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兴
著名认知行为心理专家、生涯价值管理咨询导师、人力资源心理学教授
十三五规划普通高校教材《教育学》主编之一
十三五规划普通高校教材《心理学导论》主编之一
AHPSY®爱普生涯咨询集团创始人
目 录觉醒篇 ——青少年成长的7大行为轨迹
1. 我要独立:独立行动,不再当父母的“跟屁虫”
2. 我的心思:孩子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3. 我与父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场修行
4. 我的世界:我的耳朵开始有了过滤器
5. 我的秘密:锁上了抽屉,孩子也关闭了心
6. 我的叛逆:孩子为何总是对叨扰抓狂
7. 我的青春: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想当年”
修炼篇 ——青少年必经的8大心理历程
1. 我要尊重:你根本就不尊重我
2. 我不能输:我输了,该怎么办呢
3. 我很委屈:面对挑战的委屈少年
4. 我要成功:我的成功之母
5. 我的嫉妒:妒忌之火,歇斯底里
6. 我的奋斗:没有人能永远成为赢家
7. 我的压力:压力下的成长小故事
8. 我的拒绝:不懂说不,陷入被动
亲子篇 ——青少年时代的7堂父母课程
1. 我就不听:我偏偏要与妈妈对着干
2. 我的烦恼:是你要与我争吵的
3. 追风少年:妈妈,你落伍了
4. 我的妈妈:有一个理解我的妈妈真好
5. 不想吵架: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6. 世纪碰撞: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7. 我想飞走:离家出走——父母心中永远的伤痛
学业篇 ——青少年学业的6重学习挑战
1. 我不想笑:不是我冷漠,是你们对我太冷漠
2. 讨厌学校:我再也不想去学校
3. 喜欢语文:我就是喜欢语文
4. 单腿独步:学习上的瘸腿大王
5. 无聊生活:枯燥乏味的学习何时休
6. 自主选择:自己选择,才能一往无前
社会篇 ——青少年人际的8大关键问题
1. 我与朋友:乖宝宝突然“狐朋狗友”满天飞
2. 宅男宅女:藏在家中无人识——宅男宅女的青春梦
3. 追梦人生:追星一族,只是需要一个偶像用来崇拜
4. 我不知道:各自为政的友谊,少了几许谅解
5. 谁主人生:是你要生我的
6. 自信力量:自信的人生才能不断成长
7. 与食为敌:孩子为何厌食与贪食
8. 反对社会:孩子为何厌恶社会
折腾篇 ——青少年青春的6大现象提示
1. 我不争吵:争吵一开始,就意味着输掉
2. 冲动旋涡:冲动是魔鬼,控制冲动才能保持理性
3. 我只是我:记住,没有人是宇宙的主宰
4. 迷惘青春:少年看守所——迷惘青春的栖息地
5. 欺凌人生:校园霸凌现象,为何愈演愈烈
6. 性教育缺失:冒险性性行为,校园里的“桃色事件”
爱护篇 ——青少年自残的6个警醒案例
1. 自残之殇:当自残成为一种要挟
2. 我的伤害:自我伤害的病理性原因不容忽视
3. 流行自残:自残就像重感冒,极具传染性
4. 抑郁挽歌:抑郁症,青少年心中的哀歌
5. 我与环境:青少年自残,也许是受到环境影响
6. 绝望之巅:自杀,再也无法弥补的绝望
激进篇 ——青少年犯罪的6个案例解读
1. 成人诱惑:抽烟,真的意味着成长吗
2. 安全意识:即使人高马大,也要保护自己
3. 我要刺激:酒精的诱惑真的那么大吗
4. 不归之路:犯罪——一条人生的不归路
5. 吸毒欲望:不要用毒品来挑战人性的软弱
6. 麻花人生:较劲的人生——青少年心理扭曲的根源
游戏篇 ——青少年网瘾的6个借鉴案例
1. 暴力欲望:血腥和暴力,网络游戏的副产物
2. 我的自律:青少年为何会上网成瘾呢
3. 我的逃避:游戏,是青少年的世外桃源地
4. 低头家族:如果爸爸妈妈都是低头族
5. 巨大的网:无处不在的网——互联网的通天之手
6. 疯狂人生:不疯狂不成魔——游戏世界里的悲喜人生
爱情篇 ——青少年恋爱的6大案例评鉴
1. 我的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
2. 怦然心动:预防早恋要未雨绸缪
3. 生命之重:早孕的苦果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4. 学会拒绝:教会青少年拒绝异性的求爱
5. 陪伴力量:陪伴青春期的少年一起失恋吧
6. 同性爱恋:青少年的同性恋倾向
大学篇 ——青少年大学的8大人生启示
1. 我的心情:充满阴霾的天空,让心能拧出水来
2. 生命之思:大学校园中,自杀率为何持续攀升
3. 我与同学:大学生之人际关系的困惑
4. 焦虑来袭:当焦虑情绪不断蔓延
5. 勇敢直面:与其逃避竞争,不如形成核心竞争力
6. 创业之举:大学生创业,让人生先一步起飞
7. 先苦后甜:厚积薄发,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8. 把握时机:为何机会总是擦肩而过
后记:每一个用心的父母都曾经深感失败
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向导,带领我穿越青少年复杂而充满变化的心理世界。我之所以会被它吸引,是因为它并没有将青少年简单地标签化,而是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独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书中对于“自我认同危机”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很多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迷茫感常常会伴随着焦虑和不安。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不同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过程中的挣扎和成长,让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脆弱与坚韧。书里还提供了关于如何支持青少年建立积极自我评价的建议,比如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在犯错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过度的批评。这让我意识到,帮助青少年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建立健康的自信心,是多么重要的一环。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时期,而理解和支持,是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的关键。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本书没有抱太高的期望,觉得“青少年行为心理学”大概就是一些陈词滥调的教育建议。然而,它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管教”青少年,更多的是关于“怎么理解”他们。它深入探讨了青少年大脑发育的特点,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表现出冲动、冒险、容易受同伴影响等行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同伴影响”的分析,它让我们看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朋友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以及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在意朋友的看法。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如何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社交圈的建议,比如如何鼓励他们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识别不良的朋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儿子的一些行为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不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开始思考背后的原因。它让我明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耐心、智慧,更需要一颗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心。
评分这本《青少年行为心理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精心绘制的成长地图,清晰地指引着我们在迷宫般的青少年时期该如何前行。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孩子“内向”、“不合群”,却忽视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作者通过几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一个原本活泼的孩子是如何因为一次挫折或一次误解,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与人交往。书中提出的“社交技能训练”部分,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主动发起对话、如何回应他人的邀请,甚至是如何在小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看似微小的技巧,却能对一个青少年建立自信、融入集体产生巨大的影响。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味道有点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智者,坐在你身边,用平静而温暖的声音告诉你:“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里有答案。”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青少年行为心理学》时,我最大的期待是能找到一些科学的方法来理解我家那个叛逆的儿子。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了青少年在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因为我的儿子最近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有时甚至会摔东西,这让我感到非常头疼和无力。书中详细解释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青少年为什么会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以及通过运动来释放负面情绪。我尝试着教儿子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虽然刚开始他不太配合,但慢慢地,我发现他在爆发之前,似乎能稍微冷静一些,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爆发并不是针对父母,而是他们内心一种无法排解的压力和困惑的释放。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原本以为“青少年行为心理学”这个名字听起来会有点枯燥,但拿到手后,我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生动地剖析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行为模式。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逆反期”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指责青少年的叛逆,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比如对独立自主的渴望、对自我身份的探索,甚至是对父母过度控制的一种无声反抗。书中列举的许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误区,读来让人恍然大悟,感觉自己过去在很多地方都做错了。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表达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说教。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发现效果真的不一样,孩子变得更愿意和我交流了,虽然偶尔还是会有小摩擦,但整体的亲子关系明显改善。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家长看的,很多青少年自己读了也会受益匪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