希望它能从宏观层面分析教育在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并能深入探讨如何在教育体系内引入更具市场导向、更注重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模式,甚至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来培养符合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